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冬钓石鳉鱼     
石鳉鱼,地方名,学名鲆鱼,是比目鱼的一类。其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海洋,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常见的有牙鲆、花鲆和斑鲆等。以海洋中低等动物和小虾、小鱼为食,夏秋个体  相似文献   

2.
冬钓高眼鲽     
高眼鲽,学名Cleisthenes herzensteini。俗称高眼、长脖、片口、比目、地鱼、扁鱼、大高眼。这种鱼属鱼纲,鲽科,比目鱼类。一般体侧扁,不对称,两只眼睛都生长在鱼体右侧。口前位,下颌稍有突出,前鳃盖骨边缘通常游离。有眼的一侧呈暗褐色,大都与海底泥沙颜色协调一致;无眼的一侧呈浅白色,这与它经常埋藏在泥沙中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3.
《钓鱼》2007,(11)
海钓,大都采用底钓法。底钓,只能钓取底层鱼(如鲽、鲆、鲬等鱼)和低层鱼(如鲷、黄、黑等鱼)。海边这部分鱼一般个体较小(一般重一二百克)而密度较  相似文献   

4.
尖吻黄盖鲽(pseudopluyonestes heyzensteini),鱼纲,鲽科,比目鱼属,亦称高眼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黄海、渤海及辽南沿海等地区俗称为“小嘴”、“鼓眼子”、“大偏口”等。该鱼体型延长,侧扁平,不对称。口小吻稍尖,牙齿细小尖利在无眼一侧。双眼在鱼体的右侧凸起明显(俗称“鼓眼子”据此由来)。有眼的一侧体色多呈黄褐或黑褐色,无眼的一侧为白色,体被鳞小且紧密,  相似文献   

5.
海鱼大观     
《钓鱼》2006,(22):50-50
宽体舌鳎(舌鳎科) Cynoglossur robustus地方名:目鱼、鳎米、舌头、牛舌鱼、鳎目、龙力、海秃、细鳞、塔西鱼、狗舌、鳎沙、牛目、鳎板、鞋底鱼、牙杈鱼、左口。形态特征:体侧扁,呈舌状,一般体长25-40厘米、体重500-1500克。头部很短,眼小、两眼均在头的左侧,口下位,吻部向下向  相似文献   

6.
杨美健 《钓鱼》2007,(6S):44-44
海钓,大都采用底钓法。底钓,只能钓取底层鱼(如鲽、鲆、鲬等鱼)和低层鱼(如鲷、黄、黑等鱼)。海边这部分鱼一般个体较小(一般重一二百克)而密度较大。对于时而光顾近海觅食,且个体较大(一般重一二千克)的上层鱼,如鲻、梭、鲅等鱼,则很少钓获。  相似文献   

7.
海钓,大部采用底钓法。底钓,只能钓取底层鱼,如鲽、鲆、鲬、鰕虎等鱼和低层鱼,如鲷、黄、黑等鱼。海边这部分鱼一般个体较小(一般重一二百克)而密度较大。对于时而光顾近海觅食,且个体较大(一般重一二千克)的上层鱼,如鲻、梭、鲅等鱼,则很少钓获。  相似文献   

8.
黄盛国 《垂钓》2004,(11):17-17
大连市区濒临黄海海域,水质清澈.平均水深达40米左右,可供垂钓鱼类主要有鲐鱼、鲆鱼、鲈、鲛、鲽、缦以及黑鲷、黑鮶、六线鱼等30多种,因其交通便利,颇得钓皮青睐。现就大连市区周边的几个著名钓场作以简介,供诸位钓君参考并“按图索骥”。  相似文献   

9.
巧钓比目鱼     
三山岛 《钓鱼》2009,(18):56-56
比目鱼,为海水鱼中的一大类,我国海域比目鱼有数十种之多,大连近海常见的有牙片、石锵子以及小嘴等鱼,钓友习惯称它们为“扁扁鱼”。比目鱼肉质细腻,营养丰富,特别是生吃“活鸦片鱼”,口味鲜美润滑,堪称大连美食一绝。因其一年四季可钓,在钓法上又注重讲究技巧,因此,多年来一直是大连钓鱼人喜爱的“高档”对象鱼。  相似文献   

10.
秋钓偏口鱼     
赵英祥 《中国钓鱼》2003,(10):15-15
偏口鱼,地方名,学名鲽鱼。体侧扁,不对称,两眼都在右侧。口前位,下颌多少突出。有眼的一侧暗褐色,无眼的一侧白色。种类繁多,主产于温带及寒带,我国沿海均产,北方较多。常见的有木叶鲽、星鲽和高眼鲽等。主要栖息在海底沟渠边的沙滩处。以小鱼小虾和海底软体动物、腔肠动物等为食。春夏季节海边个体较小,冬天会游入深海越冬,秋季是海岸垂钓偏口鱼的最佳季节。 垂钓偏口鱼应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杜新财 《钓鱼》2005,(8):40-40
石鳉鱼,学名石鲽,鱼纲,鲽科,比目属。体形椭圆扁平,口小细齿,眼睛集中于身体一侧。有眼一面呈灰褐色或深褐色,背鳍内侧边缘排列大小不一弧线状石斑,背体表面分布白色或黑色小斑点。  相似文献   

