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那时因为粮食不够吃,光明村的人家都种了蔬菜,家家都把大小便解在马桶里,留着去浇菜。父亲很喜欢在屋前的菜园子里忙碌,一下班就去浇菜或松土。我们种过白菜、黄芽白、苋菜、南瓜、丝瓜、猪婆菜等,使用的肥料就是全家人的大小便。我记得我们菜园  相似文献   

2.
一、叨叨唠唠……不厌其烦,周而复始——班主任工作需要耐心下午备课,读萧红的作品《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30年代的作品,到了今天,依然那么清新。如果我还是孩子,我也很向往:"祖父浇菜,我抢过来,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相似文献   

3.
<正>浅秋,静听风雨,在我记忆深处,那些与爱有关的片段,留下一地凝思。轻念往日的那份深情,填满我的脑海,因为它无法被复制,也不能被替代。(以环境描写开头,浅秋风雨的清冷和心中深情的温厚形成反差,看似淡淡的笔触却自然勾起这浓浓的深情,用意颇深,吸引读者。)小时候,我是在农村的爷爷家长大的。爷爷家的园子里装满了我童年最快乐的时光。那时候无论爷爷干什么我都会跟在后面。他去园子里种菜,我就跟在旁边抓一把种子撒进垄里,多了少了、  相似文献   

4.
一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园。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果树于是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  相似文献   

5.
柿子红了     
这几天,柿子上市了。看着火红的柿子,我不由得想起村里的那片荒园,那片荒园曾被我童年的脚步踏得凌乱。记得,那荒园也曾辉煌过,也曾让我和伙伴们的口水拉到脚脖。想起荒园,我不觉想起那个守园的老人。她曾是荒园的主人,小时候我和伙伴们都很怕她,因为我们常偷吃她家的柿子,也常被她拿着竿子追得像受惊的鸟儿一样四散而逃。最令我们嫉恨的是她常跟着我们后面到家里向大人告状,我们理所当然地难逃一顿皮肉之苦。不知是大人们累了,还是他们觉得司空见惯了,次数多了,大人们反而不打了。他们只是偶尔给我们讲:“那园子不能去,那园子里有蓬乱的头…  相似文献   

6.
秋蔬胜花     
一到秋天,我就喜欢在菜园子里流连,我喜欢清冽的空气里飘扬的那股蓬勃爽朗之气,那股自由成长的味儿。在乡下教书的时候,校园里就有一个菜园子,每天傍晚,学生们散去后,我总是搬张椅子,坐到菜园里,看看书,看看园子里的菜。在飒飒秋风、沙沙落叶声中,蔬菜们青红紫白,各具表情,真令人快慰。园子里,种着一畦韭菜,一畦菠菜,一畦葱蒜,其余是大片的青菜、萝卜、大白菜。有这么多各具个性的  相似文献   

7.
黄祺 《教师博览》2011,(8):46-46
日本的幼儿园里,有一门课是专门教小朋友如何种菜,不是在开心网上种,而是在真正的菜园子里。老师带着一帮小朋友下地,穿统一的胶鞋,女孩穿粉红色的,男孩穿蓝色的。到了收获的季节,电视新闻里就会播出类似这样的镜头:小朋友们卖力地在菜园子里收菜,一个小姑娘捧着带了泥的萝卜,喘着气,愉快地对着镜头说"我很开心"之类的话。  相似文献   

8.
正"每位作家背后都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祖母",这话真的一点也不假,我的文学启蒙就是从祖母给我讲述的故事里开始的。我的祖母不但故事讲得让小时候的我陶醉,而且她还是个家风家规的传承与践行者,虽然她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年了,但她老人家那慈祥的威严至今还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底里。祖母在世时,可以说是我们村里数得上号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她以特别注重家风和家规严格而有名。祖母和爷爷共养育了  相似文献   

9.
红红的辣椒     
20年前,我在坊子初中读书。那时刚刚分产到户,庄户人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住校生每周带来的干粮也就是煎饼和腊菜疙瘩,条件好的顶多家里给炒瓶韭菜或白菜帮子。那时紧靠我们班教室的东墙有一块半分大的三角形地,那是几个住校教师的菜园。每年开春,老师们便在菜园子里栽上辣椒。夏秋季节,园子里的辣椒一嘟噜一嘟噜的,在秋阳的照射下红彤彤的一片,煞是惹人喜爱。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四的午饭时候,带的咸菜早已吃了个底朝天,没个就菜,喝着半热不凉的白开水,胃里直往上泛酸气,干巴煎饼直刺嗓子,实在难以下咽。这时,几个调皮的男生忽然想到了菜园里的辣…  相似文献   

10.
一、回顾导入,再进祖父的园子师:上节课和同学们聊了许多童年往事,这些美好的记忆让我们回味无穷,今天我们继续走近作家萧红,走进(指着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师:通过上节课学习第1、2自然段,还记得在童年萧红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吗?板书:活力过渡:课文还有一节也是写园子里景物的,找一找(13小节)?看看在童年萧红的眼睛里,这还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设计意图】题目中最核心的词语是"园子"。作者萧红  相似文献   

11.
用耳朵阅读     
莫言 《师道》2004,(7):50-50
我在农村度过了漫长的青少年期。在这期间,我把周围几个村子里那几本书读完之后,就与书本脱离了关系。我的知识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就像诸多作家都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祖母一样,就像诸多作家都从老祖母讲述的故事里汲取了最初的学灵感一样.我也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  相似文献   

