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冰冻圈地缘政治时代的到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导致冰冻圈的快速融化,并由此引发对冰冻圈特别是北极地区资源和航道控制权的争夺,世界正进入一个由气候变化驱动的地缘政治时代。文章在分析冰冻圈地缘政治形成背景的基础上,讨论了冰冻圈地缘政治(学)的内涵及特征;并从现实主义视角分析近20年来发生在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态势,包括北极五国对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的竞争,以及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围绕北极资源、航道控制展开的军事部署和斗争。最后,提出了中国参与冰冻圈国际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稳定的能源供应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中国对石油需求量的大幅提升,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也在持续上升,石油进口通道的安全及格局问题便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现阶段有关新的北极石油战略通道对现有中国石油进口通道格局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在分析总结中国石油进口通道格局现状和北极通道开发趋势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结合适当的定性分析,对北极通道的吸引力进行探讨,得到北极通道影响下中国石油进口通道格局的变化趋势,即北极通道将成为中国石油进口通道之一,并分担7.06%的石油进口运输量。由此提出的面向北极通道中国应采取的相关战略措施,有利于中国尽早适应石油进口通道格局的发展变化,确保未来石油的安全供应。  相似文献   

3.
脑重大疾病的机理和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脑疾病是我国乃至全球人口健康领域正面临的重大挑战。尽快部署脑疾病研究的中长期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将显著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新技术和新治疗途径的开发,实现脑疾病的精准医疗。脑疾病的研究正在从分子细胞机理、介观网络机制、生物标记物与分子分型、影像诊断和治疗策略研发等多个层面推进,其中介观网络研究是当前脑科学研究的新焦点,将填补分子细胞机理和宏观疾病症状之间的鸿沟。基于脑疾病的复杂性,非人灵长类动物可能是研究人类脑疾病的最优模型,我国在该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而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是脑疾病治疗的关键,我国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库,亟需建立国际规范化、全国统一化的采样、处理、分析标准和共享的规则。此外,单细胞和单分子技术是微观研究的新趋势,也是精准医疗的关键技术,在解析复杂脑疾病机理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丹  王敏  甘萌雨  杨林生 《资源科学》2021,43(8):1687-1699
随着北极战略价值的提升,北极旅游热不断升温,北极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理应得到重视。本文检索了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中北极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和时区视图分析等功能,分析了北极旅游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过程,系统综述了北极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①北极旅游研究还未成规模。相对来说,国外起步较早,研究涵盖面较广,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而国内起步较晚,仅从气候变化与地缘政治等方面进行探讨,广度和深度不足。已有研究中涉及影响因素的多从目的地角度开展分析,经济水平、游客构成等客源市场方面还有待加强。②前10位北极旅游研究热点中,气候变化、治理、人为干扰、海冰、脆弱性、恢复力、旅游管理等都与北极旅游影响因素密切相关。③已有研究中北极旅游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政治政策、气候变化、旅游资源、旅游气候舒适度和管理与基础设施5类。其中,政治稳定和气候变化是北极旅游发展的前提许可和宏观影响因素。前者是北极旅游能否开展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因素,后者则是北极旅游能否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既能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又能通过对天气的影响,进而影响游客行为。而旅游资源、旅游气候舒适度和管理与基础设施则是北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陈奕彤  高晓 《资源科学》2020,42(11):2062-2074
气候变化使人类利用北极海洋资源成为可能,但少有研究涉及包括北极理事会在内的国际机制在北极海洋资源利用中的价值和作用方式,及其与环境保护之间互动机理的动态发展。对北极海洋资源利用的国际机制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北极海洋资源并为维护中国在北极的权益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义。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以往因海域结冰而无法利用的航运、油气、渔业等海洋资源被开发的机会和潜力显著增强,并吸引了各利益攸关方的浓厚兴趣。通过对北极海洋资源利用潜力和环境风险及相应的国际治理机制进行分析,发现:①具有分区主义特性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以议题为基础的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律文书共同构成了有关北极海洋资源利用的国际机制;②北极理事会在治理海洋资源利用的过程中,扮演了提供知识产品、协调北极国家一致意见、提升政治意愿、联络相关主管国际组织的角色,但其区域主义的治理路径缺乏对外部利益、人类共同利益以及海洋整体利益的考虑;③在跨领域的北极海洋资源利用问题上,现有的国际机制忽视了海洋的整体性,在解决资源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上力有不逮,既有的国际机制亟需能够容纳域外利益攸关者的国际合作。中国应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继续拓宽在北极理事会内外参与北极治理的多维渠道,有技巧地维护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6.