12.
柳明 《钓鱼》2008,(22):50-51
比目鱼在我国的南方海域较为常见。与其他的鱼种不同,比目鱼的食性较为挑剔,尤其是那些体型较大、生长年龄较长的比目鱼,更是相当的“狡猾”。下面的一些技法,是那些有经验的钓手所总结出来的,他们在对比目鱼的“战斗”中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相信这会对钓手垂钓比目鱼有相当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缴桂跃 《游泳》2009,(2):27-27
海洋中有一类鱼叫[比目鱼](flatfish),是两只眼睛长在一侧的奇怪鱼类,据说需要两鱼并肩而行,方可游进。而[尔雅]中的[比翼鸟]更为神奇,传说它只有一个翅膀和一只眼睛,必须成双配对,方能飞行。但本文说的不是童话,更不是爱情,而是泳池中的人。  相似文献   

14.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我国海钓活动开展较普及的城市之一。这里群山环抱,岛礁众多,暗礁密布,海水清澈,可供垂钓的主要有黑鲪鱼、六线鱼、海鲈鱼、鲽鱼、黑鲷等30多种鱼。  相似文献   

15.
蓬莱春钓     
木叶鲽,又名比目鱼,俗名偏口。渤海地区蓬莱市沿岸,每年4~5月是春钓旺季。一只奇特的小帆船在海水中随风漂荡,如蓝天中的风筝。放船人在岸边手持风轮,顺风顺流放线,小船离岸约百米处时,骤然帆落。拴有百只钩的主线,从船尾与铅坠  相似文献   

16.
蓬莱市有80公里海岸线,有两处海港,20多处渔港。“渔梁歌钓”是蓬莱仙境“十大景”之一。蓬莱海钓方法很多,本文兹介绍船上海竿钓法,供钓友参考。 可钓鱼品种:青鲷、偏口鱼(比目鱼)、鲈鱼、牙鮃、(鱼光)鱼、黑鱼(黑鲪)、黄(鱼古)鱼、海鲶鱼、蓝翅鱼、鲮鱼、鳗鲡、(鱼劳)板鱼、鮟鱇鱼等十几种。 偏口鱼、牙鲆、黄鱼夜间不觅食,黑鱼、鳗鲡白昼很少觅食,其它鱼昼夜觅食。  相似文献   

17.
垂钓底栖鱼     
柳明 《钓鱼》2004,(5):56-56
像我这样一个在海边长大的年轻人,经常会回想起那些底栖鱼一一岩鱼、花鲫鱼、大头鱼和比目鱼。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悠闲地坐在船上,松开鱼线,将饵料一直放到海底。在等待的同时,我会感到十分的刺激,因为我知道几分钟后就会有一些反应迅速的底栖鱼开始游来吞食饵料。一旦有鱼上钩,内心的期待就不断地增加,我就如同在拉动着丰厚的奖品,渴望能快些看到自己钓的究竟是什么——也许是色彩斑斓的岩鱼,也许是体形优美的花鲫鱼,也许是巨大沉重的比目鱼。  相似文献   

18.
2006年8月、9月、10月份,我与钓友陈惠民经常到莱州湾海边垂钓,可以说是屡钓屡爽。钓获的鱼品种丰富,有痴鱼、鲆鱼、辫子鱼、海鲋、黑老婆、黄鱼、八带鱼和梭子蟹等等。钓获的数量多,最多的一天老陈钓取225条,我钓取202条,最少的一天老陈钓到42条,我钓到38条,而多数情况一次可  相似文献   

19.
钓友相会,谈起补品之事。有位钓友问:“目前一些补品,说是用深海的鲨鱼制造的,什么是深海?深海有哪些鱼类?”这倒是十分有趣的话题。所谓“深海”,就是海水深500米至2000米不等,甚至于3000米以上。深海鱼类并不单指鲨鱼(其中部分鲨鱼才是属于深海鱼类,大部分是中上层鱼类)。深海鱼类的种类很多,据有关资料初步统计,全世界共有49个目,常见的有:天鳃鲨目的灰文鳃鲨,真鲨目(猫鲨科)的光尾鲨,角鲨目(鲨科)中的蒲氏霞鲨和乌鲨,鳐目的无刺鳐科,银鲛目的吻银鲛科,鲱形目的深海鲑科、褶胸鱼科、钻光鱼科、巨口鱼科、蝰鱼科,灯笼鱼目的新灯笼鱼科、裸…  相似文献   

20.
第五,要掌握不同鱼种的不同钓法 1.甩竿钓 这是船钓的基本方法,可用于石砾、岩礁钓,也可用于泥沙底钓。石砾、岩礁钓是把竿抛出去,一落底就提一下,再落底再提,形成跳跃式的收回。这有几个作用:一是避免挂钩挂砣;二是鱼饵像活的一样,易于引鱼上钩;三是一路找鱼,范围大,增加钓获量。凡是习惯栖居石砾岩礁的鱼,都可钓到。泥沙底钓是把竿抛出去,针对不同鱼种有两种钓法:一是抛出去慢慢回收,可用于钓黄姑鱼、白姑鱼、海鲋等;二是抛出去不动用于钓木叶鲽、虾虎鱼,黄姑鱼也可用此法。实践证明,甩竿比之手把线有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