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奇逢的一个重要思想,即学《易》旨在用《易》以治身、治家与治国平天下。“天下之道莫善于相反而相交以为用”,是矛盾对立统一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是安危相随、泰否相因,始终都是“反交为用”的。所以,他提醒人们要泰不忘否。即便事已得凶,亦当仍使之趋吉,犹“逆挽而进之者,此《易》道之用与造化侔,而圣人作《易》之功亦与天地并也。”  相似文献   

2.
《易》是在中华民族智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精神产品,是对自身力量的自觉认识与肯定。孙奇逢的《易》学思想是古代《易》学理论发展的高峰。  相似文献   

3.
如何全面而准确地评价清代学术,历来各家说法多不一致。本文认为,清代初期,思想学术的主流是复兴的程朱理学,这种复兴的程朱理学被称为“清初朱子学”,清初朱子学在理论的致思方向、学术的侧重面、思想的方法等都与传统理学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它是理学在清初的新生形态。它从朱子的格致之学中引出“经世致用”之学,从阳明的“良知”之学中引出“实践”(切实践履)之学,再把二者有机融合.构筑一种“事理”之学即经世理学。它在清初那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对促进民族的融合、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易》居六经之首,专讲变化发展,原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模写。因而,反转过来,又成为人们认识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然由于“天者一而人者贰”的客观原因,所以,人则往往不能与时同步,而具体地“绍天之一”,通志决疑,而济其行!孙奇逢学《易》有得,深深地懂得这一点,故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卦、爻词中,仅只拈出《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一爻之爻词,借为及时提醒人们跟上客观发展步伐,以无息而胜有息,来弥补“人者贰”之缺憾。乾乾夕惕,行以天健,及时地进德与修业,孜孜以求,而不稍懈也!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按照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抽象层次的劳动价值论;第二层次是具体层次的劳动价值论,它是第一层次的逻辑推演、逐步展开和具体化。一方面,要坚持作为劳动价值论“硬核”的抽象层次的劳动价值论,另一方面,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具体层次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6.
孙奇逢是明末清初河北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学为圣火”的教育目的,重视“智愚习成”的教育作用,提出“本诸天”的教育内容,诱掖磨炼的教学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如何看待儒学、如何实现中国文化的重建,一直是困扰中国文化界的重要问题。一百多年以来,对于该问题的探讨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理论。儒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多层次的内容与复杂的内在结构,无论是对“人生究竟”问题的追问、对传统社会规范的建构,还是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塑造、人文伦理的建构、民族心理的形成等等,儒学都作了独特的回答。因此,面对儒学内涵的多层次与多角度,我们应该避免那种对儒学以偏概全的简单评析,以及大而化之的笼统界定;而应该在理清儒学内在层次及逻辑架构的基础上,对儒学的现代价值问题做出细致分析,以期能够找出一条儒学与现代文明的衔接之路。  相似文献   

8.
明中叶崛起的王学打破了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其自身包含了否定性因素,那就是对个体独立性的尊重和“心”(良知)之感性化。泰州学派极端地发展了这一点,以唯意志论形式造成了对社会秩序的冲击。李贽以泰州学派为起点,在理论上又向前跨越了关键性的一步。其“童心说”标志着他要彻底摆脱儒学封建义理的束缚,而他对“假道学”的公然宣战使他以异端的面目完全站到了传统儒学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9.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 王安石、王雯、吕惠卿等人都注解过老子,他们解老的共同特点是授儒入老,将儒学与老子之道论结合在一起。此种结合不仅反映了王安石学派力图授引老子思想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宗旨,而且充分反映了宋代以后儒道合流这种思想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析了师德的内涵,并从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好学深研、师德在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表现五个方面分析了师德的层次,提出教师要做敬业精神高尚令人感动、育人水平高超令学生佩服、师表品行高洁令世人敬仰、好学深研学识渊博令同行景仰、同事之间高风亮节令同事钦佩的"五高"教师。  相似文献   

11.
“礼”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本身有着非常宽泛的涵义。“礼”最早起源于远古时代氏族内部的各种礼仪,后来成为儒家构建社会秩序的制度安排,以及规制人们为方式的道德规范,最终变成实现理想的“小康社会”的最佳路径。对此我们确实有必要对于儒家的“礼”思想进行重新梳理与解读,以重现它所含有的最本质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出土于楚国贵族墓葬的两件玉佩进行释读,院墙湾出土的“人物驭龙”是一块“神人操两龙形”玉佩,熊家冢出土的“人物驭龙”则是一块“神人操一龙形”玉佩,二者从造型到寓意,都属于同一文化概念的作品,它们与金沙遗址出土的“四鸟绕日”金箔片有着相似的外形构造与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3.
从文献学角度,采用"内证法"同,从社会政治对文学评论的影响出发,探讨了.儒道兼评"的西汉楚辞学,"推崇儒学"的东汉楚辞学以及触汇众长的王逸<楚辞章句>之评论.结论为:两汉楚辞学评论始终伴随儒道思想的争鸣,实以儒为主并贯以道家思想,正是儒道思想的矛盾与斗争,推动了楚辞学的发展;同时,与刘汉王朝倡导的儒道思想消长沉浮.  相似文献   

14.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太阳崇拜在经历了图腾崇拜和神灵崇拜阶段后,分别向祖先素拜和宗教崇拜演变,自然地域条件、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是造成这两种文明中太阳崇拜不同走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孙武不仅是一位军事家,也是一位有效的管理专家。孙武的管理决策思想:“五事”“七计”“道”为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利制权”、“因敌制胜”、“以实击虚”、“并兵向敌”等,对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对杨朔《樱花雨》的“诗化”“点评”,是毛、杨在散文美学理念上的一次碰撞与碰撞之后的神通,所引发的60年代初期的散文“诗化”思潮,是历史机遇的一个必然.杨朔“诗化”的理论及引发的散文“诗化”思潮,在散文回归中国古典“诗”的艺术传统与创造“载道”、“言志”兼容的文本两个主要方面,为当下散文诗性的重建提供了不可漠视的正价值.  相似文献   

17.
明万历蒋《九疑山志》,是现存最早的九嶷山专志。清嘉庆吴玉山《九疑山志》继承其主体内容,后面又有陆续增刻,时间延续至光绪年间。研究古代九疑山文化,此二志可概其全。九疑山属于典型的自然和文化价值相结合的双重遗产。发扬当地各民族共建的优良传统,加强区域环境资源的保护,把九疑山建设成凝聚民族感情、体现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理想游览胜地,《九疑山志》能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周易>作为一部"忧患"之作,充满着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关怀,其基于深刻哲学思考所展现的内容,有些是直接针对灾、险而发,有些虽然是讲与趋吉避凶有关的一般道理,但也同样适用于防灾济险.重温这些内容,会给我们以非常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分别体现了对“社会状态”与“人格状态”的关怀,“国家本位”只是“社会本位”的一种特殊形式。两种主要价值取向虽然在逻辑上存在着明显矛盾,但在现实中,通过“能力本位”的调节和贯通,可以使二者实现有机统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