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刊登社会新闻,是党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改革中出现的一大“卖点”,也是党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增强可读性的一大举措。社会新闻是现实社会的折影,是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的客观反映。相对于党报宣传的大量硬新闻来说,这类软新闻无疑是对党报的有益补充。社会新闻具  相似文献   

2.
新闻内参对于部分电视媒体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它的选题、采写有别于一般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影像内参除具备了新闻内参的一般  相似文献   

3.
如何让新闻更有吸引力?如何让新闻更好看更耐看呢? 采访到位 新闻增色 新闻永远在路上,新闻永远在第一线。作为记者一定要在新闻发生时就在第一现场,或者新闻发生前就已经在现场。这个要求对社会新闻的记者来说,现在执行得还可以,但是对财经新闻、时政新闻的记者来说,执行就差很多。可能是迫于交稿压力,或者是挣分需要,如今很多记者爱坐在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4.
“社区新闻”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成文的界定,大致来说,它与社会新闻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新闻源或新闻现场是在居民小区里,大多是普通人眼鼻子底下的日常琐事,或每日生活中新鲜的、平凡而普通的经历,是发生在社区里的社会新闻,是近年来社会新闻不断发展,报道领域进一步延伸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社会新闻对于晚报来说是主流新闻的“富矿”,晚报需要社会新闻,社会新闻需要晚报,但社会新闻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值得细心研究,大力提倡.不断提高。在本期“泸州晚报杯征文”栏中首推的《地方晚报如何把握社会新闻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文,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传输手段的不断现代化,新闻活动正在越来越广泛而又深刻地介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无论是从保障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说,还是从保障新闻活动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的有序介入来说,都应该把新闻立法问题提高到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地位。加强新闻立法.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充分发挥新闻监督作用意义重大。新闻立法既要最大限度地保障新闻自由.同时又要防止新闻自由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7.
李文晋  李瑞 《新闻前哨》2013,(8):112-113
新闻从业人员的思想基础、理论功底、业务能力以及职业素养这四个方面,是提升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实现新闻传播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对新闻传播业来说,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实现最大价值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四轮驱动",才能推动新闻传播业走上"快车道"。一、思想教育是根本新闻从业人员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角色定位,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相似文献   

8.
对于众多媒体尤其是经济类报纸来说,经济报道都是重头戏,这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决定的,而不断发展经济报道的样式也成为各媒体努力的方向。于是一种介于经济新闻与社会新闻之间的社会经济新闻出现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对地市晚报来说,本土新闻既是新闻报道的主要来源,又是参与竞争的重要筹码。精耕本土新闻,是地市晚报自强的一大法宝。《上饶晚报》自2013年5月以来通过精耕本土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活动新闻,赢得了较好的口碑与市场期许。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新闻是新闻的一种,既有新闻的一般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也就是说它除了具有真实性、指导性、可读性、趣味性之外,更应具有知识性。对大多数读者来说,知识性越强的科技新闻越受欢迎。因此说知识性是科技新闻可读性的根本。科技新闻,是反映和报道科学和技术的新闻。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是在后  相似文献   

11.
王文勇 《新闻实践》2005,(11):53-53
社会新闻虽然不是党报报道的主要内容,但如今不少党报也在积极探索社会新闻的报道路子。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增强社会新闻的亲和力,是提高党报社会新闻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聚焦百姓生活,在报道内容上体现亲和力 党报社会新闻的报道对象应该定位在哪里?我们的实践是:深入百姓生活,倾听百姓呼声,反映百姓困难,关注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就关注百姓生活这点来说,党报社会新闻和都市类报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不同的是,都  相似文献   

12.
阙维军 《当代传播》2005,(5):100-101
高校新闻传媒特指在高等院校这一特定“社会”中新闻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中介物,它具有新闻传媒普遍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并有其自身的特定意义。但就现状来说,其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其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因此,如何加强高校新闻传媒在校园信息生产与传播中的作用,是高校新闻从业人员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看社会新闻,这不仅是因为社会新闻能够抓住受众的“耳朵”,更重要的是社会新闻满足了受众的一定的心理需求。我认为,在目前大量的新闻节目类型中,社会新闻是最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也是媒体赢得市场、战胜竞争对手的一种有力武器,但是即便是反映百姓身边事的社会新闻,有时候也不是总让人觉得那么贴心,甚至有些新闻因为报道的角度不同造成的受众理解的偏差,从而产生受众的逆反心理,没有起到应有的宣传效果,理解受众心理,对一名新闻记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的开拓──读席文举的《新闻批评心理学》梁振明在新闻作品的多种式样中,新闻批评有其特殊的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正当的新闻批评对社会生活来说,是去病疗毒的良药,是振聋发聩的警钟。正因为新闻批评有其特殊的社会功效,所以一篇好的新闻批评一出来,往往会引起...  相似文献   

15.
周诗泉 《新闻前哨》2004,(11):57-58
政法新闻是报纸版面上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以工作面的宽泛性和强大的社会关联性受到读者的关注。政法新闻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敏感性,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影响和社会效果。对于媒体记者来说,一方面乐意到出新闻的政法战线采写新闻稿件,另一方面,如果把握不好,便会带来方方面面的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同时,编辑也时常面临编排方式不同而导致  相似文献   

16.
姜梦佳 《新闻传播》2022,(11):107-10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新闻传媒行业的进步。对于新闻传媒来说,其在动态发布社会新闻的过程中也会对文化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新闻传播能力是基于社会大众的接受能力为背景的,由此也会促进文化的传播。伴随着社会大众文化的持续提升,新闻传媒有效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平稳发展。与此同时,新闻传媒还承担着强化社会意识形态、民族凝聚力,以及文化传承的任务。因此,新闻传媒必须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的是新闻传媒对文化传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希望为相关的研究人员和新闻传媒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敦义 《中国广播》2007,(6):27-28,47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良知冲动与理性选择都是针对“新闻”这一整体概念而言的。新闻应有的客观公正性、社会影响力及其不可替代的社会导向作用,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具有较高层次的社会良知和传播、实践崇高社会理想的强烈内心冲动;同时,新闻事业的以上特性又要求从事它的人始终保持理性的判断和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可以这样说,所有新闻的主角都是人,新闻与人物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如此,写好人物新闻对于提升各个媒体品牌形象、扩大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至关重要,但是要想写好人物新闻却很不容易,尤其是对于初学新闻写作的人来说更是如此。笔者认为,能够表现出所写新闻人物的主要特点,是人物新闻写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普通读者看报纸,可能不会想那么多,比如哪条是教育新闻,哪条足时政新闻,哪条是社会新闻……而对于我们记者来说,新闻有着严格的分类,记者也因为跑的战线不同,有着“时政记者”、“产经记者”等各类头衔之称。  相似文献   

20.
真实性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传媒取信于受众的关键。记者是社会的、时代的记录者,其社会使命如同史家一样神圣:今天的新闻正是明天的历史。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时代要求。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入,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