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段时间,拜读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的专著《贾老师教语文》,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贾老师评作文》一节。这里面刊载了贾老师评点的6篇学生习作,其批语之独到、新颖、睿智,乃是作文批改的一大创新,给我们一线的语文老师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教育财富。请看他评点的其中一篇学生习作:“特殊”的礼物上海浦明师范附小四年级庄凯特我的家在浙江的一个小岛上,平时,我住宿在学校。最近,妈妈给我寄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它是一封很平常的信,信里夹着一张剪报,剪报的题目是《争虾与让瓜》,旁边还清晰地写着五个字:“请认真理解”。文章…  相似文献   

2.
说起贾志敏老师,小学语文教育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的作文教学改革实验就被拍成教学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在国内多家电视台陆续播出.当时,<贾老师教作文>成了家喻户晓的电视节目,成了学校教学和家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3.
很多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认为一篇作文写完了也就大功告成了,至少也已经完成了一半的工程,写作文似乎成为一种任务,老师对于收上来的作文也只是一目十行,草草几笔一挥,一篇习作就算改完了.学生更是很少去细看老师修改的评语.时间长了,学生自然没有兴趣去写作文,当然更谈不上进步了.我认为习作评点也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高亮 《考试周刊》2014,(49):57-58
<正>中学教学中,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获得写作技巧,提高学生感受、感悟生活的能力,学会通过习作表达思想、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文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感到,中学生普遍对习作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一是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套路老旧,老师出题、学生写作、老师批改,学生没有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空间;二是习作教学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满足于老师课堂上的简单讲授、学生四十分钟的认真听  相似文献   

5.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困扰广大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而批改作文作为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让语文教师伤透了脑筋。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多数是尊奉着"学生写,教师改"的传统原则。作文批改全由教师包办。老师改一篇作文,至少也得用5分钟,有的甚至要  相似文献   

6.
茹瑛 《考试周刊》2014,(83):63-64
<正>进入三年级,就意味着以后的语文学习要大面积接触作文了,也意味着作文教学成了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一、二年级的作文只要求学生看图说话、写话,甚至连标点符号都要求不高,但是到了三年级,就要求学生写一篇完整的作文。2013年9月份刚开学,我布置了一篇小习作,叫《开学感言》,这篇习作比较贴近实际生活,但是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来看,质量好坏参半。好的学生会完整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并且能用上一些好词好句,一位学生写道:"怀着兴奋的心情,我迎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有幸聆听了贾志敏老师执教的作文课<感动>,与曾经听过的许多作文课不同,无论指导还是讲评,贾老师都凭借极好的语感和丰富的作文教学经验,令学生一路进步,令听课者啧啧叹服.贾老师让学生感悟写法,合理想象,却做得羚羊挂角,风过无痕:他对学生的习作即兴评改,客观评价,却能令你在笑声中感受语言运用之妙,在字斟句酌的修改中学习作文之道.  相似文献   

8.
贾志敏老师的专著《贾老师教语文》中的《贾老师评作文》让我深受启发。贾老师对学生作文的批语是在和学生敞开心灵“对话”,是学生“灵魂”的导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对一位学生作文的批语——学生习作:“特殊”的礼物我的家在浙江的一个小岛上,平时,我住宿在学校。最近,妈妈给我寄来了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体现平等、民主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呢?我看到一本<特级教师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教书育人之道>(漓江出版社),其中魏书生老师在"作文教学篇"中谈到了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具体做法,对我很有启发.魏老师要求学生从十个方面给文章(主要是记叙文)写出具体的评语.每个方面给5分,满分为50分.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算得上"重头戏"。如何唱好这个"重头戏"?笔者认为以下四个途径可以尝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重视语文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多多积累素材、及时评点学生习作。  相似文献   

