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及其意义,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抓住这个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走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通过体制创新,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它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密切联系而又有其自身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它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需要通过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论参与意识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积极的参与意识往往是参与实践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此,探讨参与意识和参与实践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4.
公民意识是民主政治的思想基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从民主政治建设视域出发,在分析公民意识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针对公民意识缺乏问题,采取积极策略,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以加强公民文化建设为基础。本文探讨了公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社会文化的现状,提出了为当前公民文化建设所亟待解决的几个现念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实现政治现代化已成为加快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的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对如何实现民主政治提出许多有益的观点.对加快我国的政治现代化有重点的意义。本文试从培育几种公民意识.如何培育公民意识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个人奋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实现生命形式与生命意义的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7.
论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公民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主政治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组成部分。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公民意识的发育和支撑。特别是参与、合作、规则、宽容的意识 ,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党和政府重新系统化、深刻化审视和认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公民意识的水平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从观念入手,首先要准确界定公民和公民意识的含义,并厘清错误观念,从而为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除了理论熏陶之外,民主实践应当成为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基本手段。只有两种手段紧密结合,才能有效促成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必须遵循人类政治明的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中国特色。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必须首先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科学内涵。构建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根本途经,在于培育公民社会、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把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明是政治文化发展的结果,是先进政治文化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新的物质基础就需要新的上层建筑与之适应,因此政治文明的建设就处于一个尤为重要的位置。公民社会的意识有助于深化政治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也为公民社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公民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也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识: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明概念确立的过程;二理解社会主义是皇大明有机统一的社会;三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明建设的根本内容;四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明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促进政治文明的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传播作为推动社会政治进步的积极因素,其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启蒙、舆论监督、民意表达和推动变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明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目标是由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构成。必须坚决抵制封建专制传统遗留下来的不良思想,立足国情,以及正确看待并处理好社会主义政治明同人类政治明成果的批判和借鉴关系,才能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同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谈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时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根本特点。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把握各种关键问题尤其是下列四个涉及政治文明建设成败的“统一”问题:政治文明与其它文明的统一;竞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政治改革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统一;立足国情与借鉴和吸纳人类社会政治文明成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第一次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制度建设。执政党自身制度建设,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主体意识是在法治状态下公民对自身权利和地位的自觉意识。它是在商品经济阶段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而不断扩充自身的内涵。由此形成的主体意识诸因素(公民、权利、责任、政治参与、法律等意识)反过来对法律建设产生特别的铺垫作用,是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观念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