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2018,(6)
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思想品德新课改的重要课程,它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低年级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还没有形成,教学应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不能囿于传统的说教式,而应通过建立实践与教学的联系,开展实践活动来内化知识,形成情感,从而为祖国培养优秀的品德少年。作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基于实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  相似文献   

2.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首先是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用法治精神来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核心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重大和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大学生作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未来主体和生力军,培养他们“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的法治思维方式将会在社会和国家范围内发生蝴蝶效应.而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思维状况不容乐观,要充分发挥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协同作用以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地理实践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途经;结构化思维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开展深度学习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结构化思维的概念、构建过程以及地理实践活动对结构化思维的促进作用,并以“土壤”一课为例,通过设置真实情境、开展细节化实践操作、预设开放式探究活动、设计阶梯式实践问题、重构结构化思维认知图式等地理实践活动,探索地理结构化思维的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大学生担负着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必须结合新的理论成果对其进行法治教育。当前大学生存在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储备但缺乏运用能力、法治意识相对薄弱、依法行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等问题。高校必须加强制度保障、丰富思想政治课的法治教育内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对法治知识的实践,以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芳 《亚太教育》2019,(8):24-24
早在20世纪末,依法治国就成为我国基本的治国方略,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也是教育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体,在课程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除了要将其中的法治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之外,还要积极地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理解法治内容,树立起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6.
王士义 《天津教育》2021,(11):136-137
根据新课改的内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实践教学模式已成为一个主流趋势。由于小学生尚未形成稳定成熟的抽象思维,小学教学重点应该在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教师需要主动摒弃过去常用的说教式教学手段,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引入实践活动。同时,还需要在构建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推动实现内化知识的目标,进而为培养品学兼优的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全社会形成法治文化,要注重法治理念的传播,培育公民的法治思维方式。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接班人,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有利于树立大学生的法治信仰、促进高校法治文化的形成,使其成为未来法治国家建设的新兴力量。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思维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公平正义思维、合法性思维、权利义务思维以及程序性思维,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公众参与等途径促进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在创建幸福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本着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目的,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幸福德育之路,创立了幸福德育小班化模式.通过下放管理权、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明确教育任务、增强教师的责任感、组织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的事业感和拓宽育人渠道,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等方法开创了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新局面.同时,通过德育小班化,树立起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德育理念,也构建起体验感悟的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学本教育"理念是对传统"师本"理论和"生本"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体现了对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尊重和人文关怀,对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学本教育"理念为基点,实践幸福教育,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法治建设是现代社会治理能力的体现,大学生未来要参与社会治理,其法制思维水平事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法治思维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环境、培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师资队伍方面剖析了原因;从营造法治氛围、法治理念、培育方案、课堂教学方面阐述了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路径,以期为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法治插图是落实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抓手。对于法治插图,我们要读出法治意识的"真味",培育学生法治思想和法治情感,品鉴法治精神的"韵味",培育学生法治信仰,感悟理性逻辑的"意味",提升学生法治思维能力,延伸知行合一的"余味",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视角,在介绍美国法学院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同时也把它们与中国的相关情形做了比较性的研究。论文特别以现代法学思想的发动机--批判性思维(或称创新思维)为研究平台和思想核心,着力阐述了美国法学院很有特色的、围绕思维训练的教学方法及其合理性和实效性。美国法学院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对于更新和完善我国法学院学生落伍的思维习惯,启迪他们对法治社会精神的视界,以及推动我国教学模式的改革,把教学设计从低级的知识与技能传授引向更高阶段的创新思维的探索,都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不断调整刑事责任年龄的同时,人们更应该思考青少年违法犯罪低龄化趋势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应对策略。基于法治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从学校、家庭、社会的保驾护航到学生用法实践体验,多角度提炼,以期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5.
法治思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法治思维不是职业思维、法律思维,而是良法思维,包括法律信仰、职权法定、程序正当、责任意识四个核心要素。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有三种途径:一是以树立大学生法律信仰理念为宗旨,培养大学生对法治价值的认同感;二是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调整法治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法治教育师资质量;三是以公众参与为途径,培育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6.
困境:用义务本位的道德思维来培育法治思维;用抽象性的思维来培育具体的法治思维;渴求学习法律的愿望与高校法学专业教师不足的困境。对策:创新教材内容,构建法治思维通识培育机制;与社区链接,创建法治思维实践培育机制;"互联网+"创新法治思维网络培育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幸福课程"作为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小学最为重要的教育载体,在实施"幸福教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新的教育发展阶段,幸福课程的落地开花,涉及文化认同、理念更新、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等诸多层面,学校要有规划力、执行力、研究力,打造师生共享幸福的高品质校园。  相似文献   

18.
形成法治思维,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表现。大学生法治思维应是一种合法性思维,体现公平正义的思维,它要求以权利义务为中心,强调要有程序意识。为培养高校大学生法治思维,针对高校在法治教育中存在的认识上的主要问题,应重视与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校园法治环境建设,营造高校法治学习氛围;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等更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435”幸福课堂研究与实践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建设幸福小组、构建幸福课堂、践行幸福教育三个方面.课题以为学生的成长着上幸福的底色为目标,在研究与实践中创造、生成幸福的资源,培养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创造幸福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在空中课堂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虚拟人物、呈现真实问题、打造法治剧场、布置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认同法治价值,参与法治实践,养成守法用法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