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这是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做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主要特点,进而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
张玲玲 《科教文汇》2007,(8Z):54-54
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这是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做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主要特点,进而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赵红波 《科教文汇》2008,(9):138-138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趋势,总的来说呈上升态势。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成为困扰各界的难点问题。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不仅有社会环境的因素,而且家庭教育方式和学校教育方式的不当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根源。预防措施的根本就是坚持以学校为主,家庭、社会紧密结合,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育中要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我国目前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青少年犯罪的急剧增加,已使众多犯罪社会学者投入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中。以学校为出发点,就如何防范青少年犯罪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5.
一般说来,青少年犯罪是指25周岁以下14周岁以上的青少年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而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青少年犯罪以其犯罪主体年龄小、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周期长等因素而备受人们关注。犯罪低龄化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在各类犯罪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呈现出犯罪低龄化、暴力抢劫犯罪增多、团伙犯罪增多、作案方式成人化、作案手段凶残化和高科技化等特点,尤其是低龄化现象不容忽视。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比例逐年上升,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指出了青少年犯罪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和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自身特点。在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中也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分别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普遍原因和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特殊原因,指出了农村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氛围自身存在的不足及其对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指出了青少年犯罪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和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自身特点.在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中也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分别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普遍原因和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特殊原因,指出了农村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氛围自身存在的不足及其对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综合症,其犯罪原因是综合性的"污染",同时对青少年的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因比要从本人、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因素来考虑,调动-切积极因素来有效防止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造成了比较大的威胁。如何预防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已经是社会各界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及原因的分析着手,提出预防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凸显,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对青少年犯罪起到了抑制作用。笔者因工作关系感到近期青少年犯罪有上升的趋势。笔者现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谈一下认识。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目前刑事犯罪的主要构成部分。对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有利于预防犯罪工作者和社会层面的青少年工作者强化防范观念;对青少年犯罪新特点从法律成因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则可有助于相关单位和人员寻找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做好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刘辉 《科教文汇》2007,(7X):205-206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指出了青少年犯罪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和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自身特点。在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中也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分别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普遍原因和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特殊原因,指出了农村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氛围自身存在的不足及其对农村青少平犯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楠 《中国科技纵横》2010,(18):280-280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中国社会犯罪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尽管在我国法律法条中还未出现“青少年犯罪”这一称谓,但作为青少年这类特殊群体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青少年违法犯罪近年来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而且还表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成人化、智能化、凶残化等新的犯罪特点,这是社会诸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以及学校、家庭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简要介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这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命运。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比例一直较高,而且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认真分析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对策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针对问题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加大打击力度,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又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就此作简单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闲散青少年的犯罪现象不容忽视.要减少闲散青少年犯罪,就必须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完善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学校要切实履行起自己的教育管理责任;加强并落实法制教育,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要多创造就业机会,加强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16.
王彩玲 《内江科技》2007,28(9):84-85
当前,网络犯罪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犯罪主体多以掌握网络知识技能的青少年为主,青少年网络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是每个社会人的责任,制定相应的对策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梁海彬 《大众科技》2008,(7):176-178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加重,且犯罪向低龄化、暴力型、团伙犯罪转变。犯罪的预防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而要做好预防,则必须把握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以及对其犯罪的原因进行研究,如此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为有效地减少犯罪的发生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科文摘     
青少年当中存在7种潜在犯罪特征:以自我为中心、撒谎、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缺少同情心、不遵守纪律、偷窃、自我控制能力差。 要防止青少年犯罪倾向,最有效的办法是干预并及时纠正他们的思想行为。  相似文献   

19.
阮维 《知识窗》2011,(7X):20-21
<正>青少年犯罪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学校是青少年从家庭走向社会,从蒙昧走向理智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防止他们违法犯罪的有力防线。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在学校教育中采取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加强预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青少年犯罪一直就是一个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有关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问题少年"其"问题"出在家庭.青少年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