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希利 《收藏》2009,(9):117-119
邢窑为北方白瓷名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九百余年。其技术水平在隋代已登峰造极,烧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细白瓷。邢窑白瓷分为粗白瓷、普通白瓷和细白瓷,粗白瓷胎质粗松,胎色泛黄,胎面一般要施化妆土;普通白瓷胎色较白,少用化妆土;细白瓷胎釉的洁白度较高,胎质细腻,釉面光润,不用化妆土。从有关邢窑白瓷的考古发掘来看,邢窑细白瓷多发现于唐长安城的宫殿或寺庙遗址,如大明宫、青龙寺、西明寺等,其中一些白瓷的底部刻有“盈”字款或“翰林”款。近年来,在西安地区的一些唐墓中也出土了刻有“盈”字款的邢窑细白瓷。与细白瓷相比,  相似文献   

2.
王志军 《收藏》2013,(9):130-132
邢窑是唐代著名瓷窑之一,与越窑共同开创了中国古代瓷器"南青北白"之先河,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唐代茶圣陆羽认为"邢不如越",并且这种偏见一直影响到了今天,但我个人认为唐代邢窑瓷器精品丝毫不逊于当时的越窑瓷器。特别是唐代邢  相似文献   

3.
1984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椿树镇唐墓出土一件邢窑白瓷三鱼纹研盘,白净古拙,完好无损,用途应为研磨器,反映了唐人的生活情趣,不可多得。该盘高3.2厘米,口径13.2厘米,足径5.5厘米。浅矮似碟,敛口,唇边有一流,腹斜收,圈足厚而低平。盘内满刻较深的网纹,巧妙运用三条弧线刻划出共用一个鱼头的三条鱼纹,鱼眼圆睁,鱼鳞逼真...  相似文献   

4.
周文昭 《收藏》2012,(4):46-51
展览名称:千年迷梦——邢窑陶瓷艺术展展览时间: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3月20日展览地点:北京艺术博物馆说起邢窑,人们眼前浮现的首先是它烧造的白瓷。陆羽曾有"邢窑类银,越瓷类玉""邢窑类雪,越瓷类冰"之语。唐大中初年,有位善调音律的郭道源,"善击瓯,率以越瓯、邢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以白瓷、青瓷为击打乐器,声音曼妙。其时,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已形成"南青北白"局面。  相似文献   

5.
马起来 《收藏》2012,(7):71
1984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椿树镇唐墓出土一件邢窑白瓷三鱼纹研盘,白净古拙,完好无损,用途应为研磨器,反映了唐人的生活情趣,不可多得。该盘高3.2厘米,口径13.2厘米,足径5.5厘米。浅矮似碟,敛口,唇边有一流,腹斜收,圈足厚而低平。盘内满刻较深的网纹,巧妙运用三条弧线刻划出共用一个鱼头的三条鱼纹,鱼眼圆睁,鱼鳞逼真,艺术性较高。研盘口沿和外壁上半部分施白釉,外壁下  相似文献   

6.
王军 《收藏界》2013,(9):65-66
邢窑是唐代北方最著名的白瓷窑场,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在我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窑址位于今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我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此地唐代属邢州,故名。唐人李肇《国补史》中载:  相似文献   

7.
刘艳 《收藏界》2013,(10):59-63
在隋唐大运河出土的众多精美的隋唐至金元时期的瓷器与残片中,有一种被誉为"饶玉"的白中略微泛青的、酷似中国古代白玉质地的青白瓷,特别值得推崇和关爱,它就是我国宋代著名窑口—景德镇窑的青白瓷。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盛唐时期的武术发展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盛唐时期,尚武之风是武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武举制的创立客观上推动了武术的发展,贵族武术开始随着社会变革而逐步没落,同时,中国武术在这一时期开始走上了最早的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律海明 《收藏界》2010,(8):67-68
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映青,因其釉的外观白中微微闪青而得名,是我国宋元时期生产的主要瓷器品种之一,窑场分布较广,产量很大,工艺精湛。其珍贵程度虽不能与同时代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比肩,但其名气在当时也是远播遐迩,被世人称之为“假玉器”。  相似文献   

