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史铁生从事文学创作已经有20多年,最有影响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病隙碎笔》这样抒情味更重的小说、散文,而虚构性作品影响反而不大。“从清平湾到地坛”,从回忆过去到直面现状到叩问人生,史铁生凭其用心和悟性“突围”自身的局限,“超越”人生的苦难,用“有血有肉的语言”写下生命厚重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李巧燕 《考试周刊》2008,(51):122-125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史铁生是一个理性的作家。在众人狂热的年代里,他表现出特有的冷静。他在残疾的围城中,冲出肉体的困囿,安详地走向精神的圆满。史铁生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苦难意识,是完成天、地、人的思索后的自然流露;他对残缺人生的乐观、豁达,是因为爱的滋润。史铁生在创作中关于苦难的表达,给我们以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史铁生的作品中,人的困境是永恒的,困境意味着生命的残缺,人生注定是残缺的、荒谬的这构成了充满虚无感的人生背景。对人的超越之路,他表现出深刻的自我矛盾与疑虑。  相似文献   

4.
史铁生是一位创造者,是当代作家中第一个确立人类生存困境的文化观念的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他以极其严肃而又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重构新时代的人文精神,感悟人生真谛.  相似文献   

5.
史铁生是一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和独特地位的作家。他在文字中展露了命运的无常和不公,表达了个体生命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探索,诉说了离开肉体束缚的心魂在人世间的畅游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哲理化阐释。  相似文献   

6.
史铁生是一位思考型作家。在纸与笔的世界里,他从个体出发构建了人本困境下的精神家园,历经精神炼狱,从容地完成了形而上的艰难求索,从而以理性与智慧发掘出“过程即目的”的哲学蕴涵,探寻到突破生存困境的精神之路。作为启蒙者,史铁生的生命沉潜内蕴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和对爱与心愿的积极弘扬。  相似文献   

7.
吏铁生是一位思考型作家.在纸与笔的世界里,他从个体出发构建了人本困境下的精神家因,历经精神炼狱,从容地完成了形而上的艰难求索,从而以理性与智慧发掘出"过程即目的"的哲学蕴涵,探寻到突破生存困境的精神之路.作为启蒙者,史铁生的生命沉潜内蕴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和对爱与心愿的积极弘扬.  相似文献   

8.
吕鹏娟 《文教资料》2008,(17):20-22
作为对传统话语模式的反动,寻根文学为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创造性的文化资源和话语空间,但急于求成的心态和理论建设的缺乏又先天注定了它的没落,而史铁生以其从容、孤独的创作心态和对人生困境的不懈追问,对寻根文学做出了有益的填补.  相似文献   

9.
《我与地坛》作为史铁生的代表作,展示了残疾、宿命、死亡这三个史铁生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通过分析作品,探讨史铁生在不幸的人生中,在生与死的犹豫间,如何对人类终极命运采取精神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残疾及其拯救--论史铁生创作的心路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狭义的残疾是指生理上的缺陷,广义的残疾是指人所不能者.史铁生真切地体验残疾人在物质与精神上的生存困境,他从狭义的残疾问到广义的残疾,探寻出人的三大根本残疾,并积极寻求拯救之途.他直视残疾,不泯希望,为个人和他人找到了顽强生存下去的勇气和理由.  相似文献   

11.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作家非常独特的个案。他以一种庄严的姿态,饱含真挚的情感,回顾了自身所走的艰辛之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生活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再发现。从史铁生对生与死的艰难选择出发,通过对目的和过程的深度思索不断追问人存在的终极意义,从而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救赎之路,实现了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人的许多困境是与生俱来的,史铁生的困境在于他的残疾,他能在思索中升华,领悟生的意义,从心灵的深渊中走出来,并且意识到心灵的残疾才是真正的残疾.对待困境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从精神上实现超越,从不断的精神超越中实现人的价值,获取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史铁生由现实主义写作转向形而上的写作。转向人的内心世界的写作时.作家的创作发生了改变.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创作上因形而上的思考而采取“主题先行”.他的这种手法有别于那种脱离生活实际的“主题先行”.是一种“意在笔先”的“主题先行”;另一方面作品的风格达观而平和.这源于作家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更主要的源于作家思想中的道家思想。  相似文献   

14.
《我与地坛》作为史铁生的代表作,展示了残疾、宿命、死亡这三个史铁生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通过分析作品,探讨史铁生在不幸的人生中,在生与死的犹豫间,如何对人类终极命运采取精神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当代作家史铁生的困境来自于他的残疾,他能在思索中升华,领悟生的意义,从心灵的深渊中走出来。史铁生认为,心灵的残疾才是真正的残疾,对待困境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在精神上实现超越,从不断的超越中实现人的价值,获取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渴望死去到珍惜生命,从思索个体生命的残疾到全人类所共有的残疾,从对命运的无奈到对命运的反抗、求解,史铁生通过文学创作观的形成以及在这种创作观的指导下的文学创作,充分展现了他不同于其他作家的文学创作的独特之处。因此,通过对史铁生的文学创作观进行研究,我们能透彻地体悟史铁生创作的心路历程,更好地领悟其作品展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史铁生与海伦.凯勒,一个因为高位截瘫从光明堕入黑暗,一个因为失去听力视力陷入寂静又黑暗的世界。在艰难的苦难旅程中,他们都握住了黑暗中伸向他们的援手,在大自然中得到安抚和感悟,在思考中进行文学创作,最终借助一缕微弱的阳光走出黑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日益困惑浮躁的时代,史铁生关注人类的生存困境,并始终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生命。在其创作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命美学观。他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苦难和挫折,以此超脱苦难;在追求超越苦难的过程中,以审美的意识来寻找人生的美丽,发掘过程的意义与价值。这对于当今日益失去审美能力的人类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和提醒。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日益困惑浮躁的时代,史铁生关注人类的生存困境,并始终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生命。在其创作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命美学观。他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苦难和挫折,以此超脱苦难;在追求超越苦难的过程中,以审美的意识来寻找人生的美丽,发掘过程的意义与价值。这对于当今日益失去审美能力的人类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和提醒。  相似文献   

20.
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做作,而是常常诘问自己的心灵,探究人性最隐秘处。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但他依然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