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史·七卿年表》详细记载了洪武十三年以后吏部尚书任、去职的年月始末与结局,所载吏部尚书几乎臻于完备。综合可考的史料,尽可能准确、详备地对洪武元年至洪武十二年的吏部尚书进行一番梳理后补订的此十二年间的明代吏部尚书表是对《明史·七卿年表》的补充与完善。对几种吏部尚书表进行必要的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明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之中,吏部尚书的任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点;明代吏部尚书由于受到皇权、阁权和宦权的挤压,导致在整个中央体制中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蜀中遂宁出现了“席、黄、吕、李、张”五大文化世家,人才辈出,成就卓著,影响深远.席氏以明代礼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席书为代表;黄氏以明代工部尚书黄珂、女散曲家黄峨为代表;吕氏以南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吕大器、书画家吕潜为代表;李氏以清初语言学家李实、榜眼李仙根为代表;张氏以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大诗人张问陶为代表.本文对五大家族的研究成果,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铜仁学院学报》2011,(2):F0002-F0002
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张佐辰 张佐辰,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科进士。未殿试。南明时官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其人其事在《明史》、《南明史》中均有所记述。  相似文献   

4.
宋代吏部尚书迁出官元丰改制前以尚书省左右仆射为主,同吏部尚书官阶相比大多处于上升状态。元丰改制后吏部尚书迁出官为六部长贰、执政官、两制官、诸阁学士、台谏官、在京其他官、祠禄官、地方官等,以执政官和地方官为主。其中,执政官在北宋后期以尚书右丞为主,南宋时期以签书枢密院事为主,任职之后得到升迁;地方官大多为地方知府或知州,出知地方有被弹劾、主动请外等原因。  相似文献   

5.
隋代将地方僚佐的选用权收归尚书省吏部,吏部增设侍郎作为副贰之职,出现了尚书与侍郎分层铨选的格局,从而扩大了吏部的选官权限,使吏部的责权划分更为明确,在选举制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吏部的职能核心是主持帝国大小官员的铨选,吏部在隋代职官体系和政治运作中均享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方献夫(1485-1544),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广东南海人。他是王阳明的首位粤籍弟子,早年曾隐居西樵山,与湛若水、霍韬为友,往来讲学。嘉靖初,他积极地参与“大礼议”等政治事件,官至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对嘉靖初年的政治革新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明代思想史和政治史上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明朝嘉靖、隆次年间的政治舞台上,高拱是一位引人注意的人物。他自嘉靖二十年(1541)中进士后,先后任礼部尚书、大学士、吏部尚书及首辅等要职。在他居官期间,特别是兼掌吏部事后,面对明王朝内外交困的社会现实,围绕吏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并且大力整顿吏  相似文献   

8.
<正>黄道周(1585-1646),字玄度,更字幼平,一字幼玄、螭若,又字细遵,号石斋。明代福建漳浦铜山人,明末著名的学者、书画家。天启二年(1622年)38岁的黄道周中进士,与倪元璐、王铎同期。他先后任明天启、崇祯朝翰林编修、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后因抗清失败被俘,壮烈殉国,赐谥"忠烈"。史载其为人"严冷方  相似文献   

