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安学不是以启蒙主义和个性解放为重心的五四新化运动的继续,也并非当代功利主义的“政治学”的源头。延安学是由中国现代社会政治革命孕育和民族解放运动催生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艺,是一种有着相对独立完整的艺术体系和学特质的新的学形态。  相似文献   

2.
古代旅游文学的创作主体是历朝历代的文人政客,他们充满了忧国忧民的人文关怀,他们在贬谪生涯中创作的"旅游"文学作品,总是充满了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现当代旅游文学的创作主体是旅游者,他们在旅行、游览和休闲之中或旅游之后创作的旅游文学作品是审美愉悦体验的记录或情感宣泄。旅游文学各体的共同特质是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性,万变不离其宗的抒情性,融文史哲与美于一炉的综合性,包罗万象的知识性,旅行生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寓言文学以浅白明畅的形象的言说方式将深邃的哲理加以阐释,所蕴含的丰富的哲思性,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奇特性,以及取材的独创性等,构成了庄子寓言文学的特质,使庄子寓言文学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庄子的寓言文学以浅白明畅的形象的言说方式将深邃的哲理加以阐释,所蕴含的丰富的哲思性,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奇特性,以及取材的独创性等,构成了庄子寓言文学的特质,使庄子寓言文学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野上弥生子作为日本的知名作家,构筑起了独特的文学世界。她在文学世界中体现出两方面的特质:作者的旁观者的姿态与偏重理性的思考。具体表现在野上弥生子对于日本的文坛、文学团体以及各类文学思潮的相对疏离等方面。她的文学在本质上有着近代朴素人道主义思想的现实主义文学。而她所秉持的这种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理念,也在日本的明治、大正、昭和时代的各式各样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的交相更替中有着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范仲淹在政治上、军事上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业,在文学方面,他也是北宋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词、文、赋、碑、铭、书、表,范仲淹都颇为擅长.然而长期以来,除范氏后人等少数学者外,多数人侧重于其政治和军事上的研究,相对忽视了他的文学成就,没能给予他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本文以范仲淹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分析范仲淹文学的独特之处和对当时及后世至深至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自然主义是受西方特别是左拉的自然主义的影响而产生的,但其生成是扎根在日本本国文化和文学的土壤上的。占据明治时期精神主导地位的国家主义的盛行,注定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夭折,取而代之的是自然主义文学。承担起建立自我任务的自然主义文学,正是在与国家主义的抗争中,在对抗与妥协之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由于日本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和民族传统等国情的不同,使其在创立资产阶级军国主义时有着自己的特质。由于当前日本的某些动向,深刻阐述日本军国主义形成的历史特质,从本质上加深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认识是极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丁宁 《华章》2013,(13)
在现今的动画市场上,日本动漫可谓是一个颇具声望的产业,因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质而成为日本文化产品的代名词.任何一部动漫作品无处不在的体现着日本民族文化的特质,通过角色性格、角色造型的设计、角色人物的生活习惯及精神来展现日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增添了日本动漫的艺术魅力,而这也正是日本动漫在世界动画舞台上备受追捧的主要原因.在此,本文将深入论述日本动漫中的民族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0.
区域学必须关注本地学的独有特征。但对于重庆学的研究,人们却过多关注重庆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下的巴渝明,把重庆学描绘成封闭的盆地学,从而忽略了重庆学的突围意识和接纳意识。这是重庆学的另一重要特征,它们成为重庆学的生存机制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姗 《考试周刊》2011,(45):11-12
中日文化的互相影响,日本文化具有其特殊性。本文探讨了日本文化视野下解读日本文学的相关问题。在解读文学的实践当中,人们常常投身于当时的文化大背景之中进行解读,这种方式行之有效且影响深远。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有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延展,文学作品的文化解读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本文以层层递进的方式,通过探讨文化变迁的实质,提出以文化解读日本文学的方式并加以讨论。以文化为切入点解读日本文学,既要掌握日本各时期文化的实质内涵,又要在先进文化的引导下,摆脱时代和地域的局限,从更广阔的角度寻求解答,追寻文学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文学成就为世人瞩目,但也一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本文认为此现象主要由于她文学成就的特质.有别于传统女性文学的规范,在一些重要的方面超越了女性文学的藩篱,并由此导致整个女性文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文学的特殊本质之一虚构性,国外和国内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有力的论证。在众多的关于虚构性特质的观点中,法国理论家托多洛夫认为诗歌不广泛地具备虚构性这一特质。虚构性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充分表现,本文尝试分析与情感性、形象性等并存的想象性这一特质。  相似文献   

14.
同为乱世时期的文学,“三国”和“五代”的文学有着殊异特质。三国时期,以魏为主的建安文学,造就一个诗歌高潮;汉大赋虽趋消沉,但抒情小赋再树一帜;散文则趋于自由通脱。五代文学不可望其项背,南唐、后蜀的词作作为五代文学的代表,透露着绮罗宛润和脂粉之气,且不免哀哀之吁,其所能首肯之处,在于对宋词崛起有直接贡献。造成这种差异的社会原因很多,但就文学本身来看,创作主体“志”的缺失、人文力量的弱化、品格缺乏自立,文化构型残损是“五代”文学差于“三国”文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16.
转向文学是指由于政府的介入而不得不放弃共产主义理想的作家写的作品。而战时文学是指日本举全国之力投入战争之后一些作家发表的恐惧战争的作品。不管是转向文学还是战时文学,其根本是反映了日本人不得不与良心对抗的矛盾与斗争,包含着良心的呼喊。而这些作家不太出名的根本原因也是他们的文学与本心背道而驰的缘故。  相似文献   

17.
客家传统文化氛围中,崇文重教的风尚,崇信风水观念,独特的生存环境,使赣南客家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一脉相承,繁荣兴盛,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8.
在殷周之际的思想文化变革中,周公制礼作乐的意识形态建构不自觉地促生了西周的文学制度。西周文学制度肇基于礼乐,孕育了独特的文学精神特质,奠定了中国文学的文化基因。具体表现为:礼乐书写制度彰显指向现实的精神向度,教化主题促生趋向温婉中和的审美取向,农业经验涵养深厚的历史理性精神,礼乐文献承载形成体例独特的文学表达。西周文学制度依“礼”“教”“经”“体”之制度四维建构了早期中国文学精神特质的生成场域,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在后世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是一位感情丰富热烈的人,他的学研究作,也打上了这种印记。他往往能够在“知人论世”的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体会作之“意”而深层次地求得作之“情”,而且他是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超乎强烈的感情去观照、碰撞研究对象的感情。此外,他的论语言也充溢着浓厚的情感。富于情感,可以说是梁启超学研究的一个鲜明特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论述了日本平安朝时期的女性日记文学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它曾经发挥的作用以及它对日本文学发展所起到的影响。人们阅读女性文学,不仅可以享受到它那轻松、优美、雅致的语言所给读者带来的那种愉悦,而且同时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平安朝时期那段令人神往的历史。通过这些女性作家细腻的笔触,将他们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人生百态、社会风情以及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统统描绘在古代文学的画卷上,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