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澍 《西北师大学报》2002,39(5):105-110
嘉靖革新是明代历史上一次真正的变革活动。不了解这一革新,就不可能客观地认识“张居正改革”或“隆万大改革”。总结笔的研究所得,可以认为:明代改革应描述为“嘉隆万改革”,其中核心是嘉靖革新,其余波延至万历前期。  相似文献   

2.
明代改革家张居正,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我们曾在荆州、沙市一带对其故址和遗迹进行了调查。据《明史·本传》及其他有关史料所载,张居正系湖北江陵人,后人因而称他为张江陵。但是,他是江陵何处人,史书上缺少记载。《江陵县志》称:“张太师居正宅在东城”,又“张文忠居正墓在城东南三里”,也只谈到他的住宅及墓址所在地,并未说明他是哪里人,属何乡里。调查中,有几种说法:一说张居正是江陵草市镇所属的白湖张家台人;一说是江陵城关人;一说是江陵岑河人或关居口人。其说不一,大抵皆出于传说,并无实据。但  相似文献   

3.
张居正在万历初年推行改革的壮举使其成为明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政治家。对于这位杰出人物,赞誉者大有人在,同时,诋毁者亦不乏其人。事实上,尽管张居正为明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政治家,但他毕竟是生活在现实当中的普通一员。人无完人,张居正自然也不例外。历史人物的功与过都具有时代性,无视历史环境而随意割裂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和摭拾罗列历史人物的功与过的作法其本身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只有将历史人物放在具体的特定的时代和场所之中,才能明辨他们在复杂沉重的社会压力和各种陈规旧制束缚之下的所作所为以  相似文献   

4.
走出评价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平 《教师》2011,(36):66-66
第二次听某位老师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我感到最大的变化是这位老师的评价语言丰富多了。同样的教案,同样的教师,换上不同的评价语言,课堂焕发了新的活力。我记下了老师评价学生的话,细细地品味着。"你真是一位情绪激昂的母亲"这一句是一位女学生朗读母亲看了巴迪写的诗说的话后,老师给予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历史小说《张居正》在宏大深厚的历史氛围中塑造了一代名臣张居正的形象,以揭示明代“万历新政”的政治革新及其文化意义。作者以诗性的才情和自具的史才史识还原张居正做人做事的本色,着力于表现他做事的功业和做人的悲剧,这本为一体的二者,在张居正特定性格和命运的演绎中,结果是后者既造就了前者,也毁灭了前者。但它给社会文明带来了永恒的典型性,让人在可歌可泣的历史审美中对自身有一种警醒。  相似文献   

6.
彭江龙 《教育文汇》2011,(12):43-43
上好课难,评好课更难。读罢王木春老师《一次追悔莫及的评课》,这种感受更加强烈。王老师是一位语文老师,他的评课虽以语文学科作为案例,但由于学科是相通的,从他的"追悔莫及"中,我们历史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婉约词之宗。她的词作清新隽永,不假雕琢,感情真挚,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易安体"。明代杨慎在《词品》中称她的词"不独雄于闺阁也",这来源于她的词作在意象选择上的同象异意,情感表现上的自我化抒情和创作意识上的双性意蕴。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婉约词之宗。她的词作清新隽永,不假雕琢,感情真挚,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易安体"。明代杨慎在《词品》中称她的词"不独雄于闺阁也",这来源于她的词作在意象选择上的同象异意,情感表现上的自我化抒情和创作意识上的双性意蕴。  相似文献   

9.
明代"四大奇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都与历史献有关系,由于创作背景不同、取舍不同、处理方式各异,成就了各自的特质和奇观。历史献不等于历史真实。历史小说的伟大经典《三国演义》的极大成功在于它是“学”。而学也讲真,但主要是追求美。  相似文献   

10.
《说岳全传》是清初的一部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这部小说在主体上继承了中国"史官"文化的传统,对历史的基本面貌进行了还原,同时又融入了文人叙事和民间叙事的特点,在"虚实"处理上恰当自然,既尊重历史而又不过分拘泥于史实,从而为大众所接受。受明代"四大奇书"的影响,小说在一些情节和人物安排上不免带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影子,但在结构设置、叙事观念以及叙事视角的运用上都表现出了精湛的技艺,形成了鲜明的叙事风格,体现着作者对英雄传奇文体的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11.
学界对明代《庄义要删》一书的编纂者有不同的看法。经考证,我们认为《庄义要删》最初的编纂组织者是王篆,而孙应鳌是后期的校定者。焦竑在编纂《庄子翼》时将编纂者改为方扬、方沆等人,并大量地删除张居正的《评庄》,这一方面是为了掩饰其对《庄义要删》的抄用,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政治的考虑。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又一次拜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6月)刊登的任遂虎老师的《写作训练不等于创作训练》一文,深深感受到一位大学教师对中学作文教学关注的情怀。  相似文献   

