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新 《军事记者》2014,(8):34-34
反恐维稳报道政治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相关报道的采写者,既要坚持把正确导向摆在首位,又要勇于发声、先声夺人,把控舆论主导权。  相似文献   

2.
好的经济报道是在新闻现场跑出来的,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编出来的。做好新形势下的经济宣传,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注重把握舆论导向,稳定社会预期,巩固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报道的科学性。强化舆论引导针对性,及时发声,理性发声,有效发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相似文献   

3.
管晶晶 《新闻战线》2020,(2):99-101
全媒体时代,一向“高冷”的科技新闻,在舆论场备受关注。然而一些科技新闻事件先是被夸大解读,然后又被质疑批判,屡屡反转成为社会热点事件广泛传播、不断发酵。面对乱象,主流媒体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内容与手段并重,坚守客观的底线,重构传播新范式,加强议程设置与引导,重新审视内外宣,占据舆论主阵地,抢夺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终点,没有受众的新闻传播根本无从生存和发展。伴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被广泛地运用,体育新闻传播也日益走进微传播时代。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继续保持舆论制高点,必须积极使用新媒体,不论是微博还是微信,都是高度依赖受众而存在的传播媒介。因此,微传播时代更要加强受众需求研究,让体育新闻报道更贴近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5.
市民报自诞生之日起,就将求助急难事纳入报道范围,处于辉煌时期的市民报,纷纷开专栏设专职记者和独立部门。借助市民报的强大影响力和公信力,公益慈善报道在大病救助、助学助老等方面,承担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近几年来,新媒体迅速崛起,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发生颠覆性改变,人手一份市民报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市民报公益慈善报道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压缩报道内容,延长相应专栏周期,有撤并了相关部门。市民报要借助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打通实现公益慈善的"断头路",增强报道的渗透力和效果;市民报还应建立自己的数据库,紧扣时代主旋律权威发声,在公益慈善报道深度上下功夫,提高在舆论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国际传播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国际传播能力提供舆论支持,一个国家不仅难以和平崛起,甚至维护正当利益都会非常艰难。特别是在危机状态下,国际传播能力不足,将会丧失新闻话语权,导致虚假新闻横飞、国家形象受损,甚至影响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发展。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大大增强从"不敢发声"到"积极发声"的转变媒体要报道的国际新闻不仅仅包括国外  相似文献   

7.
李博  向爱静  王聪 《传媒》2021,(1):25-26
在社会协同大扶贫格局中,主流媒体扮演着脱贫攻坚信息"传声筒"和舆论引导者的角色.本文以《人民日报》"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专栏为例,探讨脱贫攻坚语境下主流媒体如何响亮发声、触达受众,为融媒时代主流媒体创新脱贫报道、引导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宣示立场、表明态度、表达观点的一种文体。互联网时代,各种观点充盈网络,多元传播层出不穷,主流媒体要继续把新闻评论作为舆论引导的一面旗帜,积极适应不断发展的舆论生态变化,构建全媒体、全方位、全时空新闻评论新体系,敢于发声影响舆情,善于发声引导舆论,勇于发声筑牢阵地,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中守住清醒、负责、担当的主流舆论地位。  相似文献   

9.
正互联网时代,舆论环境空前复杂、舆论格局深刻变化,网络已经逐渐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阵地。但不可否认,党报等权威主流媒体仍然是网络新闻内容的主要来源,是社会舆论引导和意识形态传播最为有力的载体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党报要主动适应"微时代"即时性、移动性、互动性和全民化等特点,积极创新方法手段,找准有效切入点,通过及时正确、有效有力的发声把握好主流传播话语权,体现权威性和公信力,提升舆论引导力,以良好舆论环境助推经济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要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当今新媒体时代,短、平、快的新闻报道拓宽的是受众的传播力,而深度报道就是提升新闻舆论对受众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媒介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融媒体,使信息传播渠道与媒介更加多元化,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做好做精深度报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深度报道的选题和策划、深度报道的采访、深度报道的写作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当前媒体工作者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疫情冲击下舆论呈现出信息冗杂、舆论失焦甚至舆论极化的现象,以"央视新闻"微博为代表的主流媒体通过多样报道、权威发声、视点下沉的方式对舆论加以引导,打赢了疫情舆论攻坚战,为主流媒体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讲究舆论宣传的艺术,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和效果,”“与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实践性统一起来,使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为群众所乐于接受,能够回答群众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新的形势,对我们从事新闻宣传的记者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笔者以为,加强电视台的骨干节目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一、深度报道与宏观意识新形势对我们宣传思想战线提出了宣传要有…  相似文献   

