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世红 《广西教育》2011,(28):51-51
语言文字具有厚度、深度和温度,蕴含了一定的情感性,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语文味”。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充分感受文本语言的厚度、深度和温度,进而体悟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情感、潜在的魅力和美妙的神韵。  相似文献   

2.
黄莹 《广西教育》2011,(16):47-47
品读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悟文本意韵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关键词、重点句、精彩段进行品读、赏析,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王荣贵 《考试周刊》2010,(24):67-6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在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对话是十分重要的。文本对话不能够只停留于表面,而要借助对比品读、深入品读、反复品读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语言、感受文本意境、触摸文本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钻研文本就是对课文中的某些字词、某些句段、某种语言表达方法等,停足驻步,涵泳品评,感知语言的温度、字词的冷暖,做到披文入情、缘文会意,习得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言品读根植于文本,是基于“语文课程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理念。教师根据文本所呈现的内容,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抓住一些较为有效的训练点,通过灵活的训练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有滋有味的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从而达到得意、得言、得法的效果,让语文学习更有语文味。  相似文献   

7.
严慧 《语文天地》2013,(12):59-60
作为读者的学生在品读过程中会与作者产生"共鸣",中学语文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品读语言文字"的方法。语言本身带有思想的魅力,我们从语言的表面很难捕捉住飘渺的感情或者是深邃的思想,必须借助方法,通过不断揣摩、咀嚼,才能体味到渗透在语言中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章毅芳 《广西教育》2013,(21):72-72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品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重点式品读——品文本情感之厚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但由于时间有限,教学时不可能做到字字咀嚼、句句揣摩。这就要求进行重点式品读,通过抓住一个精彩的片段、几句精彩的描写,甚至几个精妙的词语等,把学生带入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本的载体,也是文本的主体。假如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语言缺乏应有的敏感,那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很难有效引导学生品读语言,习得语言,从而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的。我们平常备课对文本的深度、广度关注比较多,相对而言对文本语言的细微处、细小处、细密处关注得就不够了。  相似文献   

10.
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学科的本质,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是语文个性的弘扬。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如何精心组织与指导学生去品读文本、感受文本的"语文味"呢?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读文本,通过品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彩霞 《广西教育》2014,(41):49-49
正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内容丰富,蕴涵着作者深切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读课文,带着丰富的情感去细细品读文本中的语言,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文本的深刻感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引领学生品读课文呢?一、换词比较,品词语之美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的运用更是妙不可言。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经过仔细揣摩、推敲得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词语的比较、推敲中理  相似文献   

13.
李霞 《考试周刊》2013,(83):36-36
文本品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走进作品、积累语言、掌握文章结构、感悟作品韵味的重要过程。纵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名家作品.它是引导学生积淀语言的重要载体.教师如何抓住不同作品的特点,有效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感知、感悟,从而获得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呢?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丁秋菊 《学语文》2020,(6):27-28
诗词是高妙而典雅的语言艺术,作者创作诗词需要对语言进行反复的锤炼和推敲,读者欣赏诗词自然要对语言进行细细揣摩和感悟。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借语言品读之"石",攻诗词鉴赏之"玉"。咬文嚼字,感受语言滋味;品味想象,领略意象意境;体验感悟,理解作者情志。  相似文献   

15.
自新课改以来,小学生的阅读课越来越重视品读.通过品读,小学生得到了汉语言功底的培养,也读出隐藏在课文中的深层次的意思,同时通过品读训练,也培养了学生读书的乐趣.下面是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能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少燕 《山东教育》2011,(14):21-22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时用两只眼睛,一只盯着字面,另一只要透过字面去发现它背后的秘密。"鲁迅也曾言要从"字缝中"读书。因而教学中我倡导"细腻诗意"的学习语文,即要遵循学生的思维与认知,立足于文本的语言,咀嚼品味,激活其情感体验,培养细腻情怀,感受诗意人生。下面试以《生命生命》(鲁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段文字为例来说明: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  相似文献   

17.
品读是一种细致的阅读方式,更是一种高效的阅读途径。品读,能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语言特性和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本文的精彩处、厚重处和空白处进行体验、想象和补白,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唯智教育使得中学亲情教育明显缺失,导致了在学生中亲情冷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语文学科特殊的人文性以及大量的亲情教育的素材,使得合理利用亲情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成为可能,也成为避免空洞乏味说教、借助文本、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学科教育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品读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在比较品读中内化语言,在悉心品读中赏析语言,在揣摩品读中感受形象,在个性品读中走入意境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0.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赖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对文本的研读、品位,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品位文本富有魅力的语言中,感受到语言的优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