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秉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4):9-13
自然神学与自然神论体现了宗教神学与科学在深层思考上的相通融性,这具体表现在理性统一性、终极实体性、时间与空间的极限等诸多问题上,宗教与科学有诸多对立,但这些对立的表象之下也存在着诸多通融性和互补性。宗教神学在诸多问题上启示和推动过近代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林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27-137
对于基督教经典中的最高存在者究竟应该用哪个/哪些汉语词加以翻译?这是比较宗教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大问题。19世纪,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曾有过长期的争论。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不同意以马礼逊圣经译本为代表的用汉语的"神"来翻译God的做法,他从比较角度对汉语中的"上帝"和"神"进行分析,并用它们作为Elohim和Ruach的译名。他不但认为"上帝"和"神"在本质上与希腊罗马的theos和Pneuma一致,而且认为中国宗教具有自然神学的特征,与希腊罗马处在同一发展水平上。麦都思关于"上帝"和"神"的观点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是当时中西宗教和思想传统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认识中国基督教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意义。他利用中国文化元素阐释基督教神学的探索是近代中国基督教神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西方解读中国宗教乃至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也为中国人认识基督教作了理论上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是美国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白鲸》是一部内涵极其丰富而复杂的作品。多年来,人们对于该小说的解读众口不一,但对它的宗教研究还比较少,尤其对于小说中生态神学发掘几乎处于缺失状态。文章试图从生态神学的视角对该小说进行解读,发现这些内容关注自然、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相关主题,这正是作者生态神学思想的体现。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基督教生态神学思想并非是只关心灵魂的救赎,也关注现实中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忠善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09,(12):49-49
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也是一位思想家。他的作品,既有理性的思考,又有感性的升华,因而,更富有“理趣”,隽永自然,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5.
从发生学上看,宗教学思想的产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理性与信仰从神话思维中的分化。在西方,这种分化发生于古希腊,理性之形态表现为概念逻各斯。逻各斯与神话本来一体无分,使两者相互分离的原因,一是希腊宗教祭仪在城邦生活中的公开化所导致的宗教祛魅,二是较具个人性和神秘性的奥尔弗斯宗教对信仰的私密性的强化。另一方面,就最早对宗教进行理性辨析的哲学家塞诺芬尼来说,这种分离则是希腊宗教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逻辑上的错位所致。塞诺芬尼率先运用理性对宗教进行批判,在这个意义上可视为西方宗教学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6.
7.
衷鑫恣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11):25-34
莱布尼茨《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一文为人们提供了从神学角度认识朱熹理学的样本。以之为出发,通过进一步分析理气关系、理之动静、已发未发、即物穷理等理学议题或命题,得到“理”同基督教的“神”之间的近似以及少许差异。特别地,通过界定“未发之理”并阐发其绝对静止与完满的内涵,不但申明了“理”的形而上本体地位,更勾勒出其信仰特征。 相似文献
8.
彭铎福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5,(1)
国内外对赫拉克利特的灵魂观评议纷说不一,给正确评价他的哲学造成混乱。论文从赫拉克利特哲学的整体观点出发,分析了他的灵魂观与始基、逻各斯、朴素辩证法等的关系,探讨了他关于灵魂起源与生死的观点,从而得出结论认为:他的灵魂观继承了古希腊早期哲学灵魂观的优良传统,实现了对旧原始灵魂观的大胆的革新和改造,表达了灵魂观的唯物主义倾向,开辟了人们认识灵魂的新方向。文章同时也指出了他灵魂观上存在一定的混乱,并分析了产生混乱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邓名瑛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5):18-23
传播活动和伦理道德活动都是人类生命存在的表征。伦理道德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而是渗透在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传播作为人类的社会性活动,必然受到伦理道德的影响。从伦理道德对传播活动影响的角度,可以相对地将人类的传播活动划分为“生命逻各斯”阶段和“意识形态逻各斯”阶段。这一视角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揭示传播的社会本质。 相似文献
10.