10.
孙迪 《收藏》2007,(3):50-52
陶瓷佛像的滥觞可追溯至东汉吴晋间墓葬出土的钱绎陶座与青瓷魂瓶,嗣后虽偶见如山东博兴县文物管理所藏齐隋之际的模印素烧彩绘菩萨瓷像之类的早期陶瓷造像,  相似文献   

11.
吕成龙 《收藏》2011,(4):40-45
长沙窑是我国唐代的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而得名。其遗址分布于长沙市西北约25公里处的湘江东岸铜官镇附近的石渚瓦渣坪一带。该窑的主要区域在石渚,瓦渣坪只是石渚的一小块地方,石渚在唐代归长沙管辖,现归望城县管辖,所以长沙窑又有"望城窑""铜官窑""瓦渣坪窑""石渚窑"等称谓。  相似文献   

12.
珈玮 《收藏》2007,(8):49-51
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中有言“寿州瓷黄,茶色紫”。寿州窑即为我国唐代名窑之一,窑址位于淮河以南的今安徽省准南市地区,唐属寿州。自20世纪60年代胡悦谦先生发现窑址以来,寿州瓷逐渐引起人们的注目。近来年,市场开放,不少寿州窑瓷实物得以面世。笔者感受到,寿州窑瓷确有其独特的神韵与灵气。  相似文献   

13.
杜文 《收藏》2008,(9):40-42
从目前黄堡窑址的发掘看,耀州窑创烧于唐代。唐代器物造型丰满大器,反映出大唐帝国的兴盛。此外,还烧制有唐三彩和琉璃瓦,是当时我国烧制陶瓷品种最为丰富的一个窑场。时代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段。瓷器有黑、白、青、黄褐、花、茶叶末、外白内黑、外青内黑等单色釉和复色釉瓷,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素胎黑花、青釉下绘白彩、青釉黑彩、黑釉剔花填白彩、白釉褐绿彩等高温彩瓷,以及唐三彩、低温单彩釉和琉璃瓦等。  相似文献   

14.
廖永民 《收藏》2012,(7):64-70
宋代社会盛行斗茶,各色茶盏大行其道,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产于闽北建阳水吉镇芦花坪一带的建窑黑釉盏了。 建窑盏以各种窑变斑闻名,而窑变斑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建窑胎和釉中富含的铁。自然状态下,铁的存在分为氧化亚铁(FeO)、三氧化二铁(Fe2O3)和四氧化三铁(Fe3O4)3种形态。氧化亚铁呈黑色,黑釉就富合氧化亚铁。不过氧化亚...  相似文献   

15.
张萍 《收藏》2007,(7):70-71
1985年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加固工程施工期间,在东崖隋代大佛面部镶嵌的白毫相发现了宋代维修时安置的一件定窑白瓷碗,同时还在佛脸部的塑泥中发现了宋代经卷。此碗胎质坚实细腻,釉若凝脂,又有“绍兴二十七年”墨书题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郑州  张松林  廖永民 《收藏》2008,(5):58-60
本期陶瓷栏目以近年考古出土古陶瓷为专题,涉及郑州唐墓出土青花罐、北宋官窑早期窑址新发现、江西出土明清哥釉青花瓷、西安新出土瓷器与福建漳浦出土紫砂等,它们资料翔实,多出自纪年墓葬,是鉴定断代的重要参照。龙泉大窑、景德镇御窑厂等处陶瓷考古新收获将另期推出。  相似文献   

17.
王宁 《收藏》2007,(6):88-90
永和窑坐落于江西省中部的吉安县永和镇,因宋代地属吉州,故又称吉州窑。永和窑唐代晚期始烧,北宋发展,南宋鼎盛,元代终烧。它是一座著名的民间窑场,产品乡土气息浓郁,装饰手法新颖,风格清新质朴,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0,(9):28-28
汝窑是中国古瓷窑里颇具传奇色彩的窑口之一,因位于北宋时期的河南汝州而得名。在宋人史料中即有“汝窑为魁”的记载,明清文献中汝窑瓷器也多被视为宋代诸窑之首,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3,(12):114-117
记得20多年前我初涉古代瓷器收藏时。正值东瀛的收藏风渐退,港台地区的宋代瓷器收藏投资热方兴未艾。国内的收藏市场刚刚起步,此时香港地区拍卖的一件宋代定窑白釉盘口瓶的高价成交被港台藏界喻为即将到来的宋瓷收藏第二春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