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艳 《儿童音乐》2010,(3):46-47
通过对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向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是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但是,长期以来,不少音乐教育工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习惯于用一些属于专业艺术教育或特长艺术教育的模式和要求,来看待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而在教学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重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播,忽视音乐对青少年儿童心灵的滋养、  相似文献   

2.
当前,成人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整体性落后、观念落后的现象,并且已严重影响了成人音乐教育改革的突破。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审美能力和音乐素质的培养,这些都偏离了音乐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成人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通过注重情感训练、培养音乐理解力等音乐教学的手段,达到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大学音乐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有利于提高每个受教育者的品格操守、气质修养以及热爱祖国、关爱生命、享受生活的情怀。大学的音乐教育主要目标是发掘和培养卓越的音乐教育人才和音乐表演人才。因为音乐专业的技巧性,所以通常重视技巧而忽略文化构成,从而导致了人文精神、人文价值以及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缺失。为了满足时代进步的要求,需要培养一批批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拥有良好人文素养的音乐老师。这就要求在大学音乐教育中,不但要重视对大学生专业音乐知识的传授,而且也应该注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音乐是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它不仅有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而且是培养刨造能力的途径。在小学音乐教学上,我们往往只重视音乐的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对人才结构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音乐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新尝试,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音乐教育的方式主体上仍集中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要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音乐教育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国家教育部门对音乐教育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方案,这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在艺术专业的本科生中偏重专业的现象比较严重,而音乐课程的综合性又表现得比较突出。本文重点分析了音乐课程的综合性,寄希望以此能引起广大音乐教师和即将走上音乐教师岗位的同学们的重视,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音乐教育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中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种种问题,诸如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辨)而忽视审美体验;只习惯于把其他课程的教育目标简单地移植为音乐课程的目标,而忽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注重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而忽视音乐教育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漠视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等等,致使我国的音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离开音乐本身而去教音乐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 ,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 ,怎样的音乐教育才能充分实现素质教育的本质?音乐教学根据自身的特点又应当进行哪些改革?这又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必须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对此 ,笔者有些不成熟的思考。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首先音乐教学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思想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 ,彻底转变过去重视比赛 ,忽视教学 ;重视培养少数艺术尖子 ,忽视面向全体学生 ;重视艺术比…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以及音乐人才的培养应当积极沿着新的发展方向进行,充分按照目前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优化音乐教育。本文分析了目前肇庆市音乐培养方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广东省肇庆市在音乐人才培养方面的对策与建议,在音乐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求确立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对学生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极培养音乐复合型人才,为肇庆市音乐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一项审美教育,对提高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气质修养、品格情操、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学专业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优秀的音乐表演人才和音乐教育人才.由于音乐专业具有强烈的技术成分,常常使一些人淡化了它作为文化理性的一面,重视技巧轻视文化构成,导致文化素养、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等方面的一些缺失.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一大批既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应该重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基础音乐教育蓬勃发展,音乐教师的培养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多年来,音乐教育专业在选拔人才环节沿袭着音乐表演专业的内容和模式,将演唱、演奏水平和音乐知识、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成为主要内容,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因素。本文从气质类型、音乐能力和心理健康三方面浅析了入学筛选中的非专业性测试,旨在提升人们对教师心理因素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国家的强盛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在人才成长历程中,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最重要的强基固本期。这个时期,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发展期;这个时期,也是接受音乐教育、增进音乐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奠基期和塑型期。因此,国家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尤为重视。2011年,教育部门发布《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2.
许多高校越来越重视和认同公共音乐教育,是因为公共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大众化音乐的必须开设的基本课程之一。开设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能够有美的音符去感受这个世界。开设这个课程,还是对学生状态的一个调节,适当地进行音乐教育,是对心灵的放松,也是响应培养综合性人才的要求。从更高层面来讲,是完善人格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歌手大奖赛中的综合素质测试 ,暴露了我国音乐教育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即只重视专业音乐教育 ,忽视普通音乐教育 ;只注重音乐本身 ,忽视音乐与其它学科的内在联系。因此音乐教育应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音乐知识与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4.
阐述音乐天赋是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前提;以俄罗斯音乐教育为例,重点从大提琴教学角度提出应完善音乐教育体系,重视并加强演出实践工作,尽快提高我国音乐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5.
周珂 《考试周刊》2008,(23):198
近来,国内冒出了不少著名的年轻音乐家,随即也刺激了学校和家长对孩子音乐教育给予极大的关注.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容易导致音乐教育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弊端,往往强调音乐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现代音乐教育以培养和发展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目的的综合要求.  相似文献   

16.
时代在发展.人才的竞争也日趋紧张激烈.当然综合素质就成为人才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音乐不仅具有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作用.且有利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因此音乐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特定的作用。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在音乐课堂上实施“美、情、趣”教学,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7.
高师音乐教育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具有综合音乐素质、全面发展的师资,其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未来音乐教育的发展。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仍然存在着不能与中学音乐教学接轨的现象,反映在课堂教学和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中。高师音乐教育要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新课改的要求,就必须强化师范性的特点,以培养出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对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实践型人才是高职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先对音乐教育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进而对音乐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首先培养人。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育过于关注技能技巧,而忽视人文素养。笔者在实践中认识到,借助音乐课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阅读文学  相似文献   

20.
钢琴是我国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必须的教具,钢琴课是高师音乐学专业中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在当今呼唤传统音乐教育,重视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的今天,作为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高师要自觉肩负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重任,在钢琴课的教学中多加入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以顺应我国文化大发展要求下弘扬国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