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以普通高校中的高职新生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这类学生产生挫败感、孤独感、学习性障碍、焦虑心理等一系列新生适应性障碍的原因。并结合原因分析给出了要从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工作、班级和公寓文化建设以及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解决高职新生适应性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职学生面临的学习、工作、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多,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分析高职生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采取有效的手段提高高职生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3.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交往与了解从而形成的一种直接心理联系。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特殊产物,也是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弊端,这对其生活及心理健康都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对高职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的问题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李玮 《教书育人》2010,(8):74-75
人际交往障碍是指在交往中阻碍交往的顺利进行,成为困扰学习、生活的因素,导致适应不良的心理问题。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赞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的适应。本文旨在对职业院校学生中发生的几个人际交往障碍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从中找到有效的改善办法,从而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工作,是新生适应新环境的迫切需要,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来说,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些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心理矛盾加剧,学习动力缺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从高职院校新生面临的心理、生活、人际交往、学习不适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应对策略——实施“八个一”工程.  相似文献   

6.
对高职院校大一学生的心理困惑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心理困惑的来源依次为专业学习、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规划、心理适应、消极情绪、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7.
高一新生进入新的环境,开始面临一系列问题,如生活习惯变化、学习压力增大、人际交往趋于多元、自我定位不当等,普遍出现不适应现象。学校要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发挥心理课的作用,借助仪式帮助学生告别初中生活进而主动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创建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快速适应高中生活。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心理困扰,影响了日常生活及其心理健康。本文就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克服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及不懂交往的问题。自卑、社交恐惧等五种人际交往障碍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最为常见。认识和克服这些障碍,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际交往障碍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所出现的阻碍信息、情感、能量和物质交流的因素,并成为困扰工作、学习、生活的心理问题。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赞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每个人都是  相似文献   

11.
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与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同伴之间的心理交往状况往往决定了一个大学生是否对大学生活感到满意。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了学生的人际关系,阐述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途径,以帮助大学生增强人际调适能力、促进个体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人际交往自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社会心理素养的具体体现。高校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价值观,提高人际交往策略水平,增强专业认同意识,遵循人际交往自信发展特点,促进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大学生而言,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其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其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在影响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诸多原因中,经济条件的贫困性是根本原因,通过社会交往氛围、家庭成长环境、学校交往环境、自身性格心理等影响因素体现出来。借鉴儒家交往伦理,可以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巩固。学校和贫困大学生应提高对人际关系重要性的认知;从思想上消解经济因素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建立大学生互助团队,培养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和交往技能;提升道德素养,以自身的道德人格魅力拓展交往范围。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会对贫困生的学习及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心理贫困"的具体表现可分为心理状态和行为规范两方面。大学生出现"心理贫困"的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渗透积极思想,增强贫困生自我调适能力,鼓励贫困生拓宽人际交往范围。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社会环境不断地变化,快节奏和高效率的生活方式,也使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交往中表现出了多种形式的心理问题。文章明确地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和所要遵循的理论基础,揭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具备更强的心理应变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最终帮助大学生培育积极、和谐的良好人际关系,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口语交际是人类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一种基本的社会行为,也是一种建立在心理接触基础上的人际交往。针对中学生不容乐观的口语交际能力现状,对中学生语交际障碍作了一些心理学上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方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文素质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又是与人文素质的高低相互联系的。当代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同学交往障碍、网络成隐、情感冲突与困惑、畏惧挫折等一些心理问题。就业压力、学业焦虑、经济状况、学生个体心理素质差异、学校教育不注重人文关怀等是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完善心理咨询体系、帮助大学生建立自信和健全人格、加强挫折教育、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大学生阅读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等是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对66份首都经贸大学人际沟通分析学作业进行分析,检验人际沟通分析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教学效果,结果发现:选修人际沟通分析学的学生在心理幸福感的六项机能上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意味着幸福感的提升。这一结果肯定了人际沟通分析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流动变化快、宣泄性倾向、认同化选择和社区化形式等主要特点,分析了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提出了构建大学生良好网络人际关系的对策: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重视网络心理教育,排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处理好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本文从一例人际交往障碍咨询实例入手,具体分析了进行心理咨询、指导和帮助来询者消除心理障碍的过程,剖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当前在高校亟待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