12.
童年趣事     
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有说不完的话,童年有讲不完的事。童年也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回忆。记得有一次,妈妈叫我把糖放进柿子里,做糖拌柿子,然后她去洗菜。我想:不就是做糖拌柿子嘛,有什么了不起的!于是,我便把调料盒拿了过来。左看看,右看看,终于找到了一盒雪白的“糖”, 但好像又比我平常看到的砂糖细小,可能是高级白砂糖吧,也就没多想。放完糖后, 我自己先尝了一口,但这一尝,差点没吐出去。这味道又怪又威,叫什么糖拌柿子!我就问妈妈:“妈妈,你怎么买了烂柿子回来啊?”“不会呀!”妈妈说完也尝了一块,刚放  相似文献   

13.
一个阳光融融的上午,塞尔玛的祖母推着她,来到莫尔巴卡庄园外.塞尔玛·拉格洛芙出生在瑞典的一个贵族家庭,因3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她的童年只能在轮椅上度过.对幼小的塞尔玛来说,祖母是她生命的支柱,祖母天天陪伴着她,教她阅读,给她讲故事. 远处,碧绿的田野上空,有一只鸟儿,一边飞一边欢快地鸣叫着.塞尔玛看得痴了,双手伸张,仿佛自己也拥有了一对翅膀.但是,很快祖母就发现,塞尔玛的神色忧郁了起来. 塞尔玛轻轻地问祖母:"我还能站起来吗?" 祖母说:"会的,只要你拥有了翅膀,就会像鸟儿一样飞翔." 塞尔玛转头看着祖母,问:"可是,我的翅膀在哪儿?" 祖母说:"梦想,梦想就是一对翅膀."  相似文献   

14.
用耳朵阅读莫言我十岁的时候,就辍学回家当了农民,当时我最关心的是我放牧的那几头牛羊的饥饱。在农村度过的漫长的一段青春岁月里,我把周围几个村子里那几本书读完之后,就与书本脱离了关系。我的知识基本是用耳朵听来的。就像诸多作家都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祖母,我也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我还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祖父。村子里凡是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有满肚子的故事,我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从他们嘴里听说过  相似文献   

15.
袁峰 《双语学习》2011,(6):26-27
Miss Sheep家的菜园子里种了许多卷心菜,一天早上Miss Sheep起来看到那些卷心菜都不成样子了。“是谁偷吃了我的卷心菜呢?”她打电话报警,黑猫警长来到了Miss Sheep的菜园子里,进行了一番调查……  相似文献   

16.
燕青 《作文》2023,(Z2):102-104
<正>所有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童年乐园,那里存放着让人一生难忘的记忆。对于作家萧红来说,童年停留过的呼兰河边的小城、小城里的家,都随着岁月淡成了一张底片,但祖父的园子和那个园子里的一草一木却一次次涌现在她的笔下。在《祖父的园子》(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一文中,萧红用质朴、  相似文献   

17.
“垃圾筒”     
每人家中都有垃圾筒,我家也有好几个垃圾筒,客厅里的、厨房里的、房间里的……除了这些之外,我家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垃圾筒”。这个特殊的“垃圾筒”既不能丢纸屑,也不能丢果皮,但他在吃饭时就有用处了,他到底是什么呢?告诉你吧,他就是我的爸爸。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玩得一天,开饭的时间到了,我洗完了手,就坐上餐桌吃起饭来。我先在餐桌上观察了一番,发现没有我喜欢吃的菜,我只能用筷子挟起一筷子青菜,吃了一口,感觉却像芥末一样难吃,立刻就把碗里的青菜放进爸爸的碗里。爸爸什么话也没说,只对我做了个鬼脸,然后就把饭和菜一起放进嘴里,吃…  相似文献   

18.
花儿以美丽的香馨而炫耀,小鸟以光滑顺理的羽毛而骄傲,仙人掌则以平凡至极的刺而自豪。世间的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武器,都有一份特殊的美妙。在一个废旧的荒园子里,有一株仙人掌。她整日以泪洗面,向偶尔过往的行人诉说心中的那份酸楚:“我本是生活在一户有钱人的家里。后来因为搬迁,就把我给丢在了这儿,本来我也可以跟着去的,那天小主人来带我,一不小心我身上的刺扎着了他,一气之下,他就把我给扔了。以前的生活多么美好,有人侍候着,但现在我得自己照顾自己,自立更生。”她整日诉说着,起先荒园里的植株都挺可怜她的,可时间长了,也都听腻了…  相似文献   

19.
谢天     
陈之藩 《初中生》2006,(12):12-13,8
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经常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感谢老天爷赏我们家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能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吃!"  相似文献   

20.
即使不是为了帮忙,我也十分爱听祖母讲故事。祖母给我讲她的名字为什么叫“毛笔”的秘密。祖母说,她是为了把森林里发生的故事记录下来而出生的,就如同这名字。祖母是能把自己记住的事情绘声绘色地讲述出来的人。每次讲故事的时候,她总是把话说开去,连我也知道的地方、人家、人名,还有山茶花盛开的那一大片花丛,还有那家三代前叫左卫门的人,都会出现在她的故事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