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理因素是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比赛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对赛前紧张和焦虑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过去成功的比赛会使运动员从中受到鼓舞,振奋参加比赛精神。一场比赛的胜负,不单纯决定于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体育比赛,一个运动员(队)要想想临场发挥水平取得胜利,除了应具备扎实的身体素质、技战术基础外,还需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保证。运动场上,不仅是身体技、术的抗衡,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就非常重视赛前心理调节,在临近比赛期间,他将约90%的精力用于心理上的准备。心理训练分赛前训练和赛时调整两方面,只有坚持平时训练,赛时才能排除各种外来干扰,调节心理状态,使之发挥各方面能力,全力以赴参加比赛争取胜利。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运动员月经期参加田径比赛后当时月经的变化和月经期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我们用填表与个别访问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在一九七三年全国田径运动会期间,月经可能来潮的运动员87人(年龄15—29岁),其中40人参加了比赛,20人用人工方法改变了(提前或推后)月经来潮时间(有27人因月经来潮中断了比赛本文不予分析)。调查包括过去月经来潮的天数、血量、周期及痛经情况,月经期训练的习惯、此次比赛后当时月经的改变情况、自我感觉与运动成绩的改变(运动成绩提高之标准为达到或超过最高成绩,低于平常一般成绩列为成绩下降,在两者之间为成绩无改变)等项目。一、经期参加比赛的女运动员月经情况及机体反应1.参加比赛后此次行经情况的改变:参加比赛后大多数(75%)运动员此次行经情况正常,12.5%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后此次来潮出现痛经现象,少数运动员有血量和行经时间的改变(见表一)。这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在参加体育比赛时,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啦。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竞技水平,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如大赛前夕的气氛会使人心浮气燥,如果调节不好赛前的心理状态,就会影响比赛结果。本文从几个方面结合中外体育名人的经验体会例淡体育比赛中的心理调节,为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时进行心理调节提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男子手球队十二届全运会前的赛前训练期间,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尿素(BU)、肌酸激酶(CK)、血睾酮(T)、皮质醇(C)在训练各个阶段变化情况的分析研究,发现在赛前训练阶段强化对运动员的训练监控非常必要,可以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提供重要指导,提高训练效果;赛前训练对男手运动员的WBC、BU影响不大,但要重视训练初期运动员血红蛋白(Hb)水平的下降;要重视赛前训练期间运动员最后一场教学比赛后的机体恢复,特别是肌肉疲劳的恢复工作,为下面的正式比赛做好准备;在赛前训练期间一定要做好营养品的针对性补充,只要营养品补充合理,配合训练计划的合理安排,在整个训练期间,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均能维持在较为理想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田径总论     
G820.148.6.HL006 9905259高水平径赛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时间变化模式及赛前状态焦虑与比赛成绩的相关研究[HL,中,A]/符明秋∥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35-36(SML)径赛∥高水平∥运动员∥赛前∥焦虑∥比赛∥成绩运用马藤斯1990年编制的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问题(CSAT—2)的中国修订本,在赛前一周、一天、一小时和赛后即刻(让运动员回忆赛前临上场时的焦虑状况),对参加北京市高校田径比赛甲组的32名高水平运动员进行问卷  相似文献   

7.
心理因素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它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对赛前紧张和焦虑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举例说明心理因素在赛前所产生的危害,指出呼吸调节法是克服赛前紧张和焦虑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回想过去成功的比赛会使运动员从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变得自信、从容;运动员的期望值不宜太高,要根据已的实际情况选择奋斗目标;念动训练能使运动员从紧张和焦虑中解放出来,振奋精神,斗志昂扬地参加比赛;专门性心理训练能达到消除运动员过度紧张心理和稳定情绪的作用.在一场运动比赛的最后胜负,不单纯决定于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心理因素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它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对赛前紧张和焦虑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举例说明心理因素在赛前所产生的危害,指出呼吸调节法是克服赛前紧张和焦虑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回想过去成功的比赛会使运动员从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变得自信、从容;运动员的期望值不宜太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奋斗目标;念动训练能使运动员从紧张和焦虑中解放出来,振奋精神,斗志昂扬地参加比赛;专门性心理训练能达到消除运动员过度紧张心理和稳定情绪的作用。在一场运动比赛的最后胜负,不单纯决定于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比赛中,特别是在参加奥运会大赛的时刻,即使是有经验的运动员,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够控制自己的紧张心情。参赛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保持最佳情绪状态,可根据个人性格和习惯在赛前采用下列简单易行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有些运动员在赛前情绪过分激动 ,表现为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和心神不定 ,在行动上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 ,知觉和表象不连贯 ,注意失调 ,遗忘与比赛有关的重要因素 ,记忆力下降等。赛前过分激动状态的致因 ,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引起运动员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减弱 ,兴奋过程升高 ,致使大脑皮层下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调节作用减弱。克服情绪激动的方法 :———运动员产生情绪激动与运动员的训练程度和比赛经验有关 ,应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程度 ,丰富运动员的比赛经验 ,对少儿运动员 ,或初次参加重要比赛的运动员更应如此。———运动员产生…  相似文献   

