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圆 《新闻知识》2001,(12):40-41
梁衡同志说:"新闻是追求以最快的速度写出读者最想知道的东西。"而事实上,位于"上层的、政治中心的记者近水楼台可以快速抢到新闻,基层的、远离政治中心的记者,或专门采写某一方面报道(如教育科学)的记者,周围的事平凡而又平静","哪有那么多的新闻发生并总让你抢到呢?"他说,这也不必悲观:"注意发现那些还未被人报道的稳态新闻是大有可为的","十几年间,凡是我写出的这类稿件都得到了较强烈的反响","我获得的几项全国性新闻奖恰恰都是这种稳态新闻","那些乡间僻壤里发生的事,有时也能上头版头条去和北京的重要会议、领导人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大凉山深处     
没有走进大凉山,你无法知道那里有多贫困。为了看看北京来的记者,山里的人不惜打着手电筒,走上三、四个小时的路。火塘边,一下子像过年一样热闹。那些连普通话都不会说,一辈了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女人们,用手指拧着裙角,悉悉索索地坐在门前,时不时向门里探一探头,却都害羞得不敢进屋。一个15岁的男孩,辍学在家,没有出去打工,是因为爸爸在六年前去世了;一个70多岁的阿婆,带着孙予孙女,也来看我,告诉我,孩子的妈妈难产死了,爸爸去矿上打工,也死了。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采访     
自从成为一名小记者之后,我从来还没有进行过采访。因为,很早就听人对我说过:“即使你侥幸成为一名小记者,也不会有人接受你的采访。毕竟,你还是一名小学生,没有人会像对待一名记者那样对待你。”前些日子,《梨园春》来我市演出。早已闻讯的我兴奋不已,打算进行第一次采访。但又想起那些话,我内心矛盾极了。去吧,害怕失败;不去吧,就失去这次锻炼的机会,我犹犹豫豫的。对,只有试才会成功,不试怎么会成功呢?最后,为了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自己的勇气,我决定去采访。无论成功或失败,至少我知道,我努力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吕齐 《新闻界》2001,(1):30-31
时间过得真快,许川同志走了10年了. 我认识许川同志是在1950年初.他是<新华日报>记者,我是西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那时候,新华社西南分社、新华日报、西南人民广播电台的编采人员不多,常在一起开会听报告或搞些文体活动.因此,聚几次,就知道某人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了.  相似文献   

5.
我的记者生涯是从新疆开始的,更确切地说,是从萌起去新疆意念的那一刹那开始的。那是1955年冬天,我在新华社国际部做了7年的编辑工作,听同志们议论说总社往新疆分社派记者很难,一些同志不愿意去新疆,因为那里当时还很艰苦。我一时豪兴顿发,自动请缨:“不是说青年人应该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吗,我愿意去新疆!”这个要求一经提出,三天后就得到批准,并很快发出了调令。 当我办妥调动手续,迁移户口的时候,派出所的同志问我:“犯错误了吗?”  相似文献   

6.
阿魔 《视听界》2007,(5):4-4
今天的一个聚会上与一个做企业的朋友谈到时下某些记者的种种无良时,他一脸无奈,问我如何看待?我告诉他和我共过事的人都知道,我对出卖上身的文人的深恶痛绝更甚于那些出卖下身的人;后者或可同情,而前者则是良心坏了。  相似文献   

7.
晚间的课     
有一本英文小说叫《晚间的课》,我只隐约地知道,那是讲一所夜校,有几个人到那里去上课,小说就叫这几个人的故事。我没有找到过这本小说,也无从知道大概的情节,但小说  相似文献   

8.
西藏高原空气稀薄、缺氧。写《那山,那人,那狗》的作家彭见明,他就有那么一次跑去西藏采风,散步时不经意遇见当地几个年轻人。彭便问:“知道湖南么?”年轻人回答说知道。彭又问:“知道长沙么?”答曰:“不知。”彭再问:“那你们还知道湖南一些什么?”几个年轻人脸上涌出高原红,异口同声地说:“芙蓉王!”说完,羞涩与兴奋相融、期待与自信并存地互相推搡成一团。是的,在空气稀薄、高原缺氧的西藏,并不缺少对芙蓉王的崇拜。  相似文献   

9.
岁月匆匆。今年初,我结束了在美国的四年记者生活,回到新华社国际部工作。回想这几年,既紧张艰苦,又充实难忘。在美国当记者,机遇多,挑战和考验也多。在那里,我采访过许多人,值得回忆的事情也不少。下面几段经历,是印象最深的。 长岛采访王嘉廉 出国长驻的人都说,回国之前特别忙。去年底,当我接到总社的调令准备回国时,也颇有同感。但我想,再忙也要去采访一个人,那就是美国联合电脑公司(简称CA公司)董事长兼执行总裁王嘉廉,他的英文名字叫Charles(查尔斯)。  相似文献   

10.
不是新闻的新闻石间你一定知道奥斯威辛这个地方吧?在二战期间,有400万人(大多数犹太人)在这座纳粹集中营里惨遭灭绝,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耻辱的一页。1958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被派驻波兰时,他的第一次远足就是去那里参观。这是一次普通的旅行,或...  相似文献   

