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西点军校军纪严明,考核严格,一贯以“魔鬼训练营”著称.这所名噪一时的著名学府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考试项目,却一直鲜为人知. 这所学校有个规定,每个毕业生在毕业前夕都要经过这样一项测验:在空旷地带挖一个深洞,里面安置一个高四米、直径为两米的金属圆桶,其内壁光滑无比.  相似文献   

2.
胡刚 《数学小灵通》2013,(Z2):52-53
森林旁边有一条河,河边有一个码头,码头上有许多大象在搬运木头。小象皮皮是昨天来到这个码头的。昨天,监工狮子要他搬运一堆长1米、宽1米、高1米的木头,他很快就把活干完了,从狮子那里领到了30元工钱。今天,狮子对他说:"从今天起,你要搬  相似文献   

3.
世界著名撑杆跳高名将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因为在一些重大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纪录,将成绩提高一厘米。当他成功地跃过6.25米时,他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2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吓倒。"  相似文献   

4.
(12月17日)世界著名撑杆跳高名将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因为在一些重大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纪录,将成绩提高一厘米。当他最终成功跃过6.25米时,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25米,没准会被这个目标吓倒。"  相似文献   

5.
"0"号奇森     
在地球的一角,有一个神秘的数字王国,生活在那里的居民,是身上有数字烙印的"数字小人".这里有一个规定:烙印数字越大,职位越高.而这些从1到10的数字烙印是与生俱来的,居民们从没想过改变. "0"号奇森独自生活在数字森林的深处.是的,他身上的数字烙印是0.正是因为这个数字烙印,他从小就被抛弃了,走到哪里都被嘲笑,也没法去...  相似文献   

6.
这个城市有多少被你遗忘的角落? 大家都知道《清明上河图》,一个画家受命去画他的城市,表现其中的繁华.画家画了一千六百多个人,各式各样的场景.其中有一个场景是:官家的轿子出来,前面有人举着上写"肃静回避"的牌子,一个小孩在路中间玩,他妈妈怕他被马踩到,惊惶地把他抱起.  相似文献   

7.
宋朝书法最出名的数"苏黄米蔡"四大家,"米"就是米芾,人送外号"米癫".米芾有严重洁癖,平生从来不用别人用过的东西.他曾经当太常博士,负责皇家宗庙的祭祀事务,他嫌祭祀时穿的工作服脏.就玩命地洗,连花纹都被洗掉了.为了这个,米芾受到降职处分.  相似文献   

8.
正他曾获得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100米自由泳第四名、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200米个人混合泳第一名。自2008年起,他曾先后被评为南通市"美德少年"、"十佳少年"。站在领奖台上,人们不禁被这个阳光开朗的无臂少年深深地打动。他便是16岁的少年张闫。1997年,张闫出生在江苏南通,和其他孩子一样天真可爱、无忧无虑。可是,5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让张闫失去了双臂。由于失去平衡,张闫走起路来经常摔跤。看到同龄人都能自由自在地追逐嬉戏,张闫总一个人偷偷抹眼泪。每当这时,母亲总会抱紧他说:"孩  相似文献   

9.
命运之上     
《家教世界》2014,(5):9
正眼前的这个大男孩,瘦瘦小小的身躯似乎要被埋没在轮椅中,随时都可能跌倒似的。他的身高才1.4米,体重只有20公斤左右。但只要他一说话,无比坚定的语气和洪亮有力的声音便会感染每一个人。这个生下来就患有世界性罕见疾病——成骨不全症的大男孩,叫刘大铭,今年19岁。在他6个月大的时候,就有医生预言他活不过两岁。大铭6个月大时,有一次洗澡,胳膊骨折了,送到医院初步诊断为成骨不全症,这种病的患者被称为"玻璃娃娃"。这个家庭的噩梦开  相似文献   

10.
青蛙之死     
在纽约市,有一个名叫克拉伦斯的人养了一只宠物青蛙.青蛙的名字叫菲利克斯. 克拉伦斯在邮局上班,过着不咸不淡的生活,他总梦想着发财.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对青蛙说:"菲利克斯,我们就要成为有钱人了.我准备教你飞行." 菲利克斯当然被这样的前景吓坏了.他大喊道:"我不会飞,你这个疯子!我是一只青蛙,不是金丝雀!"  相似文献   

