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其莹 《甘肃教育》2014,(21):68-68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读书是否该成为一种职业,我们姑且不论,但我们可以断言:读书与教师成长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教师读书具有其专业价值。一、生成专业智慧教师是需要一种专业智慧的,没有这种专业智慧,教育必然是肤浅的。教师的专业  相似文献   

2.
作为后现代哲学基础的过程哲学,认为过程是根本的、现实的,存在是创造性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强调了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追求生命质量的现实过程。从过程哲学的视角看,传统认识论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忽视了教师个人价值的体现,而教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冲突,造成了现实中理想化的教师职业精神与现实经验的落差以及教师人格的二重性。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以过程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师职业,应还原教师"人"的本质,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成性,通过教师专业境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成人,自古以来教师就被赋予"传道、授业、解惑"的社会角色,作为教育实践者,教师责任重大。然而近年来,功利主义、价值偏离、为他精神的缺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树立正确的教师发展观,厘清教师发展的价值,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基于对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管理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很多问题,提高教师管理的适切性对重新认识教师管理的意义和促进教师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价值.促进教师管理适切性的关键在于:校长要增强领导意识,把握"用人之道";管理者服务意识、保障意识的确立;发挥专业管理、人际关系的影响;鼓励教师自我管理,追求教师的精神生命自觉.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之必要,体现于对高校教师普遍行为的制约,对高校教师个体行为的约束,对高校教师专业实践提供伦理支撑。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目标是培养"有德之师"。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是植根于教师专业伦理领域的,体现师德这种教师内在的精神价值追求,是从"全人"的角度赋予教师职业更深厚的道德内涵,以"是否是有德之人"的价值标准来判断教师的专业伦理实践。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4,(A5):13-14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包括情感、价值、需要等多方面变化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师生涯。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担任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重要角色,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对于幼儿园的发展,优秀的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关注教师专业知识的与时俱进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并未真正关注教师的精神世界,忽视了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教师精神生命的成长及教师作为独立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造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缺失。为此,要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首要问题是促使教师成长为身心愉悦、精神解放的生命个体,使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本文通过个案研究,对1名在岗幼儿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尝试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角度探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其重点不在于理论阐释理想中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怎样的,旨在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发展要以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执行教师专业标准既要深入分析其价值取向,又要正确确立实践导向。根据对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提出"生本"的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导向的原则、路径、方法,目的是使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正确,路径准确,做到既有效果,又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刘俊 《培训与研究》2006,23(2):80-81
作为教师专业的精神蕴涵和价值确认形式,教师专业道德在敬业乐教、独立主体、乐学勤思、创新知识等精神价值范式上,彰显了教师专业的现代意义与价值,积极建构教师专业道德成了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诉求与期待。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应注重从个人需要出发培养"内升型"教师,变"他我"为"自我"。所谓"内升型",就是鼓励教师自我剖析,建立自信,主动提升,变"要我成长"为"我要成长"的内在专业精神生长。  相似文献   

10.
社会大环境、政策、舆论、职业现实、社会认知等让教师"精神自觉"充满危机."精神不自觉"戕害了教师作为"人"的价值以及作为"教师"的价值."精神自觉"在实践过程中有现实型、理智型、审美型、哲学型等形态,教师需要从增强精神自觉性、成为有追求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掌握调控精神危机的相关知识技巧等方面践行"精神自觉".  相似文献   

11.
美国《教师专业化基准大纲》的解读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教师专业化基准大纲>是"全美教师专业基准委员会"制定的用于考察检验教师专业化基准的著名文件.它在专业职责、专业品质、专业能力等方面对教师的专业化基准提出了明确要求.认识解读此文件的学术精神与专业标准,对于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有着借鉴意义与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做一个有温度、有爱心的教师,其中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专业"。只有智慧的爱,才能够温暖学生的心;只有专业的温暖,才能"孵化"学生的成长。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平等的,一视同仁的,但真正的平等应该是对不同个性、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别化对待",以专业的眼光审视,以专业的精神研究,进而再以专业的方法予以引导和矫正。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主要包括责任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服务精神、反思意识和专业信念等内容。培育教师的专业精神,需要突出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师范性,培养教师的职业意识;注重榜样示范,培育教师的职业情感;赋予教师专业权利,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提供制度支持,引导教师进行正确角色认知。  相似文献   

14.
陈飞 《考试周刊》2012,(69):26-27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育应以培养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应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行为有充分的认识,了解专业角色的本质,体会专业角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教育最基本、最高的价值追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出发点是人,归宿和落脚点还是人.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大楼",需要科学的决策和管理.但归根结底离不开发展的核心--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了解教师的价值取向,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理解教师,服务教师,激励教师,不断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诉求,才能提高教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主要包括责任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服务精神、反思意识和专业信念等内容。培育教师的专业精神,需要突出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师范性,培养教师的职业意识;注重榜样示范,培育教师的职业情感;赋予教师专业权利,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提供制度支持,引导教师进行正确角色认知。  相似文献   

17.
教师文化的实然诊断与应然追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师文化是由教师独特的知识体系、个人信仰、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系统等构成的复合整体,是支配教师行为方式的深层精神因素,因此,教师文化研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推进具有重大意义.为了使教师文化的改进和发展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我们有必要对实然状态下教师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应然状态下教师文化的理性追求,教师应是具有自身价值关怀与专业意识的"人师",教师的权威应依赖于学术素养及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师应是一群有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8.
阅读对于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专业价值。阅读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主渠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撑点和加油站。阅读能提升教师的文化品位,塑造教师的专业精神,改善教师的专业结构,拓展教师的知识视野,生成教师的教育智慧,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改变教师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常识、有专业没思想的状况,使教师成为一个有较高品位的文化人。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在追求上充分表现出来的风范与活动,是教师内在素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外化,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章从专业价值与功能、教师个人心理完善的驱动、对学生价值现的导向、教师社会形象的定位四个方面简述了教师专业精神的意义,提出了现代教师专业精神应包括敬业乐业、乐学勤思、创新精神、负责与参与四方面内容,认为应从教师待遇、师资培养等七个方面来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理念与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过于重视科学的工具价值,忽视学生人精神的养育,造成人精神在教育上的失落,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在高等教育中必须大力弘扬人教育的理念,推进人精神建设,达成对“人”的真正理解。要搞好高校的人精神建设,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摒弃过去狭隘的专业教育的观点,让受教育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化底蕴;要提高教师的人修养,专业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的知识,还应具有丰富的哲学、语言、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的知识,要改革课程体系,宽专业口径,拓学生的知识面,在课程中增加入教育的内容;要重视科学课程的人价值,改进科学课程的教学,发挥其中人价值的教育功能;还要加强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