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琳 《语文知识》2005,(11):17-18
看到“海龟变海带”这句话,你千万别误会,这里的“海龟”可不是你所熟悉的那种呆头呆脑的动物,“海带”也不是你常吃的那种海洋植物。君不见有人从海外留学归来,春风满面,意气风发——没错,那就是“海龟”。前些年,一些优秀的人才到海外留学,回国后身价倍增,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相似文献   

2.
海龟(海归):归国留学人员。 海带(海待):归国留学人员回国后暂时待业者。 海藻(海找):归国留学人员中不断找工作却仍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人。  相似文献   

3.
薛涌 《大学时代》2006,(1):44-45
“海龟”变“海带”,这两年已经成了媒体的俗语。大量海外留学的学生,特别是留美学生出去辛辛苦苦闯荡一番,回来本来指望鲤鱼跳龙门、身价百倍,想不到连工作也找不到,只好待业,有心里不平衡者,抱怨国内不识人才,希望能够得到特殊待遇。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海龟?答: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简称海龟。什么是海带?答:现在就业竞争激烈,工作难找,许多海龟一归国就待业,简称海带。什么是海盗?答:一个海龟误入歧途,参与盗版光碟制作,简称海盗。  相似文献   

5.
曹喆 《神州学人》2007,(7):8-11
就业,就业……当国内的求职者们心中不断默念着这个词,不知疲倦地穿梭于各个招聘会场之时,“海归”们也回来了。他们从五洲四海而来,又汇入了滚滚的求职大潮,为的是在波涛汹涌中获得一叶方舟……5月27日,“2007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就业专场招聘会”在京举行。“海归”专场招聘,一直是科博会(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一块金字招牌,本次招聘会已是连续第六届面向海外留学人员的专场招聘会,共聚集了51家招聘单位,提供岗位3500多个,吸引了1400多名留学人员到现场参加应聘。本文将对本次招聘会做一个真实的现场记录。  相似文献   

6.
徐妍 《神州学人》2005,(11):16-18
2005年9月26日至27日,记者应邀参加了“中国(无锡)海外学子回国服务经验交流和项目洽谈”活动。在感受无锡留学人员创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及无锡要下大力气进一步吸引留学人员创业和就业的美好愿望时,记者也感受到了为了更好地吸引留学人员创业和就业,无锡乃至全社会还需要做的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人的眼中,留学生是个说不尽的话题,有“海龟(归)”,也有“海带(待)”,有受人景仰的“留X学者”,也有被人耻笑的“克莱登大学”学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时下或许是中国学生踏出国门最多、足迹最广的时期,而在国外大学的校长心目中,中国留学生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8.
徐妍 《神州学人》2006,(5):40-41
如今,想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越来越多,国内愿意吸引留学人员就业和创业的地区和行业也越来越多。但凡国内有招聘海外留学人员的信息,但凡国内有招聘团前往海外招聘留学人员,但凡国内有各种形式的与留学人员就业和创业相关的信息,在外留学人员都十分关注。本期起,我们将以“回国发展信息‘串串烧’”这样一种方式,为你提个醒,做个备份。  相似文献   

9.
一直待在海淀区的“海带”在“海龟”眼中,冯军无疑是“土鳖”,但是眼看越来越多的“海龟”变成“海带”,他戏称自己逛是“海带”——14年来一直待在海淀区,因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给他良好的创业环境,他舍不得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海龟”变“海带”,这两年已经成了媒体的俗语。大量海外留学的学生,特别是留美学生,出去辛辛苦苦闯荡一番,回来本来指望鲤鱼跳龙门、身价百倍,想不到连工作也找不到,只好待业。有心里不平衡者,抱怨国内不识人才,希望能够得到特殊待遇。其实,哪里仅仅是国内“不识人才”。最近读“华尔街日报”一篇报导,许多外国企业也更看重国内土生土长的人才,把到美国大学镀了一层金的海龟放在一边。甚至有的老板认为,越土的越好,特别是那些连英语也不会讲的,往往最能干。他们经历丰富,对中国社会了解,更知道中国的消费者需要什么。反是那些削尖了脑袋往…  相似文献   

11.
崔巍微   《神州学人》2005,(11):44-45
从2001年开始,北京市人事局和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每年在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期间举办“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及国际科技项目交流会”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旨在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与优秀科技项目,鼓励和吸引更多海外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实现海外留学人员及其科研项目与各类需求单位的“对接”,促进首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及国际科技项目交流会”系列活动搭建了一个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或为国服务的交流平台,实现了为北京引进一批高层次留学人才…  相似文献   