王武林  龚姣  王成金 《资源科学》2020,42(11):2075-2091
当前北极航线已成为全球航运研究的重要议题,梳理其研究脉络及发展态势,对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北极航线相关文献为数据基础,使用CiteSpace绘制国内外北极航线研究的合作网络图谱和关键词共现图谱,阐明北极航线研究的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规律。结果显示:①国内外北极航线研究分别开始于2007年和1991年,在2014年和2015年成为研究热点,国内研究文献年度分布趋势与国际后两阶段基本一致;②各领域学者积极参与研究,国内外发文量最多的学者分别是李振福(大连海事大学)和Ehlers S(俄罗斯科学院),研究以个人为主,团队合作较少;③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和Russian Acad Sci(俄罗斯科学院)分别是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网络的核心,各研究机构间合作较少,跨区域、跨部门合作较少;④文献关键词词汇类别日趋多元化,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北极航线研究主题集中在北极航线经济可行性、北极航线对经济贸易和海运网络的影响、北极航线通航环境与安全、国家北极航线政策与实施等方面,国内外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未来北极航线领域可能出现的研究热点有北极航线与冰上丝绸之路融合、航线人文环境、航线安全、联合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Afforestation in China provides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prevents soil erosion, but its remote impacts on climate in other regions via the coupling of forest energy fluxes with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re largely unknown. Here, we prescribe inventory-based forest cover change and satellite-observed leaf area index from 1982 to 2011 in a coupled land-atmosphere model to simulate their biophysical climate effects. Both local and global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 show a seasonal contrast in response to past vegetation cover expansion over China: a phenomenon we primarily attribute to a variation of seasonality of vegetation greening. A large cooling in spring results in concurrent decreases in geopotential height over China and zonal wind over Mongolia, causing a dipole structure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over the Arctic. This accounts for ∼58% of simulated spring warming over the Russian Arctic and ∼61% of simulated spring cooling over the Canadian Artic. Our results imply that spring vegetation dynamics in China may affect climate in northern high latitudes.  相似文献   

8.
利用WOS数据库,对中国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北极领域研究论文(第一著者为中国作者)进行收集,在此基础上,从年代、第一著者、第一著者机构、学科、研究主题角度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最后从学科、关键词角度指出了中国北极领域的优势学科和研究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核能技术的应用历来在各国存在广泛争议。2011年3月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再度引发国际社会对核能技术安全性与可推广性的关注,并争论不休。在福岛核泄漏事故中,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分析了福岛核泄漏事故中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从决定因素的角度探讨了造成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差异的原因,并对我国未来的核能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草原鼠害的严重性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我国草原鼠害十分严重,已成为引发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并严重威胁着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人民身体健康。文章阐述了我国草原鼠害的严重性、防治现状与问题,建议:重新审视草原功能定位,全面调整“鼠-畜-草”三者关系;加大对“水源地”、“沙源地”、“疫源地”草原鼠害的治理力度,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加大科研投入,全面提升草原鼠害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能源安全和资源国际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张雷 《资源科学》2002,24(1):1-4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与生产国家之一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是国家持续发展所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和基本任务。鉴于迅速变化的消费结构、有限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 ,2 1世纪中国能源安全的基本任务是 :在不断扩大资源国际化的基础上 ,实现资源进口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及及早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WoS数据库对全球北极主题研究文献进行收集,对收集到的文献按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分析北极研究文献的总体被引情况、低被引频次文献情况,得到北极研究文献的半衰期。从文献出版年、研究领域、国家和机构角度重点分析了北极研究高被引文献的文献分布情况和被引情况,对中国北极主题研究文献做了具体分析。以归纳总结目前北极研究的重点、热点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利用北极航道对欧贸易运输的竞争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鹤 《资源科学》2020,42(11):2092-2105
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为东北地区对欧贸易通道的组织优化提供了新机遇。以运时和运费作为反映不同贸易通道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识别了东北地区主要物流节点经由传统航道、中欧班列以及北极东北航道开展对欧贸易运输的竞争态势,比较分析了各内陆城市对接北极东北航道的不同路径。结果表明:①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将为我国东北地区对欧贸易运输提供一条运时和运费优势更加均衡的贸易通道,该航道可缩减东北地区主要物流节点对欧铁海联运时长,越靠北的物流节点运费节省越明显,在适航期与传统航道存在竞争;北极东北航道与中欧班列仅在辽宁沿海物流节点存在潜在竞争,若中欧班列不提高运输效率,二者运时区间未来可能会出现部分重叠。②东北地区内陆城市经由辽宁沿海或日本海对接北极东北航道的运时和运费优势最为显著,沿黑龙江航道进入鄂霍次克海对接北极东北航道的竞争力较弱,北极东北航道开通有望提升日本海沿岸物流节点在东北地区对欧运输网络中的地位。③东北地区对接北极东北航道具有运时和运费竞争力的陆海联运节点为营口、珲春和绥芬河,其中珲春与绥芬河经由北极东北航道至欧洲的运输里程相近,二者腹地吸引范围均涵盖黑龙江省部分内陆城市,作为陆海联运节点存在一定竞争。东北地区应发挥各贸易通道比较优势,规避不合理竞争,形成优势互补的对欧贸易运输格局。  相似文献   

14.
