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后,亟需设计高考成绩组成方式。本文通过对国内高考成绩各种组成方式的比较,指出影响高考成绩组成方式的因素,并归纳出高考成绩组成为并列式和相加式。提出新一轮高考改革成绩组成方式的选择既要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一致,也要顾及中学、大学和社会三方面的要求,还要避免制度惯性的影响。通过对并列式和相加式成绩组成方式的比较,得出并列式优于相加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高考新政下的等级性考试的属性问题、等级描述的水平标准问题、等级性考试试卷结构和题型设计问题、等级性考试试题难度设计问题,以及等级性考试分层评分问题进行讨论,希冀对合理编制等级性考试试题、实现其功能价值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2017年浙江省承担的首轮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成功落地。在总结首轮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对深化完善下一阶段高考改革试点作出部署。本文对《意见》的制定背景、形成过程、指导思想和总体考虑进行解析,对调整学考选考安排、建立选考保证机制等内容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这一做法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有利于个性化发展,减轻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但将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也面临诸多困境:没有摆脱"应试"倾向;试卷的命制难度大;考试的操作难度大;可能使学生陷入更片面的发展。为化解这些困境,必须采取如下对策:提升学考的专业化水平;加大违规的惩罚力度;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作为补充;全面实行走班制教学。  相似文献   

5.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和浙江省率先启动了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试点;12月,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公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等4个配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察""不分文理""两次机  相似文献   

6.
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和发展背景出发,提出应在坚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初衷的同时,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在报考、命题、成绩使用等方面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变。  相似文献   

7.
高考改革和高中新课程改革始终互为关联,高中新课程改革为高考改革奠定了基础,高考改革又促进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两项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围绕着选择性而展开,彻底打破传统的高中千校一面、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基于选择性教育的这一共同目标,通过高考改革进一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围绕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选择性学习、个性化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要求,真正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浙江高考改革作为国家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作为我国高考综合改革的第二批试点省份之一,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实践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改革要求,充分吸收和借鉴首批试点省份高考改革成功经验,以问题为导向,以考生为本,科学设计改革方案,通过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高校考试招生改革,稳步推进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模式,形成独特的海南经验,可供全国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高校招生考试科目与分值、统考统招的录取批次与志愿设置和投档模式、综合评价、高职分类考试及规范高考加分5个方面,对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江苏作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之一,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总体要求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江苏实际,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科目、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校统一招生录取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等方面协同改革,逐步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11.
学考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的新功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我国,学考和高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职责混淆、学考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学考和高考管理权限不明晰等问题,使学考在促进我国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面的作用有限,高考改革举步维艰.本文认为,学考与高考在性质和功能上有着明显区别,但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又是相互联动的.今后我国高考改革应该致力于正确定位政府在学考和高考中扮演的角色,明确学考和高考的组织机构和职能,为我国高考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学考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的新功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我国,学考和高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职责混淆、学考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学考和高考管理权限不明晰等问题,使学考在促进我国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面的作用有限,高考改革举步维艰.本文认为,学考与高考在性质和功能上有着明显区别,但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又是相互联动的.今后我国高考改革应该致力于正确定位政府在学考和高考中扮演的角色,明确学考和高考的组织机构和职能,为我国高考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作为我国高考综合改革的第二批试点省市之一,由于其既是教育大省又是考试大省的特殊身份,对于高考综合改革在全国的推进具有显著的实验价值。山东省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规范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夏季高考改革和春季高考改革、构建高等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有效关照了共性与个性、基础与发展、学生与学校、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等诸多利益关系,为最终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形成了山东特色,体现了山东智慧。  相似文献   

14.
科学素养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是培养和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渠道,而高考则对基础教育有着强大的导向性作用。现行高考模式下存在的功利化倾向造成了部分理科科目报考人数下降以及科学类课程的"边缘化"。通过坚守育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建立并完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高校招生录取体制,以及试点真正意义上的高校自主招生等方式,可为科学素养的培养建立积极的导向,为高考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式,分析了二考合一模式、选考科目成绩转换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从考试时间、合格考与等级考的设置、选考科目成绩等级划分与转换赋分方式、合格考成绩呈现方式、选考科目的数量等方面改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推进考试招生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之一,社会各界对高考空前关注。事实上,高考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最重要的话题,是每位考生命运际遇最重要的拐点。几乎每年的高考季节,中国的舆情都会上演一场高考世界杯决赛,赛场一边是高考砖家,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对高考进行一番或无情、激愤或戏谑、嘲弄的拍砖式品评;另一边是高考粉丝,对高考  相似文献   

17.
高考改革取向影响着高考改革的预期目标和改革政策的制定。在理念层面,高考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目标取向、公平至上的价值取向和稳中求进的过程取向;在制度设计层面,高考模式的改革应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取向,招录制度的改革应采取刚柔相济的策略取向。高考改革五个方面的取向之间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其中公平至上是前提,以人为本是目的,稳中求进是方法,统分结合是手段,刚柔相济是策略。五个方面必须同时兼顾,才能相得益彰,最终将高考改革导入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年底,国家相继公布了4个关于高考改革的配套性文件,与2014年9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相呼应,成为深化高考改革的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新方案)。此番高考改革,无论是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到高校招生录取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科技创新大赛和思想品德突出事迹加分,到取消高校自主招生联考,都意味着多项高中教育、高考办  相似文献   

19.
从1978年恢复高考算起,30年来,中国的高考一直处于不断的改革过程中然而,对于高考的争议,却从未停止,近些年来更成为举国关注的公共议题。高考的改革包括考试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两个方面相比较而言,考试的改革,尤其是考试内容的改革(从知识立意走向能力立意),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对于招生制度改革,社会上不同的群体却是持有不同的观点,彼此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裂一些人基于现实的利益,对招生制度改革持反对态度,甚至要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于2017年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在教育部指导下,认真落实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精心研制改革方案,坚持育人为本、确保公平公正、促进科学选才,着力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积极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同时,抢抓改革发展机遇,以高考综合改革为契机,教学、考试、招生联动,高质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