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旦开始回想我和师大的故事,内心就必然会生出一种悲壮的自豪感。因为在步进师大校园之前我已经拥有了两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用王国维先生总结的人生三境界来对照我的三所大学,师大正是第三种:"众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从师大毕业,分配到一所偏远的农村初中,校长安排我在初一年级当班主任。那时,我刚二十岁,脸上还有些许孩子气。班上学生见我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又是一幅文弱的样子,就很不以为然,调皮的学生偶尔给我出点洋相、闹点别扭,弄得我很委屈,也很沮丧。  相似文献   

3.
1999年,师大外语系毕业的我被分到省城一所中学教高中英语.坦率地说,我还是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的.虽说在大学期间我一直在舞文弄墨,也曾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作家、翻译,并时有作品见诸报端,不少同学都说我应该去宣传或外事部门工作,但我抱定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更主要的是对自己将要从事的教育工作,还是比较喜欢的,相信自己能当一名好教师.  相似文献   

4.
我 198 3年重新回到师大 ,看见了不少的进步 ,也感受了太多的遗憾和无奈。最大的遗憾是一些本来很有理想、很有才华、很有发展前途的学者过早地长眠地下 ,而在他们生前 ,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和发展条件。按道理 ,人文科学的研究者需要积累的时间 ,需要体验的时间 ,需要用人生的成熟去造就学术的成熟 ,但是 ,他们在已经显露出才能、向成功冲刺的时候 ,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机遇 ;否则 ,他们将会有比之现在更令人瞩目的辉煌。北师大的许多优秀的学人和全国优秀的学人一样 ,没有计较自己得到了什么 ,也没有因不被重用而郁闷 ,他们一直在工作着 ,保…  相似文献   

5.
自本期起 ,我刊将开辟“我心目中的云南师大”专栏 ,热忱欢迎西南联大校友、昆明师院校友、云南师大校友以及关心、支持云南师大事业发展热心了解云南师大历史与现状、积极为师大谋求发展献计献策的社会各界朋友给我们赐稿。本期刊登的开栏第一篇是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处长苏应奎同志的文章 ,文章写得很好 ,一些很具体的事例在他的笔下便很生动 ,他不是“师大人” ,但却十分关心、关注师大的发展 ,并且我刊开设“我心目中的云南师大”这个“金点子”就是苏应奎同志给我们出的 ,我们在此表示感谢。不管你曾否在云南师大就读过、工作过 ,不管你是在省内 ,还是在省外国外 ,只要你给我们投稿 ,我们都十分欢迎 ,尤其是一些“局外人”看师大 ,会看得更真切、更清楚一些。  相似文献   

6.
孙海滨 《成才之路》2013,(12):12-12
笔者是一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已经十几年了,我曾对我所在的学校及周边学校的学生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我震惊地发现,在校就读的学生中50%,有的高达70%的学生听不懂英语课。在淮师大培训期间,我也曾和其他地区的教师交流过,他们所在的学校也存在着相似的问题。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七年级初始阶段的英语教学没有把握好,是导致英语的学困生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执教十几年来 ,教育路上的风风雨雨没少经历过。其中 ,对教师任意“剥削”本应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一事 ,很久以来 ,一直难于理解 ,提出来 ,请同仁们商讨。曾记得自己作为学生一员时 ,很厌烦老师该下课不下课无限拖堂之事。本来四十五分钟的课跟下来 ,大脑已经很疲劳 ,况且还得去办办个人私事等。可讲课老师依然在讲台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那种身心均受熬煎的滋味不知用什么词才以形容得出 ?不知您可也有过同感 ?从那时起 ,我就暗下决心 :如果将来我也能当教师 ,我就决不拖堂 !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念完师大 ,我真的登上了三尺讲台。为此 ,…  相似文献   

8.
窗外的桃树     
老屋里缺了门牙的窗总是歪歪斜斜地开着,窗外对出去总还是那棵老桃树。老屋的主人-我的很老很老的奶奶-她已经不用再忙忙碌碌地洗衣做饭,也不用在夕阳西下时喊我回家,因为她承载着我所有的幸福与辛酸去了另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9.
<正>01.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看咱河师大的大门,4个巨型的柱子支撑着5个拱形门,那叫一个恢宏大气。有人说它像圆明园,我看确实有点神似。门内立着一座毛爷爷的雕像,他挥着手臂,看向远方。毛爷爷的名言是什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没错!来了河师大,你就别想不学习,就算你不想学习,这里浓郁的学习氛围也会让你不知不觉地学起来。每一年,河师大都会因为学生们的好学精神上一波热搜。在河师大,随处可见“卷”起来的同学们:图书馆前的广场,图书馆后的中心花园、教学楼楼道、餐厅……一切地方皆可学,一切知识皆可记。  相似文献   