11.
<正>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每学期有8篇习作,四、五、六年级每学期有7篇习作,再加上我校要求的每学期7篇以上的小作文,这样算算每个学生每学期要写的作文还不少,几乎每周都要写一篇作文,但为什么还是写不好作文呢,究其原因是缺乏素材,没有素材的作文再有文采也是徒然,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积累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笔者将对如何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积累提几点看法:一、留心生活,积累素材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会使尽浑身解  相似文献   

12.
李政 《考试周刊》2013,(30):55-56
<正>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作文教学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教育公平的必然趋势,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提到写作文,大多学生就心中无词,脑里无句,感到很害怕。作文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情,不少学生常常敷衍了事,甚至干脆不写,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成绩。语文教师虽然花费了大量精力,效果仍然不理想。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不强,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同时从指导到学生习作再到老师批改,最后到老师讲评,至少一周才能完成,这样战线拉得过长,信息反馈慢,作文教学效果必然不佳。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怎样指导小学  相似文献   

13.
王高堤 《考试周刊》2013,(27):46-46
<正>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纽带,力求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学生有了热情,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事情就喜欢积累,这就是作文的雏形,然后经过老师牵线、引导,对初稿进行个性化的修改,最后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但是,在作文教学中,长期以来还是一直采用一套陈腐的教学模式:题目教师出,思路教师拟,文章教师批,优劣教师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1期王琳老师的一篇<关于两道试题的思考>的文章里有两道试题是这样的:"语文是看图作文.图是这样的:两棵大树,树叶茂盛,遮挡住了上面的太阳、云彩、大雨.两棵树下有一棵小树,枝干细小,还有点扭曲.  相似文献   

15.
<正>苏教版教材为了切实帮助教师开展习作训练,提高习作教学质量,编出了独立的习作训练课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不重视习作教学,习作教学低效运作,与此同时多数学生也不喜欢习作。针对当前习作教学的现状,又受"贾(志敏)老师教作文"的启发,我产生了"教老师教作文"的想法,提出了"自悟自构式"习作新概念,以研究苏教版习作教材为己任,研究教师怎样教才能让学生"自悟自构",从而帮助学生建构习作体系。  相似文献   

16.
评点学生作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评讲学生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作文评点时要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 学生千差万别,写出的作文各具风采,教师要保护学生写作的天性,适当加以鼓励。学生的习作跌宕起伏、故事性极强就可评点为:“诚如《水浒》也,曲折动人,荡人心魄,是记叙的典范。”学生的习作词藻华丽、语言优美,则评点为:“我陶醉于你优美的语言中,经历了一次美的洗礼。”  相似文献   

17.
<正>老师批改作文辛辛苦苦写的评语,学生扫一眼就了事;学生不管怎样努力,每一篇作文的得分都差不多……一段时间过后,老师和学生都对作文能力的提高感到失望,失去了自信。于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作文教学模式就一直沿用至今:每次作文课,老师给个作文题目让学生两节课写完,再用两周的时间批阅每一篇作文;下一次作文课简单总结一下上次作文的优、缺  相似文献   

18.
<正>批改作文是最令语文老师头疼的事了,六七十篇习作至少得忙活几天。老师虽辛苦,学生对老师的评语却只是简单地看看,作用并不大。这又怎么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改作文,不待老师改。"他还说:"我们应当有个共同理解,修改肯定是作者分内的事。"这充分强调了作文的自主性。我尝试让学生自己批作文,构建作文自我评价体系,对学生作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常常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或无处着手感到头痛,促使语文老师不断地探索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教师起指导学生习作练笔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并搞好作文讲评工作,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叶桂玉 《师道》2009,(4):36-36
语文教师都有同感:作文批改的压力太大。教师每每要对几十篇习作进行认真阅读,从字词句段到布局谋篇都要精批细改,先眉批后总批,在作文评改上消耗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可学生拿到老师辛辛苦苦批改的作文往往只关心分数,而不在意老师的精雕细琢,教师的繁重劳动常常收效甚微。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自主地评改自己的习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