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中,谓语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很复杂,根据动词所带的不同语义类型宾语出现的频率,我们将其分为常规宾语和非常规宾语,本文尝试解释"吃食堂""吃大碗""吃大锅饭""王冕死了父亲"等几个非常规述宾结构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比较而言,汉语动词"吃"的宾语语义类型十分丰富,英语动词"eat"的宾语语义类型则稍微简单一些. "eat"舍有破损义,因而能带结果宾语.汉语在句法上重意合的特质使它与重形合的英语相比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性,这是"吃食堂" "吃大碗"类动宾结构生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动结构式假宾语结构的共同特点入手,指出假宾语是动词表征的一系列动作过程的施动对象,不同于及物动词的显性受事,假宾语与动词不能形成符合语义的常规搭配,而是间接地受到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过程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果发生。而动词本身则是这一完整动作过程的转喻形式在语言层面的体现,结果短语表征的受事变化,也正是这一动作过程影响的结果,这与Langacker动作链的"施事——工具——受事"的过程类似,而动作过程本身可以视为"工具"的隐喻形式,动作过程以动词的转喻形式体现,由此构建出基于认知转喻的动结构式假宾语结构的动作链图示,对英汉语言中的假宾语结构做出统一解释。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察非受事宾语的种种情况,提出转喻是非受事宾语的产生机制,并给出转喻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中,动词"读"常带"文字"或"文字类作品"作宾语,如读书、读报等.但有时也可以带"非文字类"宾语,如读夫、读江等.本文尝试从语义学角度对这类语言现象进行解释.我们认为,这是"读"与"宾语"语义双向选择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转喻、隐喻机制及类推原则与经济性原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14,(4):97-98
韩金广提出在某一语料中"吃公款"搭配的转喻理据是"以食物的来源转喻食物"。本文认为这一提法不正确并分析了原因,同时指出该例中"吃公款"成立的原因在于"吃"语义的转变,其认知理据是概念隐喻。  相似文献   

7.
关于"吃食堂"结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却只能解释"吃食堂"结构的部分语法现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全面地分析并解释这一结构的语言内部及外部动因,并对比相关的处所名词进入"吃食堂"结构的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类特有的"吃"文化造就了"吃+NP"构式极强的能产性。基于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论及其核心观点:现实—认知—语言,"吃"的所有构式被分为原型义("吃+NP_f")和引申义(吃+NP_(-f))~①。所有的引申义都是以原型义为圆点,以转喻机制为其首选和核心机制,按照转喻→转喻、隐喻混合体→隐喻路径机制,由中心向四周辐射衍生而来;"吃+NP"构式的施事论元在随着原型义向引申义转换扩展中,也经历了从有生性到无生性的转换;根据"吃+NP"构式的演变机制路径之特点,我们对词典里"吃"的八种释义重新排序。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了常用于否定式中的"二话"句法和语义特点,首先描述了"二话"的具有名词充当主语和宾语的语法特征,其次解释了"二话"通过转喻引申为"别的话"之意。  相似文献   

10.
在汉语当中,"吃"除了可以搭配食物类的常规宾语论元语义结构以外,还可以搭配非食物类的非常规宾语论元语义结构。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结构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则基于认知语义学视角对"吃+NP"结构的语义进行研究,以明晰这一结构语义。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对"转喻"的界定都是指语言概念的转换,主要发挥着修辞的作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转喻"的理解弥补了传统语言学中对"转喻"了解的局限,而是从语言识别的角度对转喻进行研究,从中可以明确,转喻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作为认知机制存在的。本论文针对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转喻分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吃食堂"这类旁格宾语结构的特征和生成原因,主要从语用角度进行解释说明,体现于四个方面:追求语言经济性,动词的外围成分取代焦点位置成为语义重心的述题化,事件动作行为的抽象化以及根据语用学综观说的语境顺应性理论来把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按其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的不同,现代汉语宾语可分为受事宾语、对象宾语、结果宾语、工具宾语、材料宾语、方式宾语、处所宾语、时间宾语、目的宾语、原因宾语、表称宾语、主体宾语、存在宾语、致使宾语、数量宾语、予夺宾语、虚指宾语,这是一个穷尽了所有宾语个体的分类.受事、对象、工具、材料、方式、处所、时间、原因、指使和予夺等宾语的所指事物、事态均被预设存在;结果、目的、主体和存在等宾语虽然不含有个体事物存在预设,但含有类事物存在预设;表称宾语或者含有名称存在预设,或者含有名称所指事物存在预设;数量宾语预设数量词语所指的数量存在;虚指宾语不含存在预设.现代汉语的“宾语”其实是一个原型范畴,非原型宾语是原型宾语通过转喻、隐喻不断扩展的结果.现代汉语宾语成分的预设分析,应从语义、语用、句法等多个维度进行,而从句法成分语义关系的维度进行分析是关键.对宾语预设情况进行穷尽式描写,有助于弄清汉语动-宾结构体的生成机制,有助于找到各类动词与句子预设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由动词短语"真是"充当谓语中心的句子,其语用意义主要是表达说话人对命题真实性的判断和肯定说明。但这类句子有时表达的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真假判断,而是高于字面意义上的言外之意。这主要是因为这类"真是"句里充当宾语的名词性成分(NP)运用了认知上的转喻。对于孤立的句子来说,"真是"句的宾语是褒义词的,就表达了说话人赞许的感情;宾语是贬义词的,就表达了说话人厌恶的感情。但"真是"句的这种言内意外的功能,即反语的运用,更多地要依靠上下文语境才能判定。  相似文献   

15.
"曾经"做主语和宾语时是动词短语转指名词,它是从古汉语中的动词短语"曾经"来的,不是副词"曾经"的名词化。其名词化的过程是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汉语“吃+宾语”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吃是一个常用的高频动词,文章考察的是与吃相关的动宾短语,试从吃的历史演变、吃+宾语中宾语的意义类型以及吃的语义特征三个方面来考察吃+宾语,从而对吃+宾语的结构和语义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汉英语言对比是对比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就中英文中"吃"的用法的对比,以汉语中"吃食堂"类结构的分析为依托,对中文中"吃"一词的多义现象作出解释。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汉语中"吃"一字的理解提出了次范畴化的观点,并从汉英语言心理角度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从句法学中论元结构的角度对动词"吃"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其后置名词结构的非常规性做出新的解释。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假设,认为类似"吃+NP"结构是轻动词移位、合并和词汇合并两者并存的,并与此同时提出"轻名词"假说,对宾语非常规性进行图式证明,用以给出简明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韩金广提出在某一语料中"吃公款"搭配的转喻理据是"以食物的来源转喻食物"。本文认为这一提法不正确并分析了原因,同时指出该例中"吃公款"成立的原因在于"吃"语义的转变,其认知理据是概念隐喻。  相似文献   

20.
从转喻的形成机制出发,通过体验哲学观和语言交际观对于Panther和Thornburg的转喻偶然性的论断进行了辩驳。目前,认知语言学界尚未对转喻的邻近稳定程度进行较好的分析。文章在Barcelona的观点上,以"外延内涵传承"理论为基础,对于转喻邻近性的稳定程度进行分析,建立转喻的稳定-偶然连续统,探讨何为稳定的邻近性,何为偶然的邻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