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学校课程范式及其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傅敏 《教育研究》2005,26(7):38-43
库恩的“范式”概念是建立在复杂性思维基础上的,它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范式的不同层面。当前学校课程的范式包括学科课程范式和经验课程范式,它们无法独自解决学习主体与内容客体相互对立的问题,将逐渐被在课程信念、课程价值、课程技术等方面完全不同的新型学校课程范式,即整体课程范式所取代。促进学校课程范式转型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库恩的范式理论产生了超出科学哲学界的巨大影响。然而,库恩在“范式”定义上的模糊性也招致了大量批评。库恩在晚年放弃了“范式”一词,但为时已晚,他承认“范式”一词已失控。鉴于“范式”一词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在各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理性主义立场重新考察该概念及其定义就具有重要意义。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展现出的矛盾的立场,为反驳相对主义的“范式”定义提供了线索。无论是在范式的诞生还是崩溃阶段,技术实践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栾玲 《成才之路》2013,(18):68-69
"范式"是著名哲学家库恩创用的术语,出自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范式"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库恩认为范式的本性是革命的,它存在于常规科学中。科学家用一定的范式解释疑难问题,当科学研究中的疑难问题足够多时,科学革命便发生,继而产生新的范式。随着新范式的产生,科学便得到发展。由库恩的观念看,课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改革实质就是课程范式的变迁。课程范式存在于常规课程之中,当常规课程出现了足够多的问题,课程改革随之发生,在改革中萌生出新  相似文献   

4.
论课程评价范式发展的趋向与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回顾短短一百年的课程理论研究 ,关于课程评价的探讨经历了从测验到评价 ,再到评定 (或评鉴 assess-ment)的阶段性发展。[1] 这一发展轨迹揭示出人们对课程评价科学性、合理性的追求中 ,教育哲学观与课程观的内涵嬗变与思维转向。本文将立足于评价“范式”这一中观层面的考察 ,探讨从现代向后现代转换的历史发展趋向与特征 ,以期为课程研究者进一步廓清思路 ,增强对改革后我国课程的驾驭与创新能力提供方向性的启示与借鉴。  一、课程评价“范式”的检讨“范式”又译范型、规范 ,这一概念为美国科学哲学家 T.库恩首创 ,从他对该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库恩的科学范式论不仅奠定了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学派的基础,而且开辟了科学历史说明的认知途径。通过比较库恩"范式"与福多"心理模块"两个重要概念的异同,可以清楚地看到库恩范式在相当大程度上所具有的心理模块特性。这表明,作为社会文化范畴的科学范式与作为认知心理学范畴的心理模块具有跨层次的关联性和同构性。在此基础上,揭示库恩范式的心理模块性有助于消除库恩范式论中认知说明的不彻底性,使范式论的认知基础更加牢固。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科学学派的哲学家库恩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物理学的研究,但由于他对心理学的重视和爱好,特别是对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钻研,使他得以对认识论上的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试分述如下:一、库恩关于“范式”的理论库恩的“范式”理论是他整个理论的核心,但是库恩从来没有对“范式”作过明确的、定义性的解释,而往往在不同场合下作不同的阐述。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他对这个概念作了21种不同的解释.尽管这样,“范式”仿基本含义还是明确的.在《必要的张力》再论“范式”这一章中,对“范式”是这样论述的:“‘…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课程与教师一直是教育学领域的主导话语,但对二内在关联性的思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觉、深入和广泛。本以课程研究域的转向为背景展开的教师化重建的讨论,便是这样一种朝向的努力。自从库恩的“范式”理念被引入课程界,关于课程“范式”的冲突与变迁始终没有间歇。概念重建运动的领军人物派纳,以北美课程领域的变迁为视角,概括地提出了两种课程范式:课程开发范式与课程理解范式。总体上,派纳把1970年以前的课程研究称为“开发范式”,在此期间,课程研究的兴趣致力于普适性和技术化的模式开发与程序设计,尤以泰勒原理为极盛。所有理论与实践工作旨在“维护课程秩序并将之组织得井井有条”,追求操作的科学、量化  相似文献   

