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国内中学语文教育屡遭诟詈,不少专家学者从指导思想到方式方法都对其提出了根本性的质疑。在一片指责声中,有不少人认为中学语文教育改革首先要反映最新的时代浪潮。  相似文献   

2.
2003年11月4~7日,第九届UNESCO-APEID教育国际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亚太教育创新为发展服务”。受APEID委托,11月6~7日中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合作主办“学校道德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圆桌会议,作为本次大会的分会场。“学校道德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圆桌会议邀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教授、英国《道德教育杂志》主编莫尼卡·J·泰勒、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弗朗西斯·斯贡梅克尔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赖特·鲍伊德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岳晓…  相似文献   

3.
当今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仍然脱离学生现实的道德生活,把学生视为道德规范的接受者而当作“道德客体”来培养,从中折射出的是一种抽象主义的人学思维。这种人学思路抛弃了人之为人的未完成性、丰富性、历史性、超越性、创造性、自由个性等特性。马克思人学视野中的人是在现实生活世界或社会关系中从事着生存实践活动的主体,即“具体的人”。以这种人学观念为基础,学校道德教育应是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建构自己的道德生活,从而不断地自我生“成有道德的人”的实践活动。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返现实生活世界,通过学校道德生活的现实构建来促进学生的德性发展,将把学生当作道德主体来培养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道德的人,但对于什么样的人是有道德的人这一问题人们的表述却笼统而模糊,而道德教育目的的实现与否正是衡量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根本依据.从道德教育目标与学校道德有效性关系出发,寻找我国道德教育目的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普遍低迷,是教育界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根源在于道德教育实践中对道德教育本真的游离和丢失。通过还原性诊断的方式,逻辑推演出道德教育的本真使命,并对造成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困境的制度和认识上的三种“不相称”症结作出诊断。在道德教育本真理解的基础上,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终结的出路构想。  相似文献   

6.
审视当下教师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就会发现教师的幸福正在逐步失落: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失落社会地位;在学校与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失落自尊;在教育职业竞争中失落自信;在期待与责难的压力中失落健康。教师职业的非生产性,传统文化中义与利的对立观念,当下社会的多元价值冲突是教师幸福失落的主要原因。教师幸福的复归的基本思路是:重建基于正义的教育管理制度;强化基于敬业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审美化造成的"审美泛化"促使当代审美精神变得失落。出现审美泛化不仅使理性思考缺失,还会造成感性主义泛滥,从根源上造成了审美精神萎靡。审美精神的消除是物质对精神压迫造成的。并且生活主义也使审美精神变得颠覆。要想使审美困境得以解除,减少出现的失落感就要将美学教育贯穿其中,逐渐推进审美精神时代的到来,从而更好的对人文精神进行救赎。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一切为人的事业,它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学校道德教育亦是如此。同时,生命是人的存在形式,为此,教育或道德教育应是以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提升为目的。然而,当前的学校教育(道德教育)中却存在着对学生生命忽视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德育工作实效低下一直是困扰学校教育工作的最大问题之一,其中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教育的内部因素,社会环境是教育工作者难以改变的,但学校教育内部的一些问题却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在今天的学校品德教育当中,我们必须运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使得一些缺失的本质的内容得以复归。  相似文献   

10.
冰心散文中的个性色彩,经历了最萌生、失落与复归的过程。她早期的散文记载着自我的生活与行踪,表现了女性温柔的爱心,呈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建国后至“文革”前,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淡化了自我情愫的渲泄,散文中“最宝贵”的自叙传色(?)在众多的类似“访问记”的篇什中悄然消失。但作者并未停止对个性的追求。进入(?)以来,冰心在散文中重新凸现了抒情“自我”,表现了细腻委婉、清新隽永的艺术个性,显示了改革开放大潮中女性散文的特有魅力。  相似文献   

11.
大众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时刻影响着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大众文化下的道德教育失范频现,主要表征为:大众文化偏重感性愉悦致使低级道德趣味蔓延,大众文化娱乐化诱发道德教育呈现弱智化审丑化,大众文化商业化造成道德教育的功利化,透析失范的根源乃道德理性的缺场、道德精神的迷失、道德意义的瓦解。将道德教育失范的根源作为切入点,探索道德教育的复归路径:以道德价值原则为起点,道德判断、道德推理为重点重构道德理性;以终极关怀来拯救道德精神的迷失;以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来重塑道德意义新生。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物化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它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教育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其物化所导致的人的失落。教育的物化就是指教育背离了解放人的初衷,而采用对待物(包括动物和机器)的方式来对待人,使人失去了人的本来面目,成为了工具和机器。在“以人为本”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对教育物化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道德教育对人的压抑和遮蔽使道德迷失了正确的方向。道德教育中人的失落,封闭了道德通向灵魂的大门,使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沦为虚妄和幻想。一个以人为本时代的来临,呼唤道德教育回归人的本真。  相似文献   

14.
曹坤明 《文教资料》2014,(2):129-130
加强学校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人民的整体素质,从而为实现中原崛起贡献“人”的力量。对于中原崛起所涵盖的经济、社会、文化、道德等多方面综合竞争力的全面崛起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应当通过加强学校道德教育增强河南省的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15.
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道德范畴的核心是尊重和公正。道德教育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着人的发展,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学校道德教育应当传递正向价值,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围绕这一目标,工作上需要突出校本特色,灵活调度教育时空,营造道德文化环境;方法上需要重视情感体验,强调双向互动,让道德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6.
论道德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可以促使人们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培养理想人格,造就良好德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呼唤人性复归,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今天,学校道德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分隔已使学校道德教育走入了误区。生命是道德教育的根本,“超越性”将道德教育与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命因道德教育而成为价值的存在。生命是过程,是生活的主体,生命惟有在生活中才可找到生命精神的源泉。以个体的生命成长为旨归的学校道德教育必须走向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最终改变生活,提升生命。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社会的良心,在面对当今社会人们"良知的遮蔽"时,学校道德教育要履行促进学生体认良知的社会使命。但是,学校道德教育在践履其社会使命的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其出路在于要充分把握其对"良知遮蔽"的意义,直击和破解"良知的遮蔽"。而"性善论"视角下对"良知"的充分理解,则更加有助于学校道德教育社会使命的践履。  相似文献   

19.
论学校道德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忠宇 《教育探索》2005,(10):69-71
学校道德教育既是整个社会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社会进一步变革发展、世界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当代学生思想发展,以及学校道德教育本身的发展都要求新世纪的学校道德教育与时俱进.走向现代化,并使其呈现主体化、人本化、生活化、个性化、民主化、实践化、自律化、层次化、开放化和网络化等十大趋向:为此,必须在学校道德教育的观念、内容、过程、方式等方面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不仅从人的本质、人的劳动和个体素质三个方面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而且以社会形态的演进为依据,具体阐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努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进步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这其中,道德教育规定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是贯穿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其他诸种教育方式的灵魂和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