10.
两年前,我被保研在本校继续读书。我是读社会学专业的,曾经下定决心要在社会学领域发愤图强,然而四年的本科学习之后,内心深处的“疲惫”却困扰着我:已经可以轻松应对课程,课下的课题也没有什么压力,生活很安逸,时问带给我的不再是强烈的成就感,有时候是一种“悬空”后的无聊。  相似文献   

11.
很多年前,我还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那个年龄的女孩一样,长着一头柔软的黄头发,扎着可爱的小辫子。好像女孩子的天性已经萌生,我开始注意同龄女孩穿些什么,看了后就迷迷糊糊的,想象着自己拥有它们后的模样。看见好朋友系了个淡绿色的蝴蝶结,过不了几天,非要缠着母亲也给我买一个相同的蝴蝶结。  相似文献   

12.
正一、基本情况沈军,一个四年级转到城市读书五年级又转回原校的学生。在四年级时,他的一些做法已经让我很头痛:上课大声说话、出口成脏、打架……曾经我还很庆幸:终于走了!可没想到一年之后,他又回来了。也许经过城市生活的洗礼,他的习惯已经改了,我猜测着。报到的那天,沈军同学一直表现得很认真,不再像以前一样调皮捣蛋。我很是欣慰:这孩子终于长大了!可这样的欣  相似文献   

13.
最近听到一位师大的老师对我说 ,他被清华大学教师培训中心请去讲教育理论。听课的以青年教师为主 ,也有一些老教师。他们听课十分认真 ,提了许多问题。听课的老师都是很有学问的 ,大多是留学回国的博士 ,在专业上都是顶尖的。但是他们说 ,他们不懂得教育理论 ,要在清华大学教好书必须学点教育理论 ,掌握教学的技能和技巧。为此清华大学成立了师资培训中心 ,凡是青年教师都要经过培训才能上讲台。这位师大的老师说到这里很激动。他说 ,在师大可是另外一种景象。在师范大学讲教育理论的 ,尤其是讲教学法的老师最不被重视。一般老师都不愿意研…  相似文献   

14.
精妙的反复     
笔者在教学之余,就《记念刘和珍君》精湛的语言艺术——反复的妙用,作一新的探索。 一、结构文章、表现人物。作者在文中回忆刘和珍时,对人物作了一句极俭省的描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随着文章内容的深入,这一句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五次,而每次出现的作用和意义都有所不同。前两次反复出现在文章的第三部分。第一次为女师大风潮后所见,“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第二次是于宗帽胡同授课时所见,“也还是始终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初中时光是在北京师大附中度过的。师大附中是一所有着优秀传统的老校,它培养了赵世炎等一批革命家,也培养了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我认为师大附中的办学思想,最突出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每个学生一是有明确的人生方向;二是敢于实践,不夸夸其谈。毕业几十年后,我参加过很多次校友聚会,发现师大附中学生的思想作风、言谈举止,甚至穿着都有几分相似——朴素的蓝制服和布鞋。师大附中的民主风气十分浓厚,每个学生都可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论语》诵读的落幕,读书节的经典诵读也结束了,我禁不住回想起诵读排练的那段短暂而又紧张的时光。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有两次登台亮相的经验了,所以我在选好内容、确定好主题后并没急着排练。眼看周五就要比赛了,周一赶紧开始分角色,感觉要想在短短的三、四天的时间里,达到整齐的效果会很困难,这可怎么办呢?只恨自己没早点行  相似文献   

17.
书里的纸条     
我们这里是山区,生活质量不高,小朋友们能上起学就已经很知足了,谁也不敢指望能有些课外书读。我上学的小学不大,房子也很破,全校总共有50多个学生,一个校长,四位老师。我读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我是一名重点中学的初中生,每天生活非常紧张,可《东方少年》杂志我却是每一期都看,看完一期又盼着下一期。其实,我与《东方少年》相识是很偶然的——一次在朋友家玩,看到了《东方少年》那美丽的外套,禁不住拿起来看,结果越看越喜欢,回家之后就缠着妈妈给我买,以后我便离不开她了。河南师大附中初一4班郑雨晗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刚刚踏入师大校门的我在校学生会招新宣传栏中看到了"爱心学校"这项活动,作为师范生,我对这样一个将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自然是欢迎至极。于是,暑假之中我来回于师大和社区之间忙碌着,奉献着,并从此与爱心学校结下了三年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0.
妞妞 《课外阅读》2013,(2):10-12
<正>有两个字,还不曾认得,就已经感受过。那时我还是个四岁的小男孩,在院里为争秋千和同龄的孩子打架。因为比对方强壮,那小孩很快被我按到地上打哭了。等他爬起来,一边哭着朝家中跑一边说,你等着,等我让我哥来打扁你。起初很不屑,一个人坐在战胜后赢来的秋千上晃晃荡荡。但忽然觉得很难过,为什么他有哥哥,而我没有?对,就是那一刻,心底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