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新闻写作的主题确定,作为教科书的《新闻采访学》中写得明明白白:必须“从杂乱无章、千头万绪的素材和现象中提炼出一个主题思想……只有在采访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思考、分析、比较、综合,提炼出一个主题以后,才是采访过程的完成。”书中还强调:“有的报道之所以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常常由于缺乏一个正确、鲜明、集中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2.
随机性采访在画面语言形成中的意义李万起随机性采访在新闻采访中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对主题先行式的采访和可预知式采访的挑战,使记者的采访活动更加靠近新闻事实本身;它描摹事实的原发状态,同时还把记者发现、发掘新闻事实的过程也原原本本地描摹给受众,这些都增...  相似文献   

3.
记者型主持人既是主持人,更是记者,因此,在主持现场不能简单地从主持人或者记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是应从全局和整体出发,既要完成事件的具体采访、新闻稿的撰写,又要考虑主持采访的方式、场景及问话技巧,还要及时调整被采访人的心态和回答问题的角度,使访谈紧扣主题,最终在镜头前或者话筒前展现.  相似文献   

4.
目前,地方台在重大主题报道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模式化、程式化问题,虽然报道的规模声势越来越大,却不能发挥资源的最大化效益,受众不爱看,报道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台在新闻观念、主题策划和采访写作层面上,长期存在着一些误区。要改变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局面,加强重大主题报道的有效性,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尚书权 《传媒》2007,(3):54-55
在办报过程中,我们经常要求编采人员在宏观报道中从微观入手,既高屋建瓴又笔触入微、既有全景又有局部、既要策划又要变化、既要有成熟风格还需一定创新等等,这些都是辩证法在新闻宣传中的运用.也就是说在新闻宣传的主题、采编、写作等各个环节不走极端,不能"过"又不能"不及",要努力把握好"度",把"度"和平衡点作为新闻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6.
<正>重大主题报道,是在近段时期内对党和国家、对地方、对人民都有着重大影响和意义深远的报道。这样的报道责任大、任务重,不能一蹴而就。那么,如何创新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新闻采访工作的经验,认为重大主题报道重点在策划。具体来说,主要在以下方面着力:一、重大主题报道策划要做到“新、准、快、独、活”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策划是灵魂。一个生动的策划,能让我们迅速找准定位,利用受众广泛关注的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7.
孙敬诚 《新闻窗》2014,(2):25-26
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以事实说话,人物通讯写作自然也不能例外。每一篇人物通讯都包含着大量的事例。所以,写好人物通讯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把采访得来的事例有机地串连起来,让它们更好地服从、服务于所要表达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一、记者团与大型采访活动这里所说的记者团和大型采访活动,指的是由多家新闻单位组成的记者团,围绕同一个采访主题,或围绕同一个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在同一时间地点,相同的条件和环境下的大型采访活动。这类活动一般由党政部门直接投意、策划、组织,或推出重大先进典型人物,如对徐虎、李素丽、邱娥国的报道;或推出重大典型经验,如对镇海炼化、邯钢的报道;或对反映某一主题的报道,如张家港市、天津市和平区。还有诸如‘才华环保世纪行”、“中国质量万里行”等等。二、便利条件与不利因素一般说来,组织者对这类采访活动都非常重…  相似文献   

9.
当记者,特别是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对某个不错的主题产生了兴趣,或是要完成单位组织的重大战役性报道,虽然有了一些思考,也收集了部分素材,但总感觉主题较重,把握不好切入角度,驾驭起来较难,怕写不好,篇幅过大不说,素材也可能白白浪费。如何把复杂问题写得让人感觉主题突出,条理清晰,有兴趣继续看下去,换言之,即能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约化”,使简约而不简单,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闻难题。  相似文献   

10.
南远景 《军事记者》2011,(12):16-17
评论是报刊的旗帜.系列评论是报刊的“帅旗”,是舆论引导的高端武器。胡主席关于“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指南.军队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主题主线展开。运用系列评论加大对涉及主题主线重大问题的宣传力度.成为军队媒体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人性之美是电视节目表现的永恒主题之一。作为地方电视传媒的从业人员,鲜有机会接触到重大的报道主题和重大的采访典型,这就需要我们把自己的镜头聚焦在生活中的普通人身上,用自己的心灵去捕捉他们身上闪现的人性之美表现这些平凡背后那些震  相似文献   