8.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所提出的“范式”的概念,不仅可以解释科学理论的发展,而且可以将其运用到教育科学上。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中有关技术的含义以及课程设置方面,阐述了高职课程设置的范式发展,强调技术本位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功能和地位。  相似文献   

9.
美国当代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的核心是“范式”(Paradigm)。但“范式”究竟是什么,连库恩本人都没有直接、明确地给出一个贴切的定义。据有人统计,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关于“范式”的不同提法就有21种之多,从而使人们对它的理解众说纷纭,相见各异。但是,如果从《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论述精神上加以理解和把握,关于“范式”的基本涵义还是清楚的,即“范式”就是为“科学共同体”所接受与遵循的理论、方法和标准的总体概念。下面,笔者试从对库恩一些论述的理解出发,探讨“范式”的若干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库恩"范式"理论是西方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发展模式之一,它揭示了科学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基于库恩"范式"理论解析了我国翻译史近两千年的发展脉络,从而得出翻译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对范式的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库恩著名的范式思想的众多批评,本文旨在澄清范式理论的核心内容,揭示出其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以来,库恩展开了对“科学革命的结构”的重构工作。通过对“范式”和“不可通约性”加以语言学改造,库恩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心理主义”误区,给科学哲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但由于没有把历史主义原则贯彻到底,因此库恩仍未摆脱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阴影  相似文献   

13.
库恩的科学发展观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剖析了库恩的科学发展现,探讨了库恩提出的两种科学发展类型和科学革命的三个特征,具体分析了库恩关于科学革命的语言根源,指出库恩关于“科学革命”概念的表述也和“范式”的表述一样,存在某些含糊之处,最后,对库恩用以论证其科学理论的某些科学史料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4.
“范式”这一概念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范式”的本质内涵是世界观,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具有“不可通约性”,从实现的方式上讲“范式”的转换是一种“革命”,从指向范围上讲“范式”的载体是“科学共同体”。范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库恩对范式的论述也多达21种,但是没有作过明确的一义性的解释,致使不同领域对范式的借用泛化,朱爱军提出了范式借用的原则,以此来规范范式的借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范式在德育中的借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地剖析了库恩的科学发展观,探讨了库恩提出的两种科学发展类型和科学革命的三个特征,具体分析了库恩关于科学革命的语言根源,指出库恩关于“科学革命”概念的表述也和“范式”的表达一样,存在某些含糊之处,最后,对库恩用以论证其科学理论的某些科学史料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6.
“范式”一词从原义上考察是与研究行为活动相联系的,所以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提法,从严谨规范的角度,应完整表述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或“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范式”。从库恩对“范式转移”的阐释来看,范式转换的发生是自然而然的历史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作为惯常在表征传统性意域层面使用并已广泛沿用的“社会哲学范式”并不属于库恩所言的“原有危机范式”;人学范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界里是客观既有的事实,并不存在“转换”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并不能得出人学范式“去意识形态化”的结论,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能也不应存在“去意识形态化”的范式。  相似文献   

17.
韦笛的“课程教学”范式为我国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整合提供了方法论借鉴。在对“课程教学”范式引介的基础上探讨了课程新理念,并分析了该范式所揭示的课程理念在我国付诸实践所面临的矛盾,从而为“课程教学”范式的本土化扫除了认识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考察以SSK及其他相关工作为背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库恩的贡献与局限性。第一,正是库恩为科学知识的社会学分析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库恩本人却未能在这一方向上做出实质性的工作;第二,SSK所倡导的“有限论”可以被看成对库恩关于“范例”对于“范式”特别重要性的具体阐述与进一步发展;第三,尽管库恩关于范式不可通约性的分析为相对主义进入科学敞开了大门,但后继的SSK的发展则已清楚地表明科学的发展有着十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范式”?按照库恩的解释,就是科学发展处于常态科学阶段的一个被公认的理论,这个理论包含着研究方法和技术,它指出什么疑难问题要加以研究,并且什么样的解决是可以接受的。当年库恩使用“范式”概念,旨在解释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他认为并不适用。在他看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未臻成熟,尚处于“前范式时期”,只有学派,没有范式。但更多的学者认为,运用“范式”来解释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仍有其启示性价值,如任  相似文献   

20.
库恩是科学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尽管他的“范式”理论有许多不完善处,但是科学史的发展证明“范式”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