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汉语文学,较之中国文学、华文文学,除了更具准确性与包容性,并可有着中国汉语文学与世界汉语文学的概念构成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体现出汉语文学作为语种文学的超民族性、超国别性、超文化性。通过对汉语文学进行正名,将能从学术研究方面开始来促进汉语文学突破民族文学、国别文学的限制向着语种文学的方向发展,从而显示出汉语文学已经具有的民族文学、国别文学、语种文学这三大构成。  相似文献   

2.
在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中,活跃着一批卓有影响的三峡籍作家。他们不仅向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奉献了丰硕的创作成果,而且以对三峡大地的倾情书写在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中构筑了一道迷人的三峡文化风景线,并以自己卓越的文学活动,促进了三峡文学与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的交流。总结他们对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的杰出贡献,对促进三峡文化与文学建设及推动其与台湾文学、海外华文文学交流有强烈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文学景观     
文学景观是文学地理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文学景观是指那些与文学密切相关的景观。文学景观可以分为虚拟性文学景观和实体性文学景观,实体性文学景观是指文学家在现实生活中留下的景观,中国实体性文学景观具有多重价值。论文探讨了文学景观的定义、类型、意义和价值,初步梳理了中国境内著名文学景观之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美国文学流派繁多,异彩纷呈,出现了现实主义文学、意象派、现代主义文学、左翼文学、地城文学、犹太文学、黑人文学、女权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等多种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文学多元化有利于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增强民族文学的生命力。与此同时,随着大众文化和视觉文化的流行与浸淫,文学似乎越来越被“边缘化”了,文学经典不断地被“解构”或“戏说”,文学教育陷入了某种尴尬的困境,导致文学教育开始远离文学,文学教育疏离文学精神,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错位甚至缺失,文学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本文分析了文学多元化语境下,文学教育的以上状况,并找出了原因,从而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翻译文学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已有的翻译文学研究大体可分为三种形态,一是包含在"翻译学"中的翻译文学研究,二是把"文学翻译"作为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的"文学翻译"研究,三是"翻译文学"的研究,即把"翻译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属于文学研究及文学文本研究,这类研究最为薄弱。要建立翻译文学的本体理论,就不能简单地将"翻译文学导论"置于一般的文学概论或文学原理的框架结构中。必须以中国翻译文学为感性材料,以中国传统翻译文学理论为基本资源,构筑翻译文学的独特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7.
20世纪,随着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文学媒介的变革命,电影文学、电视文学、网络文学及手机文学等跨媒介文学的出现,使文学的存在方式、构成方式和运作方式都发了深刻变革,使传统意义的文学边缘化。本文探讨了跨媒介文学的概念及发展,研究跨媒介文学及理论对促进文学的生产和繁荣,推进文学传播多元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并不是每一部中国文学的出版印刷,都代表着其就是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要融入世界文学的长河,面临着对世界文学的主观认识不清晰、世界文学的评价标准差异性、文学翻译存在文化氛围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理念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精神的核心是“人”,文学教育的本体性价值在于“精神立人”。文学教育的价值追寻将文学引向美育的境界。走向美育的文学教学,注重体验、强调对话,崇尚创造,并且在文学教学方法上,追求与汉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与学生的文学接受心理和文学阅读行为全面对接。  相似文献   

10.
在近年的文坛上,新时期文学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复杂存在。对其时限、性质及与五四文学乃至文革文学、十七年文学关系的界定一直未有定论,尤其是关于新时期文学与文革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的关系:有人称新时期文学是对文革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的断裂甚至反叛,亦有人指出其应是一种对文革二元论的隐性回归。本文试图采取相对客观的态度,立足于文学的真实,对新时期文学与文革文学、十七年文学的关系作一梳理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学教育的宗旨在于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纯正趣味和鉴赏文学的能力。当前众多的文学教育,却远离了文学的本质和文学教育的初衷,文学教育中存在不少弊端。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传授学生领悟的方法,才能保证教育的文学趣味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建安时期,不仅文人文学品评日盛,而且文学观念日益明晰。这并不是文学发展的巧合,而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文人的文学品评和文学观念是相互影响、彼此推进的。一方面文学品评规范和引导了文人的文学创作和未来文学品评的走向,推动了文人文学观念的演进;另一方面文学观念又使文学品评得到了进一步的展开和深化。  相似文献   