11.
代数漫谈     
"代数"一词来源于阿尔--花拉子米(AL-khowariymi)所写的"代数学"一书. 阿尔--花拉子米是中亚地区的天文学家,是阿拉伯数学史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编著了阿拉伯国家算术和代数的最古老的书籍,他的全名是:穆罕默德*本摩西*阿尔--花拉子米(约780-约850年),这个长达13字的名字的意思为:花拉子米人摩西之子穆罕默德.  相似文献   

12.
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站在黑板前,面向全体同学,被他座位所在一行的学生,一个个轮流来刮一下鼻子…….这是老师安排的.因为他没有完成作业.课后,这个被"臊"者,逐一追辅课上刮他鼻子的同学,伸手也刮一下鼻子,并且理直气壮地说:"还我……".其中有告到老师那儿去的,他在老师面前也没有让步:"老师,还我……"这是一件真事.学生向老师讨帐了.当听到"老师,还我"的呼唤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他要求还他什么呢?仅仅是举手之劳刮一  相似文献   

13.
为新年的第一期"专栏"写下这个题目,我想许多人会诧异:吃饭有什么好学习的? 这是我从一个小故事中得到的启发.据说,有一个中国人在意大利罗马曾经遭遇过一次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耻辱:在下榻的第一个酒店的电梯门上.  相似文献   

14.
郝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04级本科生,身高1米84,高大帅气,同学称他为"校史专家"。尽管是被调剂到哲学院的,但他说:"我是一个感恩的人。当得知自己被录取时很开心,很感激人大给我机会让我在哲学院学习。"提到"校史专家"这个绰号,他解释这是自己被录取时激动兴奋的延续,就将人大历史仔细研究了一番,并熟记于心。  相似文献   

15.
溢出的水     
爸爸最近迷上了养鱼,这不,今天下班回家时,他竟然搬回了一个玻璃鱼缸。他麻利地收拾好一张桌子,把鱼缸小心翼翼地摆了上去,左看看、右瞧瞧,越看越喜欢:"万事俱备,只等鱼儿啦!"我在一旁好奇地问道:"爸爸,您这个鱼缸的尺寸是多少啊?"爸爸脱口而出:"长1米、宽和高都是0.5米。"我算了算说:"这个鱼缸的容积大约是1×0.5×0.5=0.25(立方米)。"  相似文献   

16.
为失败而笑     
有一个笑话,甲问乙:"为什么这么愁眉苦脸?"乙说:"我的朋友被火车轧死了."甲说:"难怪.你一定很痛苦."乙说:"我当然痛苦啊,他穿的是我的西装."这个笑话有它深刻的另一面,那就是,这个乙倒是个实际的人.  相似文献   

17.
读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除了应对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自我,这是温总理带给我的感悟,他曾经和网民互动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发  相似文献   

18.
泄秘的脚印     
正【经典案例】1978年9月,在山西怀仁县发生了一桩无头案:城外的玉米地里,出现一具女尸。从尸体上满是鲜血以及尸体旁有两块沾满血迹的大石头判断,这个妇女是被谋杀。凶手是谁呢?现场留有一行脚印。公安局请来了"脚印专家"来破案。"脚印专家"仔细观察了脚印,作出了如下判断:"凶手是个25岁左右的男人,身高1.7米,不胖不瘦。从脚印的走向来看,他朝南窑村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一、从生活经验出发,感受长征艰难师:上课前,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你长这么大,步行最远走到哪里?生:我最远走到了南京市浦口区附近的老山景区。师:他最远走到了老山景区,大概有多少千米?5千米、10千米,还是20千米?生:大概有10千米。师:给他掌声。这个同学不错,最远步行到老山景区——10千米。其他同学呢?你步行最远走到哪里?  相似文献   

20.
一天,我从教室里走出来,忽听后面有人喊:"班主任,我在操场拣到10元钱,去政教处没人,交给您吧."我接过钱,正准备表扬他时,他又问:"班主任,10元钱能给咱班加几分?"我先是一愣,马上想起来了,前几天,因这位同学违纪而被政教处扣了我班的考核分.此时,我怀疑这钱就是他自己的,经过暗查果真如此.这钱是交政教处,还是对该生严厉批评呢?我看着钱,想用最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