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子兵法》传入日本,约在四五世纪,最迟不晚于6世纪。吉备真备并非《孙子兵法》引进日本的第一人。日本的《孙子兵法》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奈良时代至室町时代(710—1603):秘藏家传时期;江户时代(1603—1868):刊印注释时期;明治时代至今(1868—)融合拓展时期。各时期研究呈现不同特点,从而使日本成为应用《孙子兵法》最为普及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在国外流传已逾千年,出版的相关著作蔚为大观,迄今已有45种文字译本,发行遍及全球各地,对传播《孙子兵法》发挥了巨大作用。依据《孙子兵法》东传西渐的流传经历,按时代进程,《孙子兵法》在国外传播经历了四个阶段:东传初始时期、西渐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兴盛时期和21世纪以来繁荣时期。《孙子兵法》在国外的传播,展现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兵学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在鲁迅研究领域,鲁迅域外传播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话题,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王家平所著《鲁迅域外百年传播史(1909—2008)》,即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完整、综合性的鲁迅域外百年传播史,填补了鲁迅域外传播研究的一个空白.本文从鲁迅学史的角度,对《鲁迅域外百年传播史(1909—2008)》一书的研究范式、文献价值和学术意义予以充分肯定,希望借此进一步引起学术界对此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孙子兵法》在日本、韩国、越南等亚洲九国的出版、研究、传播和应用情况的采访,考察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其巨大影响。此报告作为"孙子兵法全球行"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对亚洲九国的《孙子兵法》传播应用情况的总结,既肯定了《孙子兵法》的全球性价值,又是在全球传播孙子文化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法》战略文化研究范式、现实意义及传播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新 《滨州学院学报》2011,27(5):133-137
《孙子兵法》是中国战略文化的重要智慧之源,是构成中国战略文化的重要基因。探索其战略文化思想,加强其战略文化理念的传播,对于弘扬《孙子兵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孙子兵法》战略文化思想体系构建的范式、范式的现实意义及其传播理念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进一步推动《孙子兵法》战略文化研究与传播。  相似文献   

6.
《孙子兵法》流传国外,以在日本传播最早、影响最深。从日本大正时期至今百年的研究状况可以看出,除了重视传统的解经释义、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紧密的学术传承之外,日本的《孙子兵法》研究最明显的特点还在于,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更加注重将《孙子兵法》思想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尤以在战略和军事上的应用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应用最为突出。这种研究和应用在21世纪将继续保持经久不衰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是中国传统兵学的经典之作,近代尤其是1937年全面抗战后对《孙子》的研究可谓盛极一时。近代早期西方军事学在华传播之时,《孙子兵法》作为传统兵学代表被冷落一旁,抗战开始后,它的重要地位一再得到强调,并被近代中国知识人反复研究,这个现象本身就传递着意味深长的信息。对民国时期的《孙子兵法》研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考察了近代军事学人在融合中西兵学上所做的努力与思考,并对融合中西兵学问题进行了反思。同时,还以民国《孙子兵法》研究为视角,研究了西方军事学在民国的传播情况,揭示了学术传播的语境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台湾的孙子兵法传播与研究颇为兴盛,其研究受时代政治经济发展影响,对台湾经济发展贡献良多。"中华孙子兵法研究学会"的成立,改变了台湾孙子兵法研究个人或团体单打独斗的方式,有效地进行了组织性的资源整合,极大地推动了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与普及工作。对《易经》与《孙子兵法》进行结合研究,建构一个以易演兵的孙子兵法研究体系,是当代孙子兵法研究的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非常重视学习研究《孙子兵法》,早年求学时对《孙子兵法》就有所接触,延安时期做过精深研究,晚年依然格外垂青。《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观点深受毛泽东赞赏。重视学习运用兵书又不依靠兵书打仗,是毛泽东对待《孙子兵法》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非常重视学习研究《孙子兵法》,早年求学时对《孙子兵法》就有所接触,延安时期做过精深研究,晚年依然格外垂青。《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观点深受毛泽东赞赏。重视学习运用兵书又不依靠兵书打仗,是毛泽东对待《孙子兵法》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1.
从民国初期的缓慢发展到抗战期间的渐入高潮,再经历"文革"前后的相对沉寂,再到"文革"结束后的快步发展,最近一百年,《孙子兵法》文献学研究正是在这种起伏和波折中取得了长足进步。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最近30余年,《孙子兵法》文献学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诸如作者及成书时代、版本流传、注译和校勘等多个领域,都有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诞生。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在世界上影响甚巨,范围涉及军事、政治、企业等领域。其原因有三:其一,《孙子兵法》是古代兵法的顶峰之作;其二,《孙子兵法》的智慧是全人类的智慧宝典;其三,《孙子兵法》多侧重于战略原则,是一部战略学论著。  相似文献   

13.
朝鲜半岛的文化很多方面受中国影响,中国汉字很长时间内是朝鲜唯一的书写文字,朝鲜五科考试《孙子兵法》列入其中,中国兵书传入朝鲜可能早于日本。朝鲜时代的知识分子把孙子思想作为哲学来学习,如今这部世界第一兵书创下韩国出版史的最高纪录,在韩国的普及率非常高,广泛应用于社会文化生活领域,影响一代又一代韩国人。韩国企业家崇拜孙武和毛泽东,用兵法创造"汉江奇迹",掀起了"孙子经营学"的热潮。韩国学者用孙子精髓诠释中韩军事关系,应对朝鲜半岛局势,构建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4.
法国开创了中国"兵经"《孙子兵法》的西译先河,为中国兵学的西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孙子兵法》在法国的译介与传播历程进行了梳理,探查了它在法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状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揭示和解读。  相似文献   

15.
近百年来,日本首先引领了《孙子兵法》与经营管理的研究,成果也最为丰富。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国家开始了对《孙子兵法》与经营管理的研究。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大量的对《孙子兵法》与经营管理的研究。不过目前高水平的研究尚不多,许多研究成果尚未完全得到经营管理学界主流期刊的认同。在未来研究中,人们需要面对四个方面的挑战:第一,研究队伍与研究范式的挑战;第二,语言文化研究的挑战;第三,跨学科研究的挑战;第四,现代商业伦理的挑战。只有很好地应对这四个方面的挑战,才能把《孙子兵法》与经营管理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