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炳易 《中国教师》2006,(12):10-12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滥觞于19世纪初,发展至今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华文教育历经了风风雨雨,艰难坎坷的奋斗,期间也穿插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造就了现在华文教育的茁壮成长,蔚然成林。马来西亚华族重视华文教育,一方面极力捍卫、发展民族教育;一方面极力融入马来西亚多元文化、语言的大家庭里,与国家发展接轨,无形中塑造了现今华文小学独有的校园文化特色。一、繁衍中华文化的苗床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最为完善的国家。目前,全国有1,287所华文小学,学生642,914人。华文小学是维护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堡垒。保持华族文…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教科书是华裔新生代语言文化习得与族群认同建构的重要场域,亦是公民意识形成与国家认同建构的关键场域,体现着认同塑造的复杂机制及多层级认同的冲突与并蓄。从互文性视角对现行最新版马来西亚华文小学各类科目教科书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教科书中大量的国家话语策略、高频率分布的核心概念与互文性复现的话语模式,强有力地塑造着华裔新生代“公民-国家”逻辑上的国家认同;华人的族群叙事在国家叙事背景下展开,其叙事主体、叙事结构、文化标记及话语路径都表明马来西亚华文教科书族群认同塑造的功能被强大的国家话语修辞力量所稀释。在教育场域,华裔新生代面临如何在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间求取平衡,以及在国家认同的前提下提高华人族群内在凝聚力、传承华人族群认同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3.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孝观念和孝行为同存于其他民族之中。然而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及其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孝观念和孝行为存着不同的表现和要求。研究和考察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原则,注重它的历史演进过程,探索其发展规律,同时在与其他民族孝文化的比较中,更要凸显中华...  相似文献   

4.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孝观念和孝行为同存于其他民族之中。然而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及其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孝观念和孝行为存着不同的表现和要求。研究和考察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原则,注重它的历史演进过程,探索其发展规律,同时在与其他民族孝文化的比较中,更要凸显中华孝道文化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5.
孝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文学和文化素质,还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优秀的孝文化是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本文通过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中的孝文化选文的编排情况,从孝与父母、孝与社会、孝与国家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教科书中孝文化的编排问题,从科学的角度去探究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孝文化对于初中生教育的必要性。基于以上研究,最后从教科书编排这个角度为促进初中生对孝文化的传承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学文化在数学教科书中的融入问题是数学教育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2022年版)在对插图进行重新绘制后,更新了部分年代久远的素材,其中反映数学文化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在来源分布上,中国本土数学文化元素丰富,囊括日常生活与古今突出成就;在内容分布上,数学文化内容覆盖广泛,但数量占比差异过大;在融入方式上,数学文化内容的融入方式多样,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在运用程度上,数学文化的运用程度普遍不高,易被边缘化运用。本研究通过对以上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融入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应从教育性与真实性出发选取数学文化内容,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是马来西亚华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来西亚政府根据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不断对华文教育政策做出调整.20世纪60年代针对华文教育的政策焦点是华文中学的改制,70年代侧重阻挠华文大学的创办,80年代则侧重华文小学的控制权,90年代后华文教育政策相对宽松.本文对马来西亚独立以后的华文教育政策进行全面梳理,以期全面认识20世纪5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是在怎样的境遇下不断抗争、发展壮大的;同时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8.
传统孝文化的传播与外延——以明代山东为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秦汉以后,孝德观念日益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尤其是宋明作为封建理学极力推崇的时代,更加注重对孝行节义的旌表,同时其传播途径也更加广泛,内容也不断外延,并且由此而形成了我国传统社会的孝文化。  相似文献   

9.
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即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人口老龄化加深的时代、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渐趋深入和国际竞争加剧的特殊历史时期,更需要传承发展好以孝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孝文化融入高师声乐教学,育人效果好、受众基数多、后期辐射面广,是传承和弘扬孝文化的高效便捷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对中学华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马来西亚林国安在马来西亚,以肩负延续民族文化,发展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母语教育,培育民族子女,为国储才为任务的华文独立中学(简称“华文独中”或“独中”)〔1〕为顺应国内外时局演化和世界教育发展大...  相似文献   

11.
教科书文化建设深刻地影响着教科书的使用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科书不断发展,是新一代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与重要举措。教科书文化建设在形成与发展中呈现出汲取历史营养、坚持守正创新的历史逻辑和传承文化记忆、树立民族自信的文化逻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筛选的本质属性。面向未来,加强教科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现路径方面,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教科书文化建设全面领导;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多圈层教科书文化建设参与体系;发挥以公平互动为核心的教科书文化建设辐射影响力;切实将教科书打造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地。  相似文献   

12.
吴琦 《职教通讯》2016,(5):71-74
孝道文化是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中的最基本的特色文化单元。在常州市创新式发展视域下,面对并正视老龄化问题,以传承常州孝文化特色品牌为基础,聚焦于孝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顺应信息化的传播方式做好孝道美德的宣传、孝道文化的研究,依托孝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提升孝道传承的教育力度,同时,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弘扬孝行的主旋律,建构多渠道养老服务体系,丰富并拓展社会公益事业,促进孝道美德与常州地方文化的有机结合,推动富强、和谐、幸福常州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节假日与父母共度,带父母去旅行,带父母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松江区泗泾镇居民在镇里已开展数年的孝德宣传教育活动中,传承中华传统"孝文化",在现代生活点滴中践行"新24孝",将一片"孝心"转变为一系列"孝行"。  相似文献   

14.
妈祖信仰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文化认同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仰为载体建构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妈祖信仰是马来西亚华人的主要信仰之一,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华人共同意识,组织华人参与集体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在马来西亚种族多样、文化异质的多元社会里,妈祖信仰通过仪式、建立会馆组织等途径建构了华人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科书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指的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的经典文化体系,对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为"仁礼",礼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德"。教育具有继承性,几千年之前的儒家文化就提倡要注重道德教育,直至现今社会,德育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这里谈及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指"立德树人"的经典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来实现,语文教科书首当其冲地扮演着这一角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部编版语文教科书更加注重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渗透"。主要表现在文章编排和内容选择上,在七年级上下册部编版语文教科48篇课文中,有12篇谈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基于此,主要针对语文教科书的文化传承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是小学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甲骨文作为汉字的源头,是引导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载体之一。小学开展甲骨文传承教育应当坚持正确价值导向,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注重有机融入,坚持整体布局。而与课程教学、教材设计、文化建设和师生发展等进行更好地衔接,则是路径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孝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高等教育的宗旨在于"立德树人",大学既是传道解惑之地,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园地。加强对高等教育中孝道教育的探索,不仅关乎学生个体的素质修养,也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新时期与时俱进、传承创新孝道教育,坚持"孝识、孝性、孝行"三个维度,积极探索"知行合一"的孝道教育新模式,有利于高校在传承弘扬孝文化中,凝聚善气、践行善德,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华文报纸历史悠久,一直致力于文化传播与华文教育的发展,以强化华人的文化认同感,承传优秀的华族文化传统。华文报纸通过发表新闻评论,创办教育专刊、文艺副刊等方式,在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与华文教育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概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传统孝文化具有高度一致性。弘扬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孝文化,让"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百教孝为始"的理念科学地融入生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20.
海外华文教育是中国培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华裔青少年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但在海外华裔青少年的华文教育中文化障碍给其带来了极大阻碍.为此,应弄清海外华文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华裔青少年文化障碍的成因,进而探讨海外华文教育中华裔青少年文化障碍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