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发现的周作人藏书题识三则,分别为:明万历刻本《尺牍双鱼》题识、明万历刻本《瑶笺》题识、日本庆安三年刻本《五老集》题识,以上手书题识未见录于《知堂书话》《知堂序跋》等周作人文集,亦未见录于现代学者辑补,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2.
石菲 《图书馆杂志》2011,(3):83-87,52
韩应陛是清代咸丰年间大藏书家,由于可征文献很少,加之通行的几种韩氏藏书目录颇为简略,人们对其人其事所知无多。本文以整理点校邹百耐纂《云间韩氏藏书题识汇录》一书为基础,不仅从独自视角对韩氏及其藏书的面貌作大致介绍,更就与之相关的两部尚未公开发表的稿本《读有用书斋藏书志》与《云间韩氏藏书题识汇录》进行分析研究,较为充分地揭示了《云间韩氏藏书题识汇录》的固有功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清集读记     
傅增湘旧藏《电光录》智朴《电光录》,康熙三十八年刊本,傅增湘旧藏,今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书前有傅增湘题识:"癸丑重九后三日游崇效寺,时杨君寅伯新以青松红杏图长卷归之寺中,易实甫乃邀同人结社于此,展观数日。余十馀年所梦想而不获者,今得寓目焉。余藏拙庵大师《电光录》,亦世所罕见,因付之寺僧,使与卷子并存,用备宣南掌故。图卷如新,沧桑又见,此亦电光一瞥也。书竟,为之怃然。江安傅增湘识。"辛亥三月余游盘山青沟禅院访拙师遗迹,得诗八首,并附干左方:  相似文献   

4.
《文献》2005年第1期刊出拙文"郑振铎《求书日录》佚稿"后,我又到图书馆,查出1946年6月1日《上海文化》所刊出的《求书日录》一则,现再录于此。(一九四0年)  相似文献   

5.
《桐下听然》一书是由活动于明末清初的苏州文人“季美”所编纂的文言小说集,共二十二卷367则故事。目前上海图书馆藏有足本,国家图书馆藏五卷残本。该书编纂主旨是希望通过记录个人的志怪见闻,以及相关的报应故事来警醒人心。由于其出发点近似六朝志怪,因此书中诸篇在故事发生地点、时间上大多有较详细的记录。同时该书在明末清初出现不少选本以及引录本,其中尤其以《集异新抄》保存最为完善,共达248则《桐下听然》故事。佐以引用较多的《坚瓠集》《续太平广记》《识小录》使我们确定了现今所见的《桐下听然》并非初印本。  相似文献   

6.
唐玥 《档案学研究》2022,36(6):144-148
《钦录》是明太祖管理佛教事务的圣旨敕谕汇编成册的文书档案,藏于南京等地各大敕建寺院。万历年间,葛寅亮将南京各寺《钦录》汇总成“《钦录》集”,编入《金陵梵刹志》中,使之得以保存。《钦录》的编纂可追溯到洪武六年开设的钦录簿制度,并直接受到其“钦录圣旨”“编类为书”原则的影响。因洪武初年僧司还未设立,《钦录》的记录主体实际上是各大寺院而非官府,这导致禅、讲、教等不同类型的寺院所藏版本存在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和其丰富的内容可补充《大明会典》记载之不足。《钦录》档册体现了明初佛教管理制度化的特点,对研究明初佛教史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杂志》2005,24(6):93-96
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去年底出版的《书林清话文库》第一辑发行以后,深受海内外读书界欢迎。日前,由天津来新夏《邃谷书缘》、南京徐雁《苍茫书城》、上海虎闱《旧书鬼闲话》、福州林公武《夜趣斋读书录》和浙江嘉兴范笑我《笑我贩书续编》,以及古旧书业文献选编本《旧书业的郁闷》组成的第二辑六种已经在石家庄问世。这里选发的是首辑中有关北京藏书家韦力《书楼寻踪》、天津图书馆研究员刘尚恒《二馀斋说书》和谢灼华《蓝村读书录》的三篇书话。  相似文献   

8.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明嘉靖三十三年周采刻本张元济跋傅增湘校跋并录黄丕烈题识又录张元济校"。四周双栏,九行十七字,黑口,单鱼尾。卷末有张元济、傅增湘手跋。兹录二人《跋》语如下: 张元济《跋》:  相似文献   

9.
李佳宇 《兰台世界》2017,(7):115-117
西汉刘向受诏主持中央藏书的整理工作,为各书写定叙录,而这些叙录被另编一书成为《别录》,时间应该在郑玄之前的东汉时期,原因有三:一者,距刘向时代最近的《汉书》并未提到《别录》一书;二者,阮孝绪《七录序》关于《别录》的叙述存在疑点;三者,《别录》一书在郑玄时才见录于文献典籍。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中叶,通俗小说是从上而下,由文人而书商而日渐喧哗的。历史往往具有某种反讽的意味。自明洪武、永乐以来,统治者曾采取种种措施来钳制通俗文艺的发展,然而,《三国》、《水游》却首先刊行于都察院与武定侯郭勋府等处,这大抵是金圣叹所说的“乱自上作”。自《三国》、《水游》出,又有文人争相传诵,这便引起了民间书坊注意。一些书贾(书坊主)开始卷入通俗小说的翻刻,翻刻不足,加以编撰。嘉靖三十一年,书贾杨涌泉敦请熊大木将《精忠录》演为“辞话”,“庶使愚夫愚妇亦识其意思之一二”(《大宋中兴演义》熊氏自序)。可以说,…  相似文献   