11.
艾风 《新闻界》2001,(1):35-36
许川离开我们已有 10年了,但他的形象仍活在川报老报人心中。大家平时有一句口头禅:“以后我要到许川那里报到 !”可见他很得人心。   我与许川相识相知已几十年了,但真正在新闻业务上有交往的,还是只有 80年代初几年。我在 1979年平反重返川报后,许川就我的工作安排,找我谈了两次话。他说:你离开新闻岗位已有 20多年,新闻业务不太熟悉了,是否先在编辑部当一段时间编辑,这样,熟悉政策、熟悉业务要快一些。我坚持要当记者,并且要到自贡去,我说: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第二次谈话,他同意我当记者,但劝我不要到自贡…  相似文献   

12.
我第1次做广播新闻采访,是1996年6月23日(星期天)下午,在北京官园的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多功能厅,现场报道中央电视台首批小记者团3O名成员第2次上课的实况。在此之前,我曾给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儿童台投过搞,在该台几次邀我去进行热线直播的时候,熟识了那里的编导兼节目主持人刘莹老师。她很喜欢我,经常为我创造条件,业余让我帮她做节目。听说我在当年5月28日考上了中央电视台首批小记者,成为其中年龄最小的一名成员,并已在1996年5月29日上镜进行大型电视新闻采访兼节目主持工作,她非常高兴。她很遗憾我们中央电视台小记者团6月2…  相似文献   

13.
参加人民日报每月的好稿评选,有一个突出的感受:那些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采写的稿件,往往能够高票获奖;而落选的往往是那些工作经验性稿件。这不禁让人想起梁衡同志最近所说的颇有见地的一句话:“工作可能离不开机关化,稿件却不能机关化。可惜我们报上大量充斥这些机关化的稿件。”克服稿件机关化问题,应该说,不单指记者的新闻报道,也包括新闻评论在内。一些同志认识上似乎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新闻评论注重的是对新闻事实的主观评说,而不是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新闻评论工作者没有必要像记者采访新闻那样把时间花在深…  相似文献   

14.
一顿晚饭一个人花一千元港币到底是太贵还是太便宜?这得看你是从什么角度来看这顿饭了。假如你是一般食客,你或许会觉得这简直是穷奢极侈;但你若是一个餐饮业的行内人,你可能就会认为这一餐的取价恰到好处,甚至物超所值了。庄祖宜就是如此一位内行人,全靠她,我才知道香港星级餐馆真是艰苦经营,在那里吃饭实在是太过“划算”。而这位香港内行人,居然是个台湾女子。  相似文献   

15.
当年刚作记者,便有前辈谆谆告诫:“记者这一行是个苦差事,要有吃苦的准备。”记得已故的新闻署老领导,非常善于总结新闻工作经验体会的胡乔木同志也说过:“新闻工作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劳动之一。”我是先下乡,尔后在县、地当通讯干事,再后才成为职业报人的。这种经历,没少遇到吃苦受累的“活儿”。那是70年代,有一次奉派下乡去采访一位叫杨长青的优秀共  相似文献   

16.
当年刚作记者,便有前辈谆谆告诫:“记者这一行是个苦差事,要有吃苦的准备。”记得已故的新闻署老领导,非常善于总结新闻工作经验体会的胡乔木同志也说过:“新闻工作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劳动之一。”我是先下乡,尔后在县、地当通讯干事,再后才成为职业报人的。这种经历,没少遇到吃苦受累的“活儿”。那是70年代,有一次奉派下乡去采访一位叫杨长青的优秀共  相似文献   

17.
办过企业报的同志,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办企业报是一项苦差使。有好多同志曾劝过我:女同志干这行当更受罪,还是早点改行为好。然而,我却离不开它,在艰苦中也有乐趣。我认为,如果办好它,也是项光彩照人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赵怡 《新闻与写作》2003,(10):29-30
能上青藏高原一直都是我的一个梦想,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登上青藏高原,是去看望那些驻守在青藏铁路线上的人们,第一次登上青藏高原,又会让我认识了那么多质朴善良的人们。8月初,我们作为惟一一家电视媒体跟随北京团市委和北京市青年突击队协会的慰问团,看望青藏铁路上那些来自北京的建设者们,我们也用镜头记录下发生在那些年轻人身上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9.
了解中共党史的人一定知道史沫特莱,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人也一定知道史沫特莱,对鲁迅先生略知一二的人,也一定知道史沫特莱。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就是这样一位把自己的一生和中国大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美国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她说:“我到过很多国家,但无论到哪儿,我总归是一个外国人,只有当我在中国的时候,就不感到自己是一个外国人。不知是什么缘故,在那里,我总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民中间的一个,我仿佛已经生根在那块土地上了。”事实的确如此,史沫特莱的一生是和中国结缘的一生,中国人民永远记住了这位在中国灾难深重时,真诚地帮助过自己的杰出女性。  相似文献   

20.
穆青 《中国记者》2021,(2):128-128
华山同志去世已经十几年了。也许,有些年轻的编辑记者已经不知道华山的名字了。但是,凡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人,对新华社记者华山气势磅礴的战地通讯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时代前进了,党的新闻事业已空前发展,我觉得,新闻界不应该忘记华山同志,不应该忘记他给我们留下的那些宝贵的、记录了一个伟大时代的新闻精品。我与华山相识在解放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抗战胜利后,我随新华社的先遣队从延安赶赴东北,途经承德时,被留在《冀热辽日报》工作了几个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