13.
《史记》被公认是历史实录,《夷坚志》自认为是社会实录,两者有继承关系,本文比较其内容和艺术上的异同。《夷坚志》影响到后代的如《南村辍耕录》、《剪燈新话》、《聊斋志异》等一流笔记、小说名著。当代受影响的如荣获中国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的《白鹿原》、《张居正》、《野葫芦引》、《曾国藩》、《走在人生的边上》等一些当代中国的一流名著。本文则以实例说明古代作家相信和热心描写占卜的真实心理。  相似文献   

14.
梁初 《湖南教育》2011,(3):59-59
什么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这或许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曾担任小皇帝万历的老师。他德高望重、博学多才,对九岁就登基的万历小皇帝的教育尽心尽力,到了呕心沥血的地步,然而,他的教育却被认为是“史上最失败的教育”,让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5.
湖北作家熊召政以十年之力铸成138万字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自2000年起,先后由武汉长江艺出版社和香港明窗出版社出版简繁两体版本,向海内外发行,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仅长江艺出版社就发行了20多万册。在第六界茅盾学奖获奖作品中,《张居正》以距全票只差一票的成绩夺魁,更是对《张居正》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部小说也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学研究公开发表的研究《张居正》的学术论有50多篇,其中多数评论肯定它的价值,也有的评论提到它的一些不足,还有评论做出基本否定的判断。就具体内容而言,这50多篇论主要涉及了《张居正》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它应该怎样对待历史、张居正的艺术形象、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和化内涵等。  相似文献   

16.
2004年第9期《历史学习》上刊登了梅丽老师《“中美关系正常化”不等于“中美建交”》一文。该文认为,美国“1972年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中美《上海公报》的签署成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我认为该文的上述观点是不科学的,“中美关系正常化”实现的标志不是中美《上海公报》的签署而是“中美建交”。一、《上海公报》签署后,中美关系还没有实现正常化无论现在还是当时,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问题。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在《上海公报》中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但是,《上海公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张一平《〈杜甫《石壕吏》中的老翁和石壕吏〉辨讹》一文所提出的三个问题,逐一答辩,认为:"张文"认定杜甫写作《石壕吏》一诗时,府兵制"早已灰飞烟灭"纯属杜撰;"张文"强行把"老翁"二字拆分为"老"和"翁",并取这两个字若干个字义中的一个字义,来证明老翁必有六十岁以上是一种"不严谨、不科学"的治学态度;以历史史实说话,证明《石壕吏》中的石壕吏的确是一位法律的执行者,而老翁也的确是一个逃兵。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12期刊登了刘敬敏老师的《一类问题的解韪方法》。笔者初读时有些不解,再读时发现不解的原因是例题错了。原文中的例题是:两数之和是2197.8,大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小数,问两数各是多少?众所周知,大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大数是扩大了,是不可能等于小数的。原题应改为:两数之和是2197.8,大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小数,  相似文献   

19.
明代历史演义中的诗词大部分是咏史诗,这些咏史诗绝大多数是七言绝句。本文主要以《新列国志》为对象来研究这一现象。从内容上说,这些七绝大部分都是议论性质的咏史诗。从作者来看,历史演义中咏史诗的署名有时是不可靠的,这尤其以冯梦龙的《新列国志》为甚。文章从我国古代悠久而发达的咏史诗传统和历史类童蒙读物的普及两个方面解释明代历史演义中出现大量咏史诗以及多用七绝咏史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1.课题的名称:
  依据国培计划"影子教师"实践研修要求,特制定小课题,名称是《初中历史一堂课的有效教学》。
  2.课题研究对象: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教学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3.1 导入的有效性:
  一节成功的历史课,导入是最首要的步骤。而课堂导入的好坏、恰当与否,往往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实效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率,同时也是突破重点、难点方面的关键环节之一。因而成功导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以前一节课的导入存在很大的问题,虽然,当时工作热情非常高,但光有热情是不够的,中学任课不是历史专业毕业,学科知识贫乏,说句实在的,在没进入乌市13中学进行"影子教师"实践研修前,可以说我是不会上历史课的。虽然备课很认真,材料准备也很充分,但上课总感觉一环扣不上一环,各目之间知识联系不上,就像挎着一篮子鸡蛋,鸡蛋是好东西,但是哗啦一下倒在学生面前全碎了,我把课上散了。学生瞪着眼睛听,似乎很认真,但我知道,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想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这样的课学生是不会喜欢的。当时我很着急,就不断地听课学习,继续深入钻研,渐渐地我懂得了如何抓住一节课的主干,再生枝发叶,让课堂长成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但新的问题随之又出现了,不管头一天的课堂气氛多么的热烈,学生多么投入,第二天一提问,总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回答不上来。为什么学生上课很认真,学习效果却不明显呢?经过学习,与13中的曾肖玲老师、韩方老师的交流,研讨,我找到了答案,一节课好的导入,能让学生抓住这节课的中心。如:曾肖玲老师和王孟选老师上的一节"欢迎来到历史课堂",虽然用的是同一个课件,但两位老师各有特色。曾老师巧妙利用自己的"曾"姓谈到了"历史"。王孟选老师利用孩子们上课前表现良好的纪律,进入到"历史"话题。两位老师的导入,不同于开门见山,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有了大概的理解,"历史"就是过去发生过的某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