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然而,在当下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普遍存在课堂氛围枯燥沉闷和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单调呆板,难以激发课堂活力。为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求新、求变,立足学生的兴趣特点投其所好,将他们热衷喜爱的绘本读物运用到教学环节,制定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教学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力,达到推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赵馨乐  庄伟 《中学物理》2023,(21):37-40
TPACK理论是用来描述教师知识结构的理论框架,它能够指导教师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二中“楞次定律”规律教学为例,发挥TPACK理论的优势,将信息技术融入物理课堂,使技术知识、教学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有机融合,以减少外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整体上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平移”一课备授课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设计“闯关赢门票”活动贯穿全课,同时灵活整合数字资源,应用数字技术,组织开展辩答环节,让学生在导入、辩答、闯关的过程中收获乐趣,获得直观感知,思考并理解平移相关知识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不强的特点,教师借助VR技术在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模块中开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积极性,优化课堂结构。在"地球表面的地形"课例中,教师创设VR情境,聚焦问题,让学生探索和体验,参与拓展训练,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相似文献   

5.
6.
<正>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并指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刻影响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大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是指以大数据技术为手段,在精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准定制教学内容、精准设计教学活动、精准评价学习表现,进而驱动精准的教学决策,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学结果可量化、可检测、可调控[1]。  相似文献   

7.
<正>在信息技术不断推动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今天,如何让信息技术有效服务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作为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创新使用信息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运用技术环境下的多模态资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运用多元学习策略的过程中,提高分析、比较、批判、评价等方面的思维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是推进文化育人的现实需求,其与单元教学共同作用,成为践行素养培育的内在要求与突破单元教学实践困境的关键。地理学科是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灵魂,并助力其组织结构的创新,从而激发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的活力。文章以初中地理“河流”单元为例,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应用,其便利性、高效性使学科教学效率逐渐提高,在国内掀起“智慧教学”的热潮。但“智慧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精准、不适配等局限性。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精准锚定学习过程,让智慧课堂真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成为一线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所在课题组针对“智慧课堂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用技术赋能课堂“四精”,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了更好地阐释“四精”在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以“平均数”的教学为例,具体展示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学习、工作、娱乐在内的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美术及其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避免地要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影响。《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采用体验化教学、具身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学业要求中提及“能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完成反映班级学习和生活的微电影作品”,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在教育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教学生态环境的更新迭代,打破时空限制,适应不同时间地点和教学主体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已成为新的教育形态。智慧校园顶层设计框架下的“四智”融合教学环境设计,依托智慧课堂、智慧教室、智慧云播和智慧录播等基础设施,辅以智能技术实现组合升级,构建融合式教学环境,服务于新形态下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让“分层”“弹性”“个性”成为语文界的热词,使得有着几千年光环的“巨星”——“分层”重新回归作业设计中。语文作业通过目标分层和分层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维系学生语文学习的持续学习动机;通过分层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分层激励和抽查监督,提升学生的学习毅力。“双减”政策下初中作业的精准分层,可以提升作业质量,赋能初中生语文学习力。  相似文献   

13.
<正>空间观念是个体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是人脑对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的一种主观反映。其目的是表示、解释、分析与探究空间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与关系,从而解决现实问题或数学问题。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小学阶段是培养空间观念的关键期。小学生空间观念初步形成与发展的具体行为表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形成初步的表象,  相似文献   

14.
<正>在北京新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相融合成为推动地理教育创新的强有力引擎。初中生认知水平有限,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均有待提升。新中考改革后,地理中考调整到八年级进行,教学内容不减,课时相对减少,需要教师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为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前测对教师精准把握学情具有重要意义。以“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为例,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基于前测的小学数学教学路径,力图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进而实现精准教学。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从而使数学有了趣味性和形象性,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使数学更容易被接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也要注意,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中,信息技术是工具,不能忽略数学特色,也不能丢失传统教学的优势,要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适时、适量、适切地有效结合,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正>《甘肃省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方案》吹响了甘肃省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实践号角。如何推进落实好《方案》,各地各校既要做好宏观统筹和规划,科学定位学校发展方向,还要因校制宜,立足学校办学实际,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和实践资源。西北师大附中作为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高度重视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学校特色发展方向定位、多元课程体系构建、学习方式变革、特色师资队伍建设、考试评价制度改进、特色管理效能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特别是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用技术赋能学校特色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理念,历经四十载的实践与研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获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双减政策”的落地,该理念对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具指导意义.文章以“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为例,具体从“三学”的角度来阐述学材再建构,自然切入主题;学程重生成,巧妙揭示新知;学法三结合,建构巩固新知;课堂总提炼,提升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毛正花 《江西教育》2022,(36):65-66
“双减”政策的目的在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劳动教育是“五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实践等教学环节中渗透劳动教育,能丰盈语文课程内容,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劳动素养得到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丰富学生体验、开展个性化学习、进行即时有效的评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切实提高育人成效,成为亟待一线教师探索的热点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内容、数学形式、数学方法、数学活动的融合后,在丰富课堂体验、增加学习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