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摩擦力既可以做正功或负功,也可以不做功.2.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化(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在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既有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又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3.在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在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的总功总是负值,其绝对值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也等于该系统增加的内能,即ΔE机械能=ΔE内能=fs相对.二、应用1.判断摩擦力做功的情况及计算摩擦力做功…  相似文献   

2.
杜占英 《新高考》2007,(10):6-8
能量观点的考查是高考的必考内容,显然能量观点离不开机械能变化,而机械能变化的判定和计算是应考时的一大难点.一、机械能损失的三个主要去向1.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克服阻力做功.3.由于碰撞而使机械能损失.  相似文献   

3.
范永志 《物理教师》2009,30(8):55-56
机械能是高中物理所研究的最重要的一种能量,存在于每个运动的物体中,机械能损失的原因有很多,有些直观一些,有些隐蔽一些,然而有3个瞬间的机械能损失应引起特别关注,历年来是高考命题的意向所在.  相似文献   

4.
机械能是高中物理所研究的最重要的一种能量,存在于每个运动的物体中,机械能损失的原因有很多,有些直观一些,有些隐蔽一些,然而有三个瞬间的机械能损失应引起特别关注,历年来是高考命题的意向所在.1机械能损失在细绳张紧瞬间细绳在高中物理中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它的质量和伸长  相似文献   

5.
<正>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相关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而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判断,即分析物体或系统所受的力,判断重力以外的力(不管是内力还是外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如果重力以外的力对物体或系统做了功,则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否则机械能守恒。另一种是根据能量的转化判断,即对于一个物体或系统,分析是否只存在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6.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常用规律,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守恒条件的判断.而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做功的角度,看是否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二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是否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看是否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看系统与其他物体之间是否有能量的转移.下面以一道典型例题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在两容器中的水流体的运动模拟两电容器并联过程中电流在导体中的流动,通过类比的方法求解出两个系统的运动方程,并且计算出其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对两电容器并联过程中能量损失问题给予了一种即形象直观又深刻严谨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研究一个问题涉及到的不是一个物体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时,应具有整体意识,将不同的物体组成系统,这样往往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于系统:当组成系统的各个物体之间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没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时,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下面将常见不同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情况归类分析如下:一、连绳模型连绳模型是指由绳将不同的物体连在一起组成的系统.此类问题应认清物体的运动过程,注意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或最低点时速度相同的隐含条件及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例1】…  相似文献   

9.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初高中教师分别对机械能守恒教学进阶的处理方法有:实验引入能量的转化与机械能守恒;点拨摩擦生热对机械能的耗散;辨析机械能的“不变”的判断方法;引导学生计算推导机械能守恒;辨析单体机械能守恒与系统机械能守恒;归纳计算题中常涉及的机械能不守恒的过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建议:做好初高中机械能守恒与否的判断依据整合;初中选做类作业的信息题可适当提到高中机械能守恒的知识;利用教学诊断和评价,找准学习的进阶点。  相似文献   

10.
对第38届全国物理竞赛复赛(扬州,福建赛区)试题中的一道动力学竞赛问题进行研究,给出有别于标准答案的另三种求解方法。其中解法二采用等效质量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求解;解法三将机械能守恒与角动量守恒综合应用,解法四利用了极坐标以及开普勒第二定律。  相似文献   

11.
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它们的运动状态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这个过程就可称为碰撞.碰撞按其能量损失程度可分为完全弹性碰撞(机械能不损失)、非弹性碰撞(机械能损失一部分)、完全非弹性碰撞(机械能损失最多).不管哪种碰撞,在碰撞过程中,都要遵循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中两个最重要的基本规律.在力学中能量守恒定律则表现为机械能守恒定律,它们在物理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历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对动量和能量的考查都占有较大比重,题型多样,选择、实验和计算都有,并且经常是最后的大题要用动量和能量的方法解决.因此,在高考物理总复习中,掌握好这两个规律解题十分重要.那么应用两  相似文献   

13.
感应电流做功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学生 理解困难,易出错,本文通过对一道物理高考题的解法提出不 同见解,从功能关系和能量转化的角度出发,讨论感应电流做 功的解法,用两种方法获得一致答案。  相似文献   

14.
机械能变化的计算和判定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归纳总结如下:一、机械能损失的去向主要有三:1.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2.克服阻力做功;3.由于碰撞而使机械能损失.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质在电容器中所受横向张力对外做功的计算,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求得介质在极化过程中无偶极子动能的增加,从而找到介质插入电容器后电能损失的原因:转变成机械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双面理想非完整约束系统在约束不是定常且主动力不是有势时的机械能守恒律.建立系统的能量变化方程,给出存在机械能守恒律的充分必要条件.分析有机械能守恒律的12种情况,最后给出说明性算例.  相似文献   

17.
机械能守恒的数学表达式有三种形式:①系统初态的总机械能E1等于系统末态的总机械能E2,即E1=E2.②若将系统分成A、B两部分,则A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ΔEA增等于B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ΔEB减,即ΔEA增=ΔEB减.③系统减少的总重力势能ΔEp减等于系统增加的总动能ΔEk增,即ΔEp增=ΔEk增.对于动力学问题,特别是相互关联的物体,应优先考虑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这样会给解答问题带来方便,在应用系统机械能守恒列式时,题应目灵活选用.下面通过实例分析来谈谈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有光滑水平板,板的中央有一小孔,孔内穿入一根…  相似文献   

18.
张娇月 《考试周刊》2012,(52):129-130
高中物理分为几大块,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能量这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能量"为一个间接观察到的物理量,其往往被视为某一个物理系统对其他它物理系统做功的能力。对应于不同形式的运动,"能量"分为机械能、分子内能、电能、化学能、原子能等,又简称为"能"。高中部分主要研究的有机械能、电势能,这两种能存在于必修部分里,核能存在于选修部分中,所占分值略低。  相似文献   

19.
<正>碰撞问题是高中物理中同时应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的典型问题情境,其问题的实质是碰撞过程中两碰撞物体运动学信息的交换,求解的目标是碰撞后两物体的末速度,因为速度既是动量也是能量的构成部分,所以联合两种观点同时处理碰撞过程就成为必然的方法选择.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联立在求解思路上是清醒的,但由于是二元二次方程组,所以具有一定的计算复杂性,能否以物理理解上的深刻性简化计算过程的复杂性,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呢?一、  相似文献   

20.
机械能守恒判断中的“陷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如果系统“明显”克服除重力或弹力之外的力做功,则明显可知有机械能损失;但是在非弹性碰撞、绳子突然绷紧等过程中,由于物体(绳子)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而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不易看出,成为机械能守恒判断中的一个“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