12.
媛媛  李涛 《神州学人》2004,(3):20-21
对于刚刚回国的“海归”们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头等大事无非是找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成就自己的回国创业梦想。然而,目前求职场中的现实情况却常常会让他们遭遇意想不到的尴尬,前些年在人们的思维中形成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洋’的就是比‘土’的好”的求职定律似乎正在被逐渐推翻。于是,有些人发出了“留学人员过剩和贬值”的惊呼。留学人员果真过剩和贬值了吗?其实不然,海外留学人员完全不必有这样的担忧甚至恐慌。我们在这里选编以下两篇文章,用意就只不过是在提醒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国内对“海归”的认识正在逐渐趋于理性,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把他们头上的“洋帽子”看作金字招牌,而是不论“洋”“土”,唯以能力评优劣,以素质论短长。但是留学人员没有过剩,真正的人才永不贬值。回国创业,关键是如何把握自己的心态,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神州学人》2006,(10):52-52
第九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日前先后发布了《第九届“留交会”留学人员参会报名办法》和《关于海外留学人员社团组团报名参加第九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的通告》,有意参加本次“留交会”的留学人员个人和社团,请留意《办法》和《通告》详情,并请多多浏览“留交会”的官方网站(www.ocs-gz.gov.cn)。  相似文献   

14.
北京以独特的区位优势正在成为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的“热土”。政策支持为留学人员来京创业扫清了障碍,日前北京市已形成了留学人员来京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相继推出了“新世纪首都百千万人才工程”、“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奖”等相关措施,并对留学人员来京创业的服务形式、户籍管理、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表现出北京市热情欢迎海外留学人员来京创业的诚意。  相似文献   

15.
《神州学人》2002,(2):25-25
2001年12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北京与部分回国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座谈时说,各级政府应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留学人员创业环境”,早已不是个新词儿。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后几十年里,它甚至风光占尽,频繁地被引用于各种讲话、文稿中。然而,这看似简单的由四个字组成的特定词语,耗费了人们几十年的光阴去理解,到头来,许多人仍是“丈二和尚”,一副惘然的样子;其行为也多是离本而去。笔者这样说,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笔者在许多面向海外人才的招聘广告中、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乃至部分高…  相似文献   

16.
刘军 《海外求学》2004,(3):23-23
有“东方明珠”美称的上海,正在加速人才国际化进程的步伐,精心构筑“留学人才高地”。据统计,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市共有1417名海外留学人员定居上海,比上一年增长43%;有359名海外留学人员赴上海创业,去年共创办企业333家。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第二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于2005年12月1日启动实施,目标是用2年时间引进1万名高层次海外人才,主要包括留学人员、外国专家和港澳台专才。截至2007年2月28日,共引进10324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留学人员5217名、外国专家4791名、港澳台专才316名,提前9个月完成预定目标。留学人员呈现五大特点第二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引进的留学人员与第一轮“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相比,呈现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18.
《神州学人》2001,(7):45-45
教育部于1996年设立“春晖计划”,资助在外优秀留学人员短期回国服务,为促进国内经济、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越来越多已在国外高校任教的留学人员愿意利用其学术休假期回国内高校从事讲学和研究,并得到了国内高校的积极支持和响应。为了推动高校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鼓励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教育部设立“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该项目的设立,将进一步促进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做实事,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服务,对加快我国“211…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不少新一代留学生归国之后遭遇了就业困惑,甚至一度出现了“海归”变“海待”的尴尬局面。为了给广州8000名留学生打造就业平台,广州留学生服务管理中心新近成立了留学人才配置部,也称为华南(海外)留学人才配置中心,为归国留学人员和企业提供双向服务。根据调查,目前在广州市创业或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超过8000人,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到了约75%,30岁左右或以下的占到40%左右。这些人大多没有工作经验,回国后面对着和国内应届大学毕业生同样的就业难题。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毛尽忠指出,2004年是广州就业形势最好的一年,实际提…  相似文献   

20.
“九五”上海留学工作的目标和措施黄耀文上海“九五”期间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工作总的思路是:继续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和在加大“回国服务”工作力度的同时鼓励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方针,围绕上海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以鼓励海外留学人员报效祖国为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