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营造智慧化的教学环境,营造智慧化教研环境,营造智慧化管理环境,营造智慧化服务环境,是智慧校园的发展目标。智慧校园的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对学校的信息化资源进行整合,使各种信息化资源能够合理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2.
建设发展数字化的教学校园,培养学生的良好信息素养,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学校在创建和使用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和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数字化办公和学习的理念得到了更新,更好地培养了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坚持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它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形成职业取向、养成职业素养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需要学校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我们注意到,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人文素质为己任的书香校园建设,与生命教育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而通过书香班级、书香学校的营造促进学生生命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也是书香校园的一个重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校园化是特有的化教育因素,它是广大教职工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化它是一个和谐的综合体。校园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扩展,是师生化艺术思想情操和素质的自我深化,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潜在因素,它包涵着发展学校教育特色全部内容。下面我试着从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培育校园化特色品牌、改革课程结构三个方面,谈谈对构建校园化的思考与认识。  相似文献   

6.
朱亚玲 《天津教育》2023,(10):37-38
<正>新时代呼唤新教育,新教育具有新理念,当前文化发展推动学校发展已然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理应顺应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将文化建设作为校园建设的内在驱动力,让全体师生都能在文化素养的引领下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优秀的教育系统绝不是冷冰冰的,想要让学校的发展稳步向前,就要营造出校园有文化、教师有热情、学生有希望的教育教学环境,确保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为学校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从校园的学习生活中收获幸福、体会成长。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相似文献   

7.
校园体育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校园体育文化在现代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建设要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力开展课外活动。提高体育教师素养、完善体育配套设施、完整评价体系等途径,强化学校体育文化氛围,以营造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8.
人文素质拓展课程是高校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平台,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但人文素质拓展课程教学存在诸多不足.针对湖北文理学院人文素质拓展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传统观念、完善课程结构、优化师资结构、拓展教学渠道、加强校园人文建设等建议,试图为改善人文素质拓展课的教学效果、促进学校课程体系优化、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小站第五小学把“建设文化校园,提高学生素养”作为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创建文化特色,实现教育目标”的德育口号,以“孝敬教育”为突破口,以“孝亲敬老、礼仪规范”为德育主题,全力打造小站五小文化底蕴。为此,学校启动了“高扬孝敬旗帜,传承中华美德,激活校园文化”为主题的古诗文诵读活动,使学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使学校提升了办学品位。小站五小师生正以崭新的姿态,为把学校办成一所“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具有现代特色的文化校园而努力工作。学校连续被评为天津市行为规范示范校、津南区孝敬教育先进集体。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第五小学:建设文化校园,提高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10.
商职校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要点中明确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延伸,是师生文化艺术思想情操和素养的自我深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扩大学校社会知名度是一种潜在的因素。”这段话正确地摆正了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她是学校教育与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正因为校园文  相似文献   

11.
建设数字化校园电视台归根到底是要应用于教学,为师生服务。学校电视台的创办和发展,对学校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宽学校教育新渠道、新方法,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构建特色学科、特色学校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雪芳 《考试周刊》2014,(91):47-47
故事化教学,即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故事,以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不但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听故事,提高学生倾听和思考的能力;其次,讲故事,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演的能力;最后,写故事,提高学生想象和写作的能力。以故事为载体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如何将校园信息化建设有效应用于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中,还是一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总结出五个解决思路:(1)一切的改变都是从观念开始,校园信息化建设需得到决策层的重视和主导,以及教员职工的观念上的认同;(2)校园信息化建设要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日常管理相结合;(3)校园信息化建设要为教育教学服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效率,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平台,要让老师、家长和学生参与沟通的网络平台;(4)通过校园信息化建设对学校人力资源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培养;(5)校园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合适的硬件,更需要符合学校实际的“操作软件”.  相似文献   

14.
提升学生美育素养是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作为校园艺术重要内容和载体的校园戏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提升了学生的美育素养,促进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融洽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  相似文献   

15.
林曜圣 《教育学报》2012,8(6):61-72,77
"学校故事学"是探究学校校园内外的故事之价值与其应用的一套理论体系。学校校园内外充满故事,这些校园内部与外部的故事组合成学校的整体面貌与形象。透过校园故事的流传,社会大众对学校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学校内部人员也可能会受到外部故事的正向影响。"学校故事学"理论基础的相关理论,包括:诠释学、叙事学、隐喻学、组织文化、移情同理与投射认同,以及美学等,透过这些理论基础,故事经常被运用于学校的许多方面,领导者运用故事传递价值观,发挥领导与影响力之效能,进行故事领导;教学者透过故事教学,将故事融入教学素材与方法之中,增加学习者的兴趣与注意力;学校人员透过学校故事,营销学校品牌与形象;培训者透过范例故事,进行学校教育人才之培训;教育研究者透过故事及叙说进行教育研究等。"学校故事学"概念与理论的发展,在教育研究领域中仍属于起始阶段,需要更多研究者的探究与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小学引入人工智能素养测评系统为例,分析了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精准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途径与举措。这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实现教师精准教学和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7.
建设文明生态社会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必须具备社会责任与担当的素养,而具备环境意识、特别是水环境素养是社会责任与担当的重要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如何进行水环境教育、提高学生水环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整合校园资源,通过进行水环境知识渗透教学、校园内宣传实践教育、校园外的实践调查等三种途径进行水环境教育的有效探究。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校心理课程建设存在课程内容“零散化”、课程实施“浅层化”、课程评价“忽视化”等问题,由此以校园心理剧为育心载体,积极建设“剧润童心”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群。为此,学校架构了“主题化”课程内容、“进阶化”课程实施与“三全化”课程评价的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与参与过程中生成积极的心理素养,提升心理自助的能力,促进心理问题的精准追踪,真正转变学生认知、行为与心理上的问题偏差,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其就业优势的有效手段.大学基础文明教育必须得以重视和加强,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显性教育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有组织系统的教育,更要挖掘学校隐性教育资源,通过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影响学生,提高他们的基础文明素养.基础文明教育在大学的有效开展,可以从整体上塑造学校的文明形象,发挥社会"文明窗口"的作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存在诸如:学生法律观念淡溥;义务观念欠缺,权利理解片面;学校法制教育缺乏常态化、体系化等问题。究其原因,有社会及家庭因素的负面影响、学生法律素养不高、学校及教师在法制教育认识上的偏差等。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要充分发挥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构建和完善学校法制教育体系,持续推进普法教育,结合学风、校纪校规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依法治校,促进和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