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情境教学就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在小学阶段教育中,小学数学是主要的教学科目之一,数学学科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学习较为困难,所以通过利用生活情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本文首先研究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其次分析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望能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有效措施,通过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创设开放式的问题情境等几个方面,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认为,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的、生动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是鲜活的、形象的,也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在生活情境中,他们能体现生活和生命的意义,能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体验到整个世界与数学的神秘联系,因此也更会充满激情地在生活中发现和生产数学问题和数学信息.  相似文献   

4.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巧妙地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能使学生有效地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的密切联系,一下子调动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感觉学习数学是一件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从而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断去探索、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5.
"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下面本人就此谈如下体会.一、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教育者开始注重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生活可以辅助教育,对教育起推动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开发生活中的资源,利用生活情境辅助小学数学教育,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数字形象化,让初学数学的孩子们可以更好地接受数学启蒙教育。本文针对生活情境开展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意义及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适当引进生活情境教学的方法展开讨论,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开展提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本文试图从"用教材中固有的生活资源,使数学走近生活;在教学中数学与生活相融,使生活走进数学;互动中体验生活数学情境,使数学生活化"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把数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8.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普通小学,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材中也融入了大量贴近聋生生活的情境,极富童趣,又很具有现实意义,往往能很好地提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的普教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生活中的数学"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借助聋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表演情境,让聋生模拟生活,使抽象的概念实际化、生活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周围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也可对数学中的具体情境和数据作调整改编,用聋生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的素材来替代.这些表面上的改动,无疑能激起聋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数学化",学会并且能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又能帮助学生主动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而形象、有趣的问题情境是学生最易接受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是指教师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者具体生动、形象化的情境。这样能够启发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去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在学生参与到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一方面建构抽象数学知识的直观感知形式,另一方面建构知识的意义连接。美国哲学家兰德指出:所有的概念最  相似文献   

11.
叶坤松 《考试周刊》2023,(33):63-68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中的高效利用是提高教学品质、教学效率的关键举措,数学教师应当开发出多元化的情境课堂,根据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求,引入具备实践教育意义、教育价值的情境课程,同时在课前、课中、课后开发出不同的情境教学模式,从而给予学生全时段的教学指引。文章对生活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以及教学原则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开展情境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和抽象数学的知识,体现学用结合,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真正沟通,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而又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学习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树立学好教学的自信心.因此,教学教学是丰富多彩的,能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的,在抽象问题情境中解决的,在开放问题情境中创新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因此,如何将数学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一堆理论公式着实令学生们感觉枯燥无味,尤其是在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很大程度上会消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改变教学内容肯定不可能,只有好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调动积极性。将复杂而又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生活情境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能简单易懂、活泼有趣地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数学知识,也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本文通过论述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生活情境法的意义、利用情境教学方法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方法以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给予教师们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体实行生活情境方法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数学,应当是每一位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好学乐学呢?一、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估算"时,我创设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情境——你们逛过  相似文献   

16.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数学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生活,而应该高于生活。生活情境的创设能赋予数学学习以生活情趣,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有效情境、挖掘教材情境和创设生活情境等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吴铭  胡军 《数学教学通讯》2012,(12):22-23,27
本文以"相反数"一课为例,借助问题情境和认知规律,以教学目标的落实为出发点,谈如何在概念课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在对学生举出归纳相反数的意义后的评价上,注意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认识相反数的意义的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注重数学化过程,将数学文化灵活应用于教学中,旨在让学生领会归纳相反数意义的多样性、概括性.  相似文献   

18.
<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是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数学学科价值的体现。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以期能够让学生在数学的世界里自主地探究。一、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探究众所周知,生活与数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以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探究,并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也促使学生数学知识应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情境联系着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均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数学知识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情境服务数学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小学数学教材涉及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如周长与面积等。基于此,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  相似文献   

20.
从生活中去发现,从生活中去学习。利用生活情境来完善小学数学教学,既能让小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又能有效增加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但在利用生活情境完善小学数学教育的同时要联系实际情况,从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出发来设定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