 笔者分别对亚洲东北部楚科奇与北美西北部阿拉斯加(周白令海峡)北极冻原之间,亚洲东部 长白山与北美西部落基山(跨太平洋)高山冻原之间,以及亚洲东部高山冻原与其北极冻原之间和北美 西部高山冻原与其北极冻原之间的植物区系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研究认为:(1)楚科奇与阿拉斯加 北极冻原应当区划为同一个植物区系省,即白令北极冻原植物区系省。白令北极冻原植物区系的存 在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18000年前的更新世末次冰期。(2)长白山与落基山高山冻原植物区系之间 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有42个共有种(仅包括维管植物,以下同),其中有41种亦分布于白令 北极冻原,这种区系联系显然是在冰期通过白令陆桥来实现的。(3)长白山高山冻原与楚科奇北极冻 原之间的共有种占长白山高山冻原总种数的42%,落基山高山冻原与阿拉斯加北极冻原之间的共有种 占落基山高山冻原总种数的48.9%。  由此可见,亚洲东部和北美西部的高山冻原与北极冻原(尤其是与白令北极冻原)植物区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The OPEC price increases initiated in 1973 resulted in intense international preoccupation with a shortage of energy and this has tended to overshadow concern for the continuing shortage of food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Yet the need for greater and more efficient food production is as pressing as ever, and in achieving thi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hemical aids for preventing plant diseases is very important. Annual loss in world crops caused by disease is estimated to be of the order of £60 000 million, mostly due to fungal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16.
国外住户节能行为的机理、促进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对我国和世界的低碳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回顾住户节能的研究现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形成住户节能行为的机理,评介发达国家促进住户节能的相关策略,最后归纳了这些策略对我国开展住户节能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利用具备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等特点的风能,世界风电产业因之迅速发展并经历了由迅速壮大到调整升级的过程。详细分析世界风电产业发展态势与中国产业地位,深入探讨宁夏风电产业发展态势,利用头脑风暴法分析宁夏风电产业市场需求、产业目标与研发需求,绘制产业技术路线图,提出促进宁夏风电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长期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阐述了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对制约发展的瓶颈及根源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国围绕油气资源和通道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油气地缘竞争也逐渐呈现出海陆角逐均势发展、供求关系多元化和油气合作区域化的新趋势.文章分析了中国石油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地缘政治风险.提出中国在拓展海外油气供应渠道的过程中,应把握"有限扩张"原则,在全球的能源竞争格局和区域能源竞合大势中"避风就势.联合抗衡".这些策略将有助于中国在世界油气地缘封锁中成功突围和实现油气供应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Despite 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s, global energy demand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due to global economic growth and changes in consumer behavior. Even if people are aware of the problem and want to change their energy consumption, they have difficulty acting on their attitudes. This is called the attitude-behavior gap. To narrow this gap and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s,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beyo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must be considered. A promising intervention is nudging, which uses insights from behavioral economics to gently nudge individuals toward more sustainable choice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how modifying digital choice architectures with nudges can be used to influence consumer energy conservation behavior in smart home applications (SHAs). We conducted an online experiment with 391 participants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ollowing three digital nudges in an SHA: self-commitment, reminder, and social norm nudge. While the results of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indicated no effect on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attitude and behavior, we found the potential to promote energy conservation with two nudge types. Thus, this paper makes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to persuasiv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enabled sustainability for a better world in the form of digital nudges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