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味兰花照     
<正>最近,聪聪的外婆在老年大学学习了如何用手机拍照。周末家中的兰花开了,外婆正好“一展身手”,拿出手机从各个角度给兰花拍照。谁知聪聪看了外婆拍摄的照片说:“我们家的兰花可香了,但外婆拍的兰花好像闻不到香味。”怎么拍出兰花的香味呢?这可把外婆难住了!一旁的妈妈说:“兰花是花中君子,幽香是出了名的。但要在照片中表现它的香味,让人‘闻’到它,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不聪聪你来出个主意?”聪聪赶紧摆摆手说:“别问我,我也想不出好办法!”  相似文献   

2.
《大众科技》2009,(8):6-6
近期,我国科学家宣布“兰花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两岸科学家将联手对被喻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兰科植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同时对10种最具代表性的兰科植物进行基因表达的转录组测序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冬  江涛 《华夏星火》2000,(4):50-50
兰花自古就是我国最著名的观赏花卉之一,柔美俊逸的叶片,淡雅素洁的花朵,清远奇绝的幽香,使之成为花中珍品。兰科植物在我国约有500个属,1万余种,平常所观赏的兰花是兰属中的地生兰品种。依其花期大致可分为春兰、夏兰、秋兰、寒兰与墨兰。兰花的变种很多,有素心、荷花瓣、梅瓣、水仙瓣、蝴蝶瓣之分。兰花的品赏兰花不论是直立、弯卷、下垂,都应碧绿柔韧,疏朗而清秀。兰叶的观赏价值一向不低于赏花,古人有“惜叶犹如惜玉环”之说,如叶面起皱或缀有黄白斑纹,叶尾圆纯,叶幅  相似文献   

4.
如果让你用某个字眼来描述植物,你肯定不会用“聪明”来形容它们。如果有人说你像植物一样有远见,你肯定认为是在讽刺你。 但是,有些科学家却认为,植物的“智商”可能被过于低估了,它们不仅能够计算、有远见,而且记得曾经历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李梅 《科学大众》2014,(12):28-29
科幻大片《阿凡达》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那些在夜间熠熠生辉、变幻莫测、美轮美奂的花草,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和美妙观感?其实,影片中的发光植物绝非空想产物,为电影做科学设计的科学家们也纷纷“招供”,电影里潘多拉星球上出现的所有植物的创作灵感皆源自地球。你还别说,自然界中会发光的植物还真不少呢!  相似文献   

6.
新闻     
《科学中国人》2007,(10):80-81
科学家解开兰花身世之谜兰科植物是种类最丰富的花卉植物,但是关于它的起源一直没有搞清。美国科学家近日在对一个含有兰花花粉化石的蜜蜂琥珀进行研究时发现,兰科植物起源于大约80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美国哈佛大学的SantiagoRamírez和同事通过分析确认了这只蜜蜂携带的正是兰花花粉化石,并根据这种花粉的结构,将其归进了斑叶兰亚族。经过测定,这块琥珀的年龄为1500万~2000万年。假设兰花的进化速率相对稳定,那么可以推测兰科植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兰花资源严重破坏,兰花鉴赏亟待规范和兰花市场十分混乱的实际情况,呼吁全社会都来保护兰草资源,科学选育兰花,以谨慎、科学、冷静的态度、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兰花文化。  相似文献   

8.
夏天.许多人都有清晨漫步小径的习惯。这时你稍微留心就会发现.很多植物的叶尖上,都挂着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它们“嘀哒嘀哒”地落下来.就像我们运动后背上那些汩汩淌出的汗珠.不断掉落、不断涌出.好似它们体内有一汪深深的泉眼。你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滴水的植物叶片上.有些几乎看不见的小孔。它们叫做水孔.与植物体内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相通。正是这些微弱的水孔.将植物体内的水分源源不断地运送出去.从而让植物滴水不止。不过,要想看到这样的景观.你得是一个勤快人。  相似文献   

9.
树上奇兰     
闽西是福建兰花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山区,早有“闽西深山有奇兰”之说。奇的是在连城县莒溪镇地处梅花山腹地的一大片树林中,有一簇簇一丛丛千姿百态长在大树杈上的“无土兰花”,让人惊叹不止。  相似文献   

