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导师制"势在必行,本文通过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实施"双导师制"的实践,分析了"双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介绍了"双导师制"的实践过程及其重要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本科校内双导师制实施中存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沟通不顺畅、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培养实践技能单一、企业导师受学生重视度不够等问题。建立校内创新设计指导教师和校内实训加工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培养体系、平台建设和双导师制运行机制,以研究小组为单位—问题为导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将企业案例式教学、课赛一体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使课程设置更加实用化,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整,形成了应用型本科校内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双导师制"是经过十几年中国的教育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导师聘用模式,首先应用于在中国研究生扩招、社会对人才复合型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对在职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中。应用型本科院校针对当代经济的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将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人才类型恰恰与"双导师制"的实施对象相近。因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双导师制"成为必然。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英语专业学生"双导师制"的实施需要依据工具专业的特征,同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实施,从而保证对应用型复合英语人才的全面培养。  相似文献   

4.
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为了更好地发挥高等院校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关键。双导师制能够使应用型本科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只有确保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双导师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导师制是本科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形式,目前还不是特别成熟,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提出建立相应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学术型高校建立精英导师制和科研导师制;应用型高校建立实践教学导师制;职业技能型高校建立双导师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内涵,重塑以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为理论指导的思路,构建了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知识和能力双重融合、素养培养融于知识和能力培养中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探索了以"教、学、做"合一为特征的协同参与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提出"一素养四能力"的教师能力结构和"双导师制"师资队伍,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情境认知理论"和"做中学"教学理论构建了项目驱动下的实践导师制。结合"项目制"和"导师制"优势,并引入到本科生实践教学中,可高效利用校内资源,在真实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提升本科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近三年开始实施该模式,实践结果表明实践导师制能够为学生提供稳定、真实的实践环境,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在材料成形类专业人才培养中采用导师制研究型教学模式。从课题准备、人员准备、教学实践场地、内容建设和导师安排几个方面,论述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结合"双一流"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这一制度集中体现为"导师主导、班主任和辅导员辅助、研究生协助、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的"五位一体"的组织模式,有效促进了教书与育人融合、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从而显著提升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2014届至2017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含出国)逐年提高,从47.32%提高到55.77%,居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前30%。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保障了教师教学投入,营造了良好育人氛围,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长远发展。实践证明,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提升"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学生的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引进本科生导师制的小班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其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推广以引导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导师的指导下更有利于学生通过科研和竞赛等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应用型大学的背景为导师制赋予了新的思想内涵,小班导师制也为实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针对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提出"双特色"及其发生机理。"双特色"为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夯实实践基础、明确方向性、赋以创新性,实现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双导师制"是高职院校近年来探索的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析"双导师制"在高职院校实行的重要意义,提出高职院校"双导师制"建设的有效途径,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能力,从校内情境模拟实验到校外的社会实践,均从不同角度为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途径。本文在讨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双导师制"的创新模式与实施方案,强调利用校外导师资源,实现高校与社会的零距离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降低培养成本、缩短岗位适应期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要求为教学目标,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途径,使理论与实际技能良好结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具有深远的启示和影响.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ESP教学现状未能充分实现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借鉴"双元制"推进ESP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应用型本科教育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比较一致的选择,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及"高职高专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规格上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培养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创新教育观念;积极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建设高水平的"双师...  相似文献   

16.
民办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区域发展优势条件,做好顶层设计,既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又要体现自身培养特色。文章以民办院校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以数学实验活动的辐射影响作用为基石,从三个层面: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实践课程群、以双导师制为抓手搭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三位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以开展第二课堂学习为扶手积极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探索地方民办院校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与实践举措。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定位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本科底蕴+应用特色"的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经济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中提出"双轮驱动"模型,通过课程体系、课堂模式的创新、多元化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开展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模式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长春工程学院构建了"主导师、课程导师、企业导师"的"三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模式.通过实施效果来看,在学习成绩的指导效果、专业认知的引导效果、"双创"教育的辅助效果三个方面较为显著,并通过回归分析成绩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科学验证了"三位一体"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过程中的成效,可以为地方高校开展面向新工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改革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特点和发展要求,南京工程学院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构建"督教、督学"二位一体,内部监控与外部监控、短时反馈与长时反馈相结合的"双督导、两结合"教学质量监控模式。以关键质量点监控为抓手,以闭环反馈方式实施教学过程动态监控,持续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中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建立"双导师制"的现实意义,并剖析了应如何建立"双导师制"。本文对高职院校实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