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的教学中具体实例,就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举例说明了在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既是《考试大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意。提高学生广泛迁移知识的能力,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素质,而且能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促进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试从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内部联系,通过习题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辨析能力及激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等四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刘瑛 《师道》2006,(10):28-29
教育心理学对“迁移”作了如下定义:“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其效果可以分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干扰作用)两种类型,我们所说的迁移一般都是指正迁移。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  相似文献   

6.
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简言之,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凡选拔性考试,试题材料直接来自于课内的极少极少,学生只有将课内所得的知识、能力迁移到试题的解答中去,才能适应这种考试。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这种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8.
在语文教学中,科学运用迁移规律,不但有利于巩固已学过的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探索发现的能力。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得到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得到锻炼,智力得到发展,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呢?一、重视和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科学规律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教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课之后,我给学生设计了一道习题: 阅读刘过的《沁园春》,然后做题。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照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白言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访梅须睛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注:天竺,寺名。 1.给这首词断句,加上恰当的标点。 2.解释“斗酒彘肩”的含义,给“彘”字注音,并说明其出处。 3.词中出现的人名,均是唐宋时期著名的诗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生物的教学不再像以前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注重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本文将结合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培养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更好地认识知识的本质与规律,快速掌握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其生物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针对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探究,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于爱萍 《化学教与学》2010,(12):24-24,37
知识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照影响的效果来分.又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称为负迁移。知识迁移的现象在平时教学中时常发生.可以说。任何学习都不可能离开知识迁移.因为学习任何新的知识时都不可能脱离旧知识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影响总是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13.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江苏省响水县二中陈士成,吕从坤知识迁移,是指人们已经获得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所产生的客观影响;知识迁移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去学习、分析、理解、掌握新知识、产生新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是当...  相似文献   

14.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陈士成,吕从坤(江苏省响水县第二中学)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必要手段。因此,...  相似文献   

15.
何尤文 《教师》2014,(7):46-47
正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就是学习迁移,在教学中表现为已知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和作用。历史学科综合性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历史学科的学习是一种机械的学习,没有认识到历史事件之间、现象之间、不同阶段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在此种教学理念指导下,不仅影响了学生形成知识迁移的能力,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与人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好像掌握了,面对较复杂的问题时却束手无策。这是因为学生孤立了单个知识,机械地记忆某一知识本身,体现出其知识迁移能力的不足。要让学生学会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就必须注重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正知识的迁移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由此及彼进行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能力.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学生不是理论知识的"贮存器",只有不断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未来社会更需要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人,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书呆子".生物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应该多从"动手实践"的方面入手,让学生先有迁移的兴趣,再通过"量"的  相似文献   

18.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时有的老师布置作文时,文题一写,一言不发,让学生“硬写”随意“放羊”;有的则如何开头,怎样结尾,滔滔不绝,越俎代疱,束缚了学牛的思维。因此,学生写得吃力,收效甚微;教师改得疲乏,望“文”兴叹。究其原因,恐怕与教学中不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足分不开的。写作中的知识迁移能力即语、修、逻、文等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学会由此  相似文献   

19.
<正>依托数列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是指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数列主要内容是数列的概念与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概念。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数列的概念,力求使学生在探索中掌握与数列有关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感受数列的广泛应用,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列与现实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作为学生数学学科学习的启蒙教育阶段,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在日常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程度,同时也要从小学生学习发展角度对学生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课堂练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做好铺垫与准备。因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教学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概述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必要性,为教师重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然后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具体探讨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教学策略,为教师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创新性的思考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