衷鑫恣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25-34
莱布尼茨《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一文为人们提供了从神学角度认识朱熹理学的样本。以之为出发,通过进一步分析理气关系、理之动静、已发未发、即物穷理等理学议题或命题,得到“理”同基督教的“神”之间的近似以及少许差异。特别地,通过界定“未发之理”并阐发其绝对静止与完满的内涵,不但申明了“理”的形而上本体地位,更勾勒出其信仰特征。 相似文献
11.
董仲舒针对先秦儒家解决人性问题而提出的“性近论”“性善论”“性恶论”的理论缺憾,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人性论。在继承孟荀的基础上,他将善、恶纳入阴阳两分的天人哲学体系之中,并明确地提出了“性善情恶”的二元论、“性三品”的人性论,从而既从“天意”的高度肯定了统治者的善性,又为礼仪法度道德教化和皇权至上套上了合理的“外衣”。这篇论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和方法论,阐释了其理论思想体系与教育、政治的关系,分析了经过神学化的“性三品”的实质,及其对教育对象、教育功能的积极影响与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然教育的要义与教育可能性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远东保教权在葡萄牙的远东殖民扩张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它庇护下前往远东的葡系耶稣会士对于发展和巩固葡萄牙在远东的殖民利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建立和维系商业关系、提供商业信息、参与商业贸易和殖民管理等方面葡系耶稣会士的种种世俗活动对葡萄牙殖民利益极具促进作用,传教士的这些世俗功效是它国争夺远东保教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陈书生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6(2):65-70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今世界一个值得研究的题目。要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仅要重视人的作用,也必须重视自然的作用;不仅要征服改造自然,也必须保护自然,提高人们对保护自然的认识;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贺璋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46-51
女性主义神学研究的兴起与同一时期的女性主义运动、黑人神学以及拉美解放神学的兴起密切相关。女性主义神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对基督教传统的批判和对基督教信仰的重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女性主义神学研究也存在着过激之处,其在理论上的建树还比较欠缺。 相似文献
15.
寒山诗歌被刘大杰先生赞为有"高远空灵的情趣".寒山诗歌"高远空灵"背后却有"幽寂悲凉"的感伤.冷峻的对比手法,人生象喻及清冷色调与意象的运用是使寒山诗歌呈现"幽寂悲凉"的感伤的方式;人生无常的感受,坎坷悲辛的人生际遇,及佛学思想的影响则是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6.
唐晓雯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17-19
以理念论为主线阐述了柏拉图关于美的本质、艺术的社会功用以及对文艺才能的来源等观点.从而透视出柏拉图的美学思想,指出该思想在整个美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艺术理论值得后世品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景剑峰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02-107
索菲亚(Σοφια)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哲学"西文词汇的词根,在古希腊文化中的本义是"智慧"。在古希腊人的观念中,哲学本来就是追求智慧索菲亚的一项活动,但在哲学发展史的进程中,逻各斯中心主义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此,逻各斯与索菲亚构成了追求智慧的一显一隐双重路径,但索菲亚观念史这条隐秘的追求智慧的路径却被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 相似文献
18.
党艺峰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5(6):11-15
司马迁生平考证已经进入困境,对这一学术命题做学术—思想史考察带有学科反思的倾向。本文指出,司马迁生平考证在古典学术空间不构成独立命题,进入近代,王国维和郭沫若共同为该命题的确立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作为与时代互动的历史学家,在命题的展开过程中,他们既寄托着自己的个体心性气质,又传达出丰富的政治神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存在的追问,海德格尔回溯到古希腊,探讨逻各斯的各种含义及其在后来的流变.进而,揭示了这一变化中,逻各斯最始源的意义已迷失.逻各斯成为了逻辑,思想被逻辑所遮蔽.因此,只有在克服逻辑的基础上,思想才能成为存在之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