11.
《里堂书品》(以下简称《书品》),抄本,浅绿格,每叶11行,每行24字。卷首目录题为"里堂焦氏书品",下署"廷琥手录"。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名为《里堂书品》。郑伟章先生在《文献家通考》中曾说:"(焦循)藏书多有题识。其子焦廷琥辑为《里堂书品》五册,系雕菰楼绿格抄本,有题跋之作四百四十九篇,多集部书。"以为该书是焦循的"题识"之作。其实,原书共十册,现存五册,故见于目录者有"四百四十九篇",而正文只存一百六十七篇。如果该书为焦循所作,尽管是残本,也必将成为研究焦循学术、尤其是文献学成就的重要著作。然细加考核,令人疑窦丛生。  相似文献   

12.
李致忠先生的《宋版书叙录》是一本很好的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国家图书馆的六十部珍贵的宋版书,对所收之书,介绍了作者生平、成书经过、板刻过程、板框式样、板本流传以及书目记载等情况。纵览书史,书皆有命;而李先生的这部书,是读书人的枕中鸿宝,是书苑里的一枝奇葩,自然也是一部长寿之书。以上所言,非为谀美,因为下面想要指出这本书的一点小小的不足,这一点小小的不足,瑕不掩瑜,但是深恐我的这点小文有掩其善。李先生在介绍《大易集义》时引用了方回的《跋》语后说:  相似文献   

13.
时红明 《兰台世界》2007,(11S):62-63
鲁迅对明清两朝的类书评价不高.但《永乐大典》却是他使甩较多的一种类书。《鲁迅日记》1913年11月4日记有“得二弟所寄书一本,内《急就篇》一册,写本《岭表录异》及校勘各一册。”1932年鲁迅手订《译著书目》时,在“译著之外,又有所校勘”栏下录有“唐刘恂《岭表录异》三卷(以唐、宋类书所分校《永乐大典》本,并补遗,未印)。”《岭表录异》是部记述广东地区风土物产、天文地理、花草虫鱼的地方志书.为唐刘恂撰,早已失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娄明辉 《图书馆界》2011,(1):49-50,74
《东华录》是清代大型编年体史料长编,文献价值颇高,可补清一代官方史料之不足。由于《东华录》一书先后有蒋良骐、王先谦编撰本,故传世版本比较复杂。本文试图对《东华录》的版本源流加以梳理并进行扼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楚伊 《图书馆杂志》2005,24(5):93-93
由傅璇琮等先生主编的《书林清话文库》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首辑由韦力《书楼寻踪》、曹培根《书乡漫录》、孟昭晋《书目与书评》、刘尚恒《二馀斋说书》、谢灼华《蓝村读书录》和周岩《我与中国书店》六种著作组成。  相似文献   

16.
将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入藏的300余种丛书与《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综录补正》、《中国丛书综录续编》、《中国丛书知见录》四部目录书核对后,就四书中未收录的丛书及版本、子目有差异的情况做了校补。  相似文献   

17.
寒冬,手炉、热茶的陪伴下,我慢悠悠地读完了秀州书局掌门人范笑我先生的《笑我贩书》(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2月版)及其续编《笑我贩书续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一印象是有趣、有胆、有见、有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时而抚掌称快,时而掩口窃笑,时而高声朗读,时而皱眉轻啧,但还是禁不住开始对人文秀州嘉兴心驰而神往了。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徐雁教授多年来笔耕不辍,如今又有《开卷读书文丛》之一的《雁斋书事录》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大学出版业的同行,我捧读之下,颇有一些心得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9.
清代黄本骥为湖湘著名学者,他一生涉猎广博,在经学、史学、金石学、目录学等方面均有所成就。其《避讳录》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从周至清的避讳现象,对避讳研究有筚路蓝缕之功。该书性质多样,不仅作为类书被载入《八千卷楼书目》等书中,亦被《中国古籍总目》等书归入史部政书类,被《书目答问补正》等书划为谱录等类目。《避讳录》蕴藏着丰富的学术价值,除用以避讳研究外,还可运用于古书的校勘、辨伪、鉴定和考证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近见章太炎先生文三篇,为《章太炎全集》所未收,诸家年谱亦未及,因校录如下,并为小考附后。1.《中国书目考序》临海项慈园为书目考,盖效小学经义诸考例,为簿录之。书之有录,世皆知其起二刘,上考周官宰夫之职,正掌官法以治要,师掌官成以治凡,司掌官法以治目,然则其来亦远矣。案牍之法,移之以治群书,则始有校雠辑录之事,主重任举。汉时治《尚书》者,言称孔子为篇家,夫《礼》之序官,其本然也。《诗》《书》有篇序,而《易》亦有序卦,则肇于孔子、子夏。二刘之在书府,括囊大典,为之区目,是亦因前事而广之尔。其后典籍滋衍,无目录则无以检柙,其窥寻又不易。由是荀勗、王俭、阮孝绪等继作,次及《崇文总目》、《四库提要》之伦,而书之兴废大可见矣。然以区域之广,笔著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