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绿领巾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学校的初衷是利用与红领巾相对的绿领巾来激励孩子上进,并非有意区分好学生和差学生。单从形式上来看,也算是一种教育创新,可是这一做法很快就受到了佩戴绿领巾的学生和家长的非礼,并被戕害在襁褓之中。究其根源主要是绿领巾教育不能顺应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广 《生活教育》2012,(3):9-17
1关键词: 绿领巾 新闻事件 10月中旬,西安一小学给差生戴绿领巾的新闻在网上疯传。这一事件曝光后,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的主持人白岩松还特意带了一条绿领带,以示对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声援,社会各界也纷纷发出声音,声讨该校给差生戴绿领巾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话题2011年10月17日中午,随着下课铃响起,西安市一所小学的小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  相似文献   

4.
张婉霞 《考试周刊》2012,(6):172-172
事件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某些班级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佩戴。这所学校在2008年被确定为当地改革试点单位,“绿领巾”的做法是该校“办特色学校”的探索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10月28日,西安的《华商报》报道了当地一所小学让学生佩戴"绿领巾"事件之后,经过媒体、网络的急剧发酵,一条"绿领巾"引发的风波迅即演变成一场批评飓风,将该校校长和教师一起推到风口浪尖的道德危地。笔者通过网络搜索,阅读了大量的有关"绿领巾"的评论,认为整个舆论大体呈两大派系,一派是说"绿领巾"是教育的伪创新,是"邪恶的种子",是"象  相似文献