13.
"国民文学"是在各个"民族文学"发展、融合、凝聚的基础上,在"国家"这一现代性民族共同体中所形成的新的文学形态。"国民文学"只能包括、凝聚,而不能替代和覆盖"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的发展必然指向"国民文学"。当今世界各国,民族身份的现代化就是"国民化",传统"民族文学"的现代化就是"国民文学"。"民族文学"已经或正在被"国民文学"所吸收、所融汇,文学的"民族"分野日益模糊化,而文学的"国民"分野则日益明朗化。从"民族文学"发展到"国民文学",再发展到"区域文学",最后发展到"世界文学",是人类文学史横向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应顺应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发展大势,强化"国民"及"国民文学"的观念与意识,促使"民族文学"向"国民文学"的进一步转化与凝聚。  相似文献   

14.
世界文学的形成,实质上是指世界各民族文学建构了一种普遍联系的关系。世界文学存在于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关系中,没有民族文学也就没有世界文学,一百多年来的文学历史就是各民族文学走向世界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回望中国大学的文学教育,在“新文学”课堂上,诸多文学大家曾凭借个人魅力从事“文学教育”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年他们共同构筑的缤纷的“文学课堂”渐成遥远的记忆。相较之下,如今的中国大学文学教育以积累知识为重心的弊端正日益显现。为此,努力探寻大学文学教育的策略和路径已经引起诸多学人的关注,文学教育改革亦势在必行。总结多年来的文学教育经验,指出文学教育应从“精心构筑文学课堂”、“重新确立文学信仰”、“构建良好的阅读生态”、“密切文学与人生的关系”等4个方面入手,旨在引领大学生普遍养成热爱文学的风气以及欣赏文学的能力,从而努力地接近理想的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16.
付睿 《现代语文》2009,(1):139-140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语文人文性教育的加强,文学教育必将进一步强化。文学阅读是文学教育的主要手段,文学教育的一个基本构架就是用于文学教育的教材。因此,对文学教育教材的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由于“全球化”浪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作为人类文化代表形态之一的文学经典,当前正面临着被冷落、瓦解的危险。当代文学接受机制,主要是指文学研究机制、文学传播机制、文学教育机制等,它肩负着继承、发扬、重建文学经典的历史重任。文学研究机制应该以整个人类文学作为思考背景,不断重建文学经典;文学传播机制应该有意引导、培育文学接受群体;文学教育机制应该强调对文学经典文本的细读。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手机、网络等新技术对文学的生存带来严重影响。一方面,它们深刻改变了文学的生产方式和存在方式,带动手机短信文学和网络文学蓬勃发展,让文学变得日常生活化。另一方面,也使传统文学生产遭遇严重生存危机。文学的泛化导致文学信仰的消解和作品的精神贫血,引发文学终结的争议。但总的说来,信息技术对文学将意味一场深刻的美学革命,文学话语的平民化、民主化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9.
文学雅俗对立的形成是文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知识精英阶层打破了原初文学的和谐态,赋予雅文学中心地位,使文学主流走向成为围绕雅文学的创作与生成;进入文学生产的阶段,知识精英阶层的权威地位被打倒,“雅中心”的观念被解构,雅文学开始走下神龛;新时代语境下,雅俗文学的二元对立被打破,文学复归本真,“文化公众”的形成预示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20.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学著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圣经文学包括叙事文学、诗歌文学、智慧文学、先知文学、启示文学和书信文学六个部分,各部分都体现出了高超的文学技巧和多方面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