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费愉庆 《图书馆杂志》2004,23(9):67-67,23
苏州为历史文化名城,文脉源远流长,人才辈出,藏书之风享誉海内外,历朝繁衍不衰,至明清已蔚然成风。苏州私家藏书楼据文献记载有七十多处,这些藏书楼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典籍,也传承了苏州的历史文化。因此,它们是吴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是苏州城市建筑中最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2.
曾健敏 《兰台世界》2007,(24):50-51
本文着重从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源流、概况、在传播文化典籍上的独特地位、传播途径和对文化典籍长远传播所起的作用,论述私藏对中华历代典籍的保存、传播和完善,及其对于促进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所作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近代私人藏书楼命名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上,出现过众多的私人藏书家,他们为后世珍藏了大量的文化典籍,为保存和传播民族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这些私人藏书家为自己藏书楼取的名称,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引人入胜,又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图书馆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古代图书馆主要属于官方和私家的藏书楼性质,藏书楼的目的是在保存典籍,仅供皇家御用和少数学者或藏主家族有关熟人从事整理、校勘、编目、抄写与刻  相似文献   

5.
龙斌 《兰台世界》2011,(11):59-60
古代藏书楼不仅给无数的读书人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而且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广泛传播;藏书楼也起到了收藏和保护古代典籍的重要作用,为古文献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藏书楼还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古代藏书楼不仅给无数的读书人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而且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广泛传播;藏书楼也起到了收藏和保护古代典籍的重要作用,为古文献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藏书楼还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天一阁文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辉 《图书馆杂志》2005,24(5):93-94
黄宗羲登临天一阁观书后,在其《天一阁藏书记》中感慨道:“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这句话既感慨藏书之难,也称赞了天一阁在遭受兵、贼、虫等厄劫之余藏书保持之久。可藏书虽难,却没有力量阻止任何藏书者的爱书藏书之心。中国历史上有难以计数的藏书楼,这些楼或者还保存完好、或者已经难觅踪迹,但是它们所承载的中国藏书文化却源远流长,为历代学人所重视。不仅仅是因为藏书楼曾经保存了众多珍本古籍,更重要的是藏书楼所体现的藏书文化内涵,深深吸引着一代代的爱书藏书之人。  相似文献   

8.
书史如海惠及后世——曾国藩家藏史料及其文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藏书楼曾经藏有各种书籍、资料数十万册,这些书籍资料一直得到完整保存,后捐献给了政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对中国近代史和文化研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藏书楼的文化氛围影响了曾氏后裔及近代诸多名人。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对文化典籍传播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叙述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源流、概况和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从私家藏书在传播文化典籍上的独特地位、典籍的传播途径和对文化典籍长远传播所起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私家藏书对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广泛传播所作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江南一带多藏书楼,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上海,许多珍贵典籍行将流散到国外。沦陷区的一些仁人志士不顾个人安危,凭借个人或组织的能力与财力,想方设法买下那些珍品留在国内。在以郑振铎为首的文献保存同志会孜孜不倦的努力下,以中央图书馆的百万元扩建费收购下相当于当时的北平图书馆善本馆藏总量的珍贵文化典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江南一带多藏书楼,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上海,许多珍贵典籍行将流散到国外。沦陷区的一些志士仁人不顾个人安危,凭借个人或组织的能力与财力,想方设法买下那些珍品留在国内。在以郑振铎为首的文献保存同志会孜孜不倦的努力下,以中央图书馆的百万元扩建费收购下相当于当时的北平图书馆善本馆藏总量的珍贵文化典籍。  相似文献   

12.
苏州的私家藏书为后世保存了丰富的典籍,在推动学术研究和促进文化繁荣方面,作用不可低估。苏州的藏书活动之所以历代相袭、绵绵流传,与藏书活动中形成的吴地人文精神是分不开的,是吴地文化史上一种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古代,藏书的地方大都是用亭、台、楼、阁、斋、室、轩、堂之类的名称,所以人们管它们叫藏书楼。过去,人们在探讨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时,对于古代藏书楼,以及评论其社会作用,总是毁誉参半,说法不一。究竟应如何看待我国古代延续了几千年的藏书史,怎样评价以保藏为主的古代藏书楼呢?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探究的问题。首先,我们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既要看到古代藏书楼封建局限的一面,又要肯定它曾在保存文化遗产、推动学术研究等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其次,我们对待任何旧的事物,都应采取“扬弃”…  相似文献   

14.
从古代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的兴起,再到现在的数字图书馆,共发生过三次大的变迁,每次变迁都与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对文化的需求有关,同时每次变迁对历史文化的收藏、整理、保存、传播和利用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维新派对中国古代藏书楼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俊荣 《津图学刊》2001,(1):46-48,50
本文从对古代藏书楼弊端的批判、为广建公共藏书楼大造和身体力行的创办学会图书馆三个方面,论述了维新派在中国古代藏书楼变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明代私家藏书的发展阶段、地域分布及私家藏书特点分析,指出明代私家藏书在历代典籍文献的保存与流传,利用藏书进行学术研究与编纂史料,藏书理论建设,藏书楼建筑与图书保护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何静 《图书馆学刊》2007,29(4):48-50
主要从出国考察、编修文化典籍、学习日本的图书馆思想、从藏书楼到图书馆的转变等几食方面论述了清朝对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做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辽金时期,雕版印刷业异常活跃,在北方地区出版了大量书籍,发挥了传承中国典籍和文化的作用。尊孔崇儒是雕版印刷业兴盛的原动力;社会需求成为雕版印刷业兴盛的推动力,是官府藏书、私家藏书、官私教育、书商和宗教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便利的刻印材料、社会对书籍的重视以及印刷技术的革命等,在雕版印刷业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皖省藏书楼——我国第一座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藏书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中国近代史中,公共藏书楼是维新派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论述了在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皖省藏书楼是我国第一座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藏书楼,超了“肇启新机”、开风气之先、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藏书楼作为我国古代供藏书与阅览的机构,到了民国时期,随着图书馆的出现,一般认为藏书楼的称谓就此被取代,藏书楼及其文化逐渐消失,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民国时期藏书楼称谓仍然存在于时人的日记、文章及著作中,即使其功能已经发生变化,加之私人藏书楼的保存与开放,其称谓并未完全消失;另一方面,新式建筑中仍然沿用藏书楼称谓,新式图书馆中也依然建有藏书楼,其文化是一直得到延续的。藏书楼的称谓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也代表了时代的变迁及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