11.
以尿内儿茶酚胺排出量和状态焦虑为观察指标,在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期间进行了不同时段检测。结果表明:比赛发挥好的运动员在赛前0.5~2h段表现出较高心理激活水平;而比赛发挥差的运动员则表现相反,并且还有在赛前和比赛后儿茶酚胺排出量明显增加及高焦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机能变化规律,对我省优秀年轻运动员迎接全国比赛期间赛前训练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提示:赛前训练期拳击运动员的血色素(HB)和尿素氮(BUN)波动幅度不大(P>0.05);血睾酮(T)在赛前训练中期出现下降(P<0.05);血乳酸(BLA)在赛前训练中后期持续上升;肌酸激酶(CK)在赛前训练初期就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P<0.01),中后期恢复正常.结论:不同的运动员在同一和/或不同一赛前训练期其机能变化规律各不相同,除HB外,其它指标均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3.
心理因素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它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本文对赛前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影响比赛的赛前心理因素,以及如何克服赛前紧张和焦虑状态。让运动员学会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训练,以达到提高比赛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对参加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女子摔跤比赛预赛(第二轮)的85名运动员进行了赛前情绪状态的问卷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赛前状态受到运动员曾经所取得成绩的影响,不同水平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不同;运动员在赛前焦虑水平越低,自信心越高越有利于其运动成绩的取得。  相似文献   

15.
一、赛前的准备工作 赛前训练的目的不是在于继续提高运动的潜在能力,而是在于把具有的能力通过赛前安排训练使运动员逐渐表现出来,并在大赛期间达到最高水平,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参加比赛的类型、时间、地点 教练员不仅要了解比赛的时间、地点、任务及其类型,更要了解参赛项目的特点。在赛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能使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在大赛期间达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 目前,不少体育项目的少儿比赛都需要检查运动员的骨龄。国家体委于1992年规定了国内少儿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骨龄必须采用《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来进行检查研究。由于检查要对运动员手腕部X光片中14块骨的发展状况进行评判,然后根据评判的等级进行查分计算,再查表得出骨龄值,最后以报表形式交比赛组委会。  相似文献   

17.
竞走运动员比赛期间营养调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晖  李红 《中华武术》2005,(6):57-58
一、竞走运动员赛前营养调配比赛使运动员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能量消耗大,因而比赛期间饮食十分重要。但往往比赛时精神紧张,出现食欲不振、消化紊乱等现象。所以,赛前应提高饮食质量。赛前,饮食中应注重糖的  相似文献   

18.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有些项目(例如柔道、摔跤、拳击、举重等)按照体重划分比赛级别,参加理想的重量级别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教练员、运动员常采用各种方法控制运动员的体重。而其他的一些比赛项目(体操)和表演项目(芭蕾舞)也对运动员、表演者的体形有很高的要求,为了获得优美的体形、合理的身体成份比例,体重控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运动员体重控制常采用长期体重控制与赛前快速减重两种方法。本文分别对两种减重方法的利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调查访问法,对射击运动员临赛前最后一次模拟训练的最佳时机进行研究与探讨。并对样本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射击运动员参加大型比赛时,最后一次模拟训练的最佳时间为临赛前十四天。掌握好临赛前最后一次模拟训练的最佳时机,对改善运动员竞技状态,使运动员理提前进入比赛状态,并同时确保比赛正常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验对比法等研究方法,对少儿体操运动员进行赛前整体把控训练研究和探讨,结果显示:以模拟实战为训练目标的整体把控赛前训练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全方位地把控少儿运动员比赛中心理紧张、技术变形等多种干扰,达到预期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