12.
曾小洪 《声屏世界》2004,(12):48-48
同期声运用得好,可以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运用得不好,不但不能增强新闻现场感,甚至会产生破坏主题、画蛇添足的负面效应。目前记者在运用同期声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把同期声拍摄当作“顺手人情”。有些记者在采访时,本来采访的素材已足够了,生怕冷落了人家,就说:“某某领导,您也说上几句吧!”于是这位“领导”就对事件来个离题万里.不着边际的“深刻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与综合方法是抽象思维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新闻采访写作的基本方法。对于一个具体的新闻采访写作过程来说,分析与综合的过程也就是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相统一的过程,将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既要以一般新闻理论和新闻载体的共性即普遍规定性为背景,又要以具体个别的采访对象为主体,从采访对象的某一方面、某一要素或某一部分切入,通过比较鉴别,归纳演绎,最后完成对采访对象的完整认识,发掘其蕴涵的新闻价值,将其作为动点纳入一定的时空坐标系,写出经纬通达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4.
唯物辩证法就是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新闻报道不能没有最点,但也不能离开“两点”讲“重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同样,报道新农村建设也要全面、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只报道成就而掩盖存在问题,也不能以问题抹煞成就,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事物的表象,又要看到事物的本质;既要看到事物的现在,又要看到事物的将来。在看到事物存在着两点的同时,区分出重点,抓住重点带动全面。  相似文献   

15.
李宁宁 《青年记者》2009,(16):63-63
深度报道贵在“深” 深度来源于对社会问题的快速透视力,既要看得透,又要反应快。这就要求记者的脑子里要有一把锋利的解剖刀,能把事物的特点、本质、事物发展演变的进程和原因挖出来。脑子里只有一把钝刀子,深度开掘不出来,即使加一点“理论色彩”,也淡而无味。快速透视力又来自采访的深入和科学的思维能力。不深入采访,不做扎实的调查研究,不进行科学的分析,再大的本领也没有办法把事实看准、点透。但是,有了丰富的材料,没有透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社教类节目采访中,采访前的资料搜集、采访时的问题设计、采访中的信息优化是十分重要的技巧。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过程,也是提升采访质量、深化节目内容与主题的有效路径。社教类节目的采访与新闻采访既有相同性,也存在差异:案头采访的作用在社教类节目中尤为重要,在问题设计与内容表达上,社教类节目有其特殊性。本文旨在阐释上述三点技巧的含义与运用方式,结合新闻理论与自身实践,总结广播社教类节目采访的特殊技巧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能够引领导向、凝聚人心、推动发展。触摸着新时代强劲的脉动,主流媒体应围绕党委政府关心的重大课题、群众关注的重要议题,以新的精神风貌、新的使命担当、新的呈现方式,既要讲好宣传中央政策的"普通话",也要说好反映时代需求、群众心声的"百姓话",真正将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作为一门主修课、必修课,真正让重大主题报道...  相似文献   

18.
人们一般把新闻媒体带有指令性的正面报道,称作“规定动作”。纳入“规定动作”的,一般都是主题重大、具有导向意义的新闻典型。但是,这类新闻同时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主题指定,很难做出新意;第二,众多媒体统一采访,很难挖到新颖材料;第三,重复报道,有的采访对象已经成了报道明星  相似文献   

19.
赵鹏 《青年记者》2016,(21):16-17
在今天的新闻传播领域,有一个新的现象,那就是经常会出现反转新闻.本文探讨的反转新闻主要是指由于新闻采访、报道的不完整、不严谨而造成的在事实传播过程偏离事实主流的现象. 从抢“第一落点”到当“第一定义者” 新闻竞争既要速度、时效,也要准确、恰当.在互联网时代,一些媒体过分看重新闻的速度和时效,认为事实可以不断被修正.而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无论何时,准确与恰当都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第一落点”本就不该是我们的目标. 把“第一落点”放给新媒体,把“第一定义”攥在自己手.这是我们今天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实践》2012,(2):4-5
编者按重大主题报道,是指围绕党和政府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或国内外重大事件、重大活动进行的新闻报道。对擅长报道社会新闻等软新闻的都市报来说,重大主题报道或是弱项。当都市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进一步追求主流影响力时,几乎都把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提升到战略层面上来。但都市报的重大主题报道不同于党报报道,更不能简单沿袭都市报以往的软新闻报道模式。如何使重大主题报道既具备思想性、权威性,又注重可读性、贴近性,是摆在都市报面前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