10.
有些植物做邻居,相互帮助,长势良好就像“亲家”似的;有些植物比邻而居,却明争暗斗,好像前世注定的“冤家”。你说奇怪不奇怪?  相似文献   

11.
家里一旦养了植物,就要悉心地照料它、爱护它,不然的话,有些“小心眼”的植物会释放出它们的敌意来报复你。  相似文献   

12.
假如有人告诉你,枯燥的数字也能像动物、植物、细菌、病毒一样具有“生命”,也能复制进化,你一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是,目前很多科学家认识到,数字是没有DNA的生命,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外的第4种生命体。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新时代》2001,(5):61-63,65
用途多达1001种的某一植物,如今有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园——坐落在英格兰西南部废弃瓷土坑里的一组超现实主义建筑物。在这个千姿百态的人工园林中,你会发现这种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天天都需要的植物:它能用来做摩天大楼脚手架、飞机蒙皮,脚踏车、乐器、家具、玩具、纸、燃料、食物、药品乃至医用毫针;它曾创下第一座悬索桥的不朽纪录,也曾为爱迪生的灯泡奉献第一根成功的灯丝;它的生长速度之快超过地球上的任何植物,一天最快竟能长高1.2米;它在印度是“穷人的酒桶”,而在越南则被公认为“兄弟”,在中国有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你可能已经知道了,它就是——竹子。  相似文献   

14.
植物和动物都是生物,是进行着生命活动的个体,这是它们的共性。但长期以来,人们将植物看成是“死”东西。1938年出版的《辞海》把植物有别于动物的特点归纳为“一、无知觉,二、不能自由行动”。社会上认为植物无知觉是较普遍的,甚至一些科学名称如“植物人”“植物器官”,无不寓意于植物是无知觉的。  相似文献   

15.
进化的困惑     
兰花是一种奇怪的植物。从植物学的观点看,许多种类的兰花都难以繁衍后代。兰花生着厚粘的花粉,位置离雌蕊又远,风无法将雄性花粉吹到雌蕊上。本来它可以依靠蜜蜂授粉,但是兰花不产生花蜜,蜜蜂之类  相似文献   

16.
动物?植物?     
在奇妙的自然界里,形形色色的动物为了生存把自己“伪装”成一朵朵美丽的植物;但一些“聪明”的植物为了生存却学会了如何运动。 用植物伪装的动物在海底岩石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艳丽夺目的“鲜花”——海葵。那洁白如玉,或绯红似火的“花瓣”向四周怒放,你可以想象它有多美!它真是海底的葵花吗?不是。只要你仔细观察它的“行为”,你会断然作出结论:它是动物,而且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很多不幸的小生命都会被它吞食掉。原来海葵是一种腔肠动物,它和我们常吃的海蛰是近亲。它那貌似娇嫩的“花瓣”,是用来捕捉食物的触手…  相似文献   

17.
云南拥有多样性的气候类型和地理环境,四季温润适宜,全国58%的高等植物在这里有所分布,自古有植物王国之称,更有中国兰花之乡、茶花之都的美誉.笔者通过对云南盆景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了云南盆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科学与文化》2006,(10):29-29
威胁邮递员为要划船才能把一张生日卡送交灯塔管理人,心里很不高兴。“如果你再嘀嘀咕咕”,灯塔管理人说,“我就要订阅日报了”。避免发问一位享誉国内的植物学教授和他的助教正在研究新品种的植物。一日,助教问教授:“如果您在野外上实习课,遇到不认识的植物,会怎么办?”教授回答道:“我通常走在最前头,然后把不认识的植物通通踩死,以免学生发问。”没用虫虫:小花,你用我的铅笔了吗?小花:没有,我没用。虫虫:你真没用?小花:我真没用!虫虫:唉,你是第17个承认自己没用的人了。遇鬼阿来害怕晚上走夜路,因为回家必须经过一个坟地,可这次偏偏有事…  相似文献   

19.
人类常常用“平凡”的字眼来形容身边的花草树木,如“我是一棵平凡的小草”,“他就像一棵平凡的白杨树”等等。殊不知这些看似呆头呆脑的植物,它们的进化历史远比人类悠久得多。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一直在不断地强化和完善着自己的生存技能,并因此获得了惊人的数学天赋。造型里藏有“曲线方程”你不是画家,但只要你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也可以画出优美的植物造型,因为,植物的优美造型总是和特定的“曲线方程”密切相关。17世纪,法国著名数学家笛卡尔根据自己所研究的一簇花瓣和叶形的曲线特征,列出了“x3 y3-3axy=0”的曲线方程式,使人们…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2007,(10):11-11
兰科植物是种类最丰富的花卉植物,但是关于它的起源一直没有搞清。美国科学家近日在对一个含有兰花花粉化石的蜜蜂琥珀进行研究时发现,兰科植物起源于大约80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