9.
黄克缵在明朝后期曾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在政治斗争十分激烈的政坛,黄克缵虽然为官以清廉正直著称,但难免陷入党派斗争的漩涡中.从他的生平中可以看出,明末党争使有才能的官吏已难有作为,明朝的灭亡已是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0.
王翱系明朝盐山人 ,永乐进士 ,历经七朝六帝 ,一直做到了吏部尚书。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王翱的一生进行了评述 ,探究了王翱久居官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张佐辰张佐辰,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科进士。未殿试。南明时官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其人其事在《明史》、《南明史》中均有所记述。钦赐一品出使泰国的外交使臣郭石渠郭石渠,字文渊,贵州思南县邵家桥凤鸣场(旧称阜民场)人。14岁中秀才,17岁以一篇《事君能致其身》的考卷中乡试第一名(解元)。清雍正五年(1727)进士。官翰林院检讨,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诗歌理论研究中,对明初著名诗论家李东阳的研究过去从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县)人,生于北京,逝世后葬于北京。弘治、正德年问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卒谥“文正”,故世称“李文正”、“李西涯”、“李长沙”。李东阳是明代成化后期至正德初期文坛的领袖,复古格调派诗歌理论的奠基者,也是第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湘籍文学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方志的纂修,到了明代已很兴盛.随着地方志的编纂,方志学理论的研究,也日益完善起来.在这方面,董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董份,明浙江湖州乌程人,生卒年代不详.明万历年间(1573—1620)由进士入仕,先后做过前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学士,工部尚书管吏部左侍郎兼掌詹事府翰林院事,国史副总裁.他一生主要功绩,除参与 纂修明代的《承天大志》外,还为家乡撰写了《万历湖州府志》十四卷.这部府志不仅对后代编纂地方志有着一定影响,而且也为我们今天研究湖州地方史提供了难得的史料.  相似文献   

14.
清代蜀中遂宁张氏家族,诗人辈出,其中以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及其玄孙张问陶为代表,为清代文坛增辉颇多,本文对此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5.
清代蜀申遂宁张氏家族,诗人辈出,其中以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及其玄孙张问陶为代表,为清代文坛增辉颇多,本文对此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6.
铨选制的渊源至少可上溯到汉成帝时置尚书分曹治事,其中以二千石曹尚书典选举。汉光武时改常侍曹尚书为吏曹尚书。此后,历经魏晋南北朝,官制虽多有变更,但随着三省六部制的逐渐形成,吏部主选始终未变,只是选权的大小、外延内涵有所不同。隋朝强化中央集权,“一命之官悉归之吏部”,为铨选制的最终确立铺平了道路。铨选制作为唐代选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关键环节,作为中央集权下的官僚体系制度化、严密化的标准之一,一方面它的逐步完善是与官僚制度的逐步完善同步的,它所奠定的选官格局和选官原则为后世仿效;另一方面,它所产生的积弊,亦是中央集权无法克服的矛盾之一,并为后世所继承。  相似文献   

17.
明代南直隶金坛县是士人治《尚书》经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有明一代,金坛县以《尚书》中式的进士约占总数的72%,以《尚书》中式的举人约占总数的77%,较以《尚书》专经著称的其他地区皆有过之而无不及。金坛县超高的《尚书》专经程度和卓越的科举成就,主要归功于县内世代主治《尚书》的几大家族,如于氏、王氏。科举专经导致金坛县的《尚书》学著述更加丰富,其中如王樵的著作不仅反哺了金坛县的《尚书》专经现象,又推动了《尚书》学史的发展。明代金坛县尚有《春秋》等小众专经,不过在传统世家和地方官学的倡导下,《尚书》专经的独尊地位始终没有产生动摇。  相似文献   

18.
才女谢道韫     
谢道韫是东晋著名才女.她出身名门,祖父谢裒曾任太常卿、吏部尚书.谢裒有五个儿子:谢奕、谢据、谢安、谢万、谢石.谢道韫是谢奕之女.  相似文献   

19.
在韩愈的诗、文中,没有说过母亲。在李翱所撰《故正议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韩公行状》以及皇甫湜所撰《韩文公神道碑》、《韩文公墓铭》中,也都没有提到韩愈的母亲。这个罕见的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 从韩愈与韩会的血缘关系说起。韩愈对韩会,有三个称呼:  相似文献   

20.
清代循吏甘汝来经略广西近四年,从太平府知府一直升任至广西巡抚,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为广西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此后,他深受雍正、乾隆的赏识和器重,官运亨通,平步青云,累官至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这与其在广西所做的卓越贡献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