13.
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日新月异,竞争十分激烈。党报要提高影响力、增强活力,关键要靠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改革。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既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使新闻报道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又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其中,做好以深度报道、典型报道为主的“主流新闻”是增强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积极占领舆论制高点。  相似文献   

14.
姜彬 《新闻前哨》2022,(12):43-44
<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碎片化的传播生态和加速迭代的传播技术,使得浅阅读正成为信息消费的一种主流形态。自媒体通过海量信息形成的舆论场与主流媒体的传统发声渠道,在碰撞、交融、竞争中,深刻改变着当前的传播格局。在众声喧嚣的时代,提升深度报道能力,通过专业的采制,以全面的采访、睿智的洞悉、深邃的观点,高扬理性的旗帜、占领舆论高地,唯有主流媒体可以做到,也是责无旁贷的选择。事实证明:在拼流量的当下,  相似文献   

15.
郝迎利 《新闻知识》2012,(8):105+72
典型报道一直以来是媒体进行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一种重要形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多元化的呈现,人们对典型报道逐渐产生了一种排斥心理,尤其对原先那种僵化、死板、脱离实际的"半人半神"的典型无法接受。但是典型报道毕竟蕴含着主流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仍然需要它来发挥党报引导舆论、宣传教育的功能。这就对党报的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努力塑造出读者乐于接受的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先进典型人物,必须要具有时代  相似文献   

16.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领导下的舆论工具,不但要真实反映舆论,而且更要正确引导舆论。新闻媒体必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每发出一篇稿件,都要考虑到它的社会影响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发挥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作用,从而使我们的报道紧扣时代脉搏,真正起到鼓舞人民、教育人民、激励人民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宣传报道中,一定要慎之又慎,避免新闻报道的负面效应,决不能因报道内容上的偏差而误导我们的受众。  相似文献   

17.
做好经济问题报道,要直面经济发展中最前沿的矛盾、最核心的问题,力求分析深入、全面;要着力增强问题意识,深入采访,以来自基层的鲜活事例增强问题性报道的说服力;要注重提高经济报道的前瞻性,以全局、动态的眼光审视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之后,要力促问题的解决,建立联动机制;在做好问题报道的同时要正确引导舆论,为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用好新媒体,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增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王琳珂 《今传媒》2016,(12):41-42
央视新闻的一条微博引发了公众的质疑,质疑声不断的背后是传统媒体的积极发声,及时辟谣,才使公众走向了正确的舆论方向.社会化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应把握好自身优势和社交媒体所带来的机遇,在灾难性突发新闻报道中主动发声,做好新闻作品的同时,主动设置议题,为公众还原事实,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9.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应注意把握报道时机。新闻媒体要实现对报道时机的有效把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报道时机与报道时间;报道时机与受众心理;报道时机与社会环境。只有较好地控制了这些因素,才能把握好报道时机,有效地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20.
许晓楠 《中国记者》2024,(4):123-125
<正>典型人物报道是媒体正面宣传中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代表性和引领性的人物报道形式。先进典型的事迹,与其所处时代的要求有着极强的相关性。重大主题报道中,通过一个个典型人物,能折射出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起到引导舆论、鼓舞士气、凝心聚力的作用。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需要适应融合业态、创新报道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