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戏剧活动为幼儿的经验建构搭建了平台,有利于幼儿语言、艺术、人际交往等多种能力的发展。文章基于幼儿的戏剧经验,结合戏剧活动的特点,借助具体的案例分析,对幼儿园不同年龄班戏剧活动的设计进行探讨,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教师指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晋南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锣鼓杂戏为个案,分析研究了中国初级戏剧形态衍生的历史原因与民俗文化背景,进而对戏剧与民俗、戏剧与宗教仪式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3.
简论宋代节令风俗中的市民体育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时宋代节夸风俗中体育活动的研究,阐明了我国古代节今风俗与某些体育活动项目发展之间的联系。在对宋代市民体育活动进行分析的同时,也纵向对比了其它几个朝代市民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发现出宋代市氏体育活动在中国体育史上更具独特的风彩。  相似文献   

4.
吴越文化在明清时期已达到鼎盛,而此时小说创作也是硕果累累。明清小说的作者多来自吴越地区,作品的题材内容也多取材于吴越地区,明清小说中蕴涵了丰富的吴越文化。吴越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说的发展,明清时期小说的繁荣也推动了吴越文化的发展。探讨吴越文化与明清小说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认识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论述唱论之所以在明中后期崛起的社会、思想、文化、声腔、改革群体等的重要因素,阐述唱论在吴越地区的发展情况及重要唱论著作的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6.
戏剧不仅仅是成人的一种艺术活动,在儿童那里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原始的、冲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戏剧活动——儿童喜爱扮演各种角色,即兴创编着自己的情节,他们既是演员,又是剧作家。还是导演。其实,儿童不仅喜爱戏剧,而且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戏剧天性,这种天性和原始人类的戏剧冲动和装扮行为几乎是一致的,即热衷于以扮演的形式表现自己,通常是即兴创作的,没有演员、剧作家和导演之分。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关中民众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促成了关中特殊的农业信仰风俗,包括各种农业神灵信仰、“春祈秋报”的祭祀活动及乡村庙会等。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是一个典型的以委婉柔美风格见长的浙西作家,他浪漫多情的性格气质,柔性的审美情趣,水性的艺术思维方式以及其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阴柔伤感的美学风格,细腻纤巧的表现方法,都鲜明地显现出吴越文化(主要是吴文化)对他产生的不可忽视的深刻影响。试图从郁达夫的创作中寻找吴越文化的深深印痕。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戏剧活动在一种有利的经济环境中获得了发展。分析莎士比亚戏剧活动的经济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其宏观戏剧世界的经济运行规则、经济投入主体,和微观戏剧世界里的观众群体、剧团经营,以及剧作家的自我经营,是研究莎士比亚戏剧活动的参考要素。戏剧作为一种经济消耗较大的社会上层建筑,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基础;要对莎士比亚戏剧活动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必须把握其时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古时都是农耕社会,在农业生产技术、文化风俗等方面交流甚远,两国的新年活动在很多方面看来是近似的或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等,然而随着历史的延伸和两国城市化的发展,新年活动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旨在从这些演变了的新年活动出发,从表象中探究中日两国正月风俗变化的趋势,提倡既保留传统文化又健康、合理地过新年。  相似文献   

11.
奥尔夫教学法重视体验、多感官参与的方式,不但适应幼儿学习的特点,也有利于激发幼儿自然的情感,促进幼儿多种感官能力的发展.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集语言、动作、乐器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教学,将其应用在幼儿园戏曲活动中,有利于幼儿领悟戏曲唱腔艺术、体会戏曲舞蹈艺术、体验戏曲奏乐艺术.在应用过程中,将奥尔夫教学法渗透到幼儿...  相似文献   

12.
义乌,不仅在商场上以“义乌经济模式”享誉国内外,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还延续和创造了丰富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本文以义乌礼俗音乐研究为出发点,旨在为这千年流传下来的礼俗活动及音乐的遗存工作做出努力,实现社会文化大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3.
诸神共处,使晋祠成为一个神灵的社区,而诸神都属民俗神系和民俗色彩浓厚的道教神系。除北齐时佛教有过短暂的进入外,以后没有佛教神,使晋祠始终保持世俗化特色,而这一特色恰恰是戏曲与之结合的条件,甚至可称温床。晋祠是当地的宗教、游乐中心,也是戏曲中心。晋祠的歌舞戏曲活动源远流长,从宋到清形成两个中心剧场、三个辅助剧场,两个卫星剧场,是我国神庙剧场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元杂剧中因剧情和反映生活之需要,保存了大量的市商民俗风情,其中涉及最多的行业为餐饮旅店业、色情娱乐业、典当业。这些市商风俗的描写表现为亦蒙亦汉、亦南亦北、亦古亦今的特点,呈现出元人在民俗风情上的包容性、承传性、变异性诸特色。从剧情之表现和发展的需要上看,元剧中的市商风俗文化的展示是附着在剧情和剧中人之上的,因而这种习俗的展现不是平面的静止的,而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正因为有了这些真实生活习尚的描述和表现,才赋予戏剧深广时尚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戏曲史上,讽刺艺术源远流长。明代杂剧作家在讽刺杂剧的创作中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感伤情绪,而且对当时黑暗腐朽的官场及世风日下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取得了鲜明的艺术效果。分析研究明中后期腐败政策下讽刺杂剧的创作特点和叙事手法,可以更加细致全面地把握明代讽刺杂剧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杂剧进入明代以后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类型演变,即由明初的宫廷杂剧到中后期的文人杂剧。在作家群体的类型演变中,贯穿作品内容、体制、剧场和主体意识的类型演变,并一同组成了明代的杂剧史。  相似文献   

17.
情与真是汤显祖戏曲观的核心内容。情对于礼而言,强调人的情感空间和自然欲求,这与王阳明心学在晚明的兴起相吻合;真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这与晚明李贽、公安派的思想口号相一致。而这核心内容反映在具体戏曲创作上,就是写真情,塑真人。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的散文以其携带着浓厚的传统文化 ,特别是吴越文化信息而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这一信息在他大部分的散文作品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发散。朱自清散文的吴越文化信息主要发端于作家本人对地域文化浓厚的审美心理素质 ,这一心理素质的形成可能与他长期生活在江浙一带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又有着浓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有关  相似文献   

19.
时事剧是明末清初特殊时代下的特殊产物。时事剧秉着"实录"的精神,再现了那个动荡的年代,它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通过对时事剧作者创作心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找出时事剧在那个"天崩地解"的大动荡时期大量涌现的主观因素,更好地探究时事剧的内在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考证《大武乐章》包含《昊天有成命》,此结论却为高亨等学者否定。王氏循《武宿夜》以考《大武》的方法是正确的,《昊天有成命》中的“成王”决非姬诵,故不能以此将其排除在《大武》之外,而《我将》亦非《武宿夜》。总之,《昊天有成命》即《武宿夜》,为《大武》之一篇信无可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