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回顾情节,感受"思念"课前板书:22.理想的风筝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和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投影:女娲造人甩泥巴腾起一片笑声泛起酸涩的感情健壮的右腿圆木撑地急速地一转一阵激动的心跳手持线拐扶摇直上一蹦一跳得意和满足的神气师:结合课文片段读读这三组词语,说说透过这三组词语你想到了哪些画面。生:自由读词,想象画面。师:读书就要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透过这三组词语你想到了哪三个画面?生:我仿佛看到刘老师正拄着他的圆木棍站在讲台前,靠着健壮的右腿为学生们上课、写板书呢!  相似文献   

2.
《理想的风筝》是人教版第10册新入选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苏叔阳。全文以“风筝”为线索,用朴实自然的语言,充满深情地回忆了曾经教过自己,并已年过50、身体残疾的刘老师。赞扬了刘老师对工作、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抒发了对老师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阅读这篇课文,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刘老师对工作和生活强烈的爱与追求,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同时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难点是理解课文题目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教学时,可以用阅读提示中的方法,质疑问难,然后带着各自的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大家讨…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苏叔阳以传情的笔触,叙述了刘老师的三件事:谈腿疾、写板书、放飞筝,勾勒出一个积极乐观、顽强执著、热爱生活的残疾教师的形象。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互为例证,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本教案为第二课时。  相似文献   

4.
董玉梅 《生活教育》2012,(16):51-53
《理想的风筝》通过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一位残疾老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强烈的爱与执著的追求。笔者紧紧抓住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从激情导入中感知思念之情,在品悟细节中体验思念之情,在品味心声中深化思念之情,在拓展延伸中升华思念之情,逐层深入,从而感受作者对刘老师深深的敬佩和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新课标精神,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评价和鉴赏的能力。从学生的综合发展来考量,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有不同的侧重点。在《理想的风筝》一课中,学生对文本故事的理解和把握比较容易,但从中感受并体味深刻的内涵则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本课教学的深刻性所在。如何将情感和思考结合起来,催生读写结合的生长点呢?一、循情而入,初读悟深情《理想的风筝》是作家苏叔阳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他用温婉而深情的文字回忆自己的刘老师,以他上课和放风筝  相似文献   

6.
徐静 《辅导员》2014,(Z1):46-47
正《理想的风筝》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记叙了刘老师"谈残疾、写板书、放风筝"三件事,塑造了一位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追求的残疾教师形象。《理想的风筝》第五自然段: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①转,便②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③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  相似文献   

7.
《理想的风筝》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苏叔阳把浓浓的师生情意融入了平淡的文字之中,如何让学生读出情,品出情,升华情,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周华东老师执教的这篇课文,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让我们震撼,给我们启迪!一、学词语——横看成岭侧  相似文献   

8.
理想的风筝     
<正>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刘老师教我们历史。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  相似文献   

9.
《风筝》一文回忆了关于风筝的一段往事,解剖自己,批判了戕害儿童成长的封建思想,和这种思想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本篇写于1925年1月24日,最初发表于同年2月2日《语丝》周刊第12期。开头第一节,点明地点、季节,素描近景、远景;即景抒情,引人寻味。地上积雪未化,空中秃树“丫叉”(丫叉用作动词,使形象更为逼真),远处风筝浮动,严冬之中有春意。为什么“惊异和悲哀”呢?这就紧扣读者的心弦,使人急于寻根究底。第二节因风筝引起联想,想到“久经诀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第十二册。【教学过程】一、猜题中揣意1.填空:(板书"风筝",齐读)说说有些什么样的风筝?(自由的、漂亮的、栩栩如生的)2.猜题:(把课题补充完整)课题给予的是"理想"一词,请大家猜测一下,课文会赋予风筝什么含义呢?  相似文献   

11.
理想的风筝     
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qióng),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相似文献   

12.
理想的风筝     
<正>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相似文献   

13.
读了《小学语文教师》第3期上刊登的有关管建刚老师"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的系列文章,尤其是看了管老师的《理想的风筝》教学实录后,对"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的主张和做法有了大致的了解,深为管老师在几乎被改"厌"了的阅读教学上敢于痛击时弊、独辟蹊径、勇于探索的精神所感动。但读过之后细细想来,总觉得有些地方好像不妥,但一时也说不上来。于是便从网上找到苏叔阳写的原  相似文献   

14.
理想的风筝     
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qiao)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盖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圆木拐杖支撑着。这条腿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目标】1.和刘老师学做人:做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2.和苏叔阳学作文:领悟作者写人物的表达方法。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的含义。【教学重难点】1.体会刘老师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他热爱事业、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2.学习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  相似文献   

16.
理想的风筝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qiáo)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相似文献   

17.
理想的风筝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万象更新,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几只风筝。地上的人们跳着,闹着,一如天空中的风筝。此时的我,坐在窗台眺望,也思考着扎一只风筝,为理想扎一只风筝……我的理想风筝是用布做的。它不像纸风筝,容易被树枝挂坏;它也不像塑料膜,容易失去平衡……我的布风筝很平凡,但耐用,朴实无华。我的理想风筝的主架是用竹条做的。惟有这种竹条,可以维持风筝的稳定性,保证风雨无法将它吹破打落,勇往直前是它的信念。  相似文献   

18.
执教《理想的风筝》一文,笔者主要是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品味文字蕴涵的情意,以体会刘老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及顽强执著的精神。一、紧扣"笑"字,涵泳人物的情感变化"笑"字文中共出现了6次,这6个"笑"中,4个是直接描写刘老师,体现刘老师的开朗乐观。两个是写学生的笑。  相似文献   

19.
徐静 《辅导员》2014,(13):46-47
《理想的风筝》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记叙了刘老师“谈残疾、写板书、放风筝”三件事,塑造了一位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追求的残疾教师形象。  相似文献   

20.
学生语言的发展,有赖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阅读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以《理想的风筝》为例浅析教学效果。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想围绕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指导训练,通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引发学生思考,给学生创造一个语言碰撞的平台,达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第一次试讲,交流汇报是这样的生1:我觉得刘老师不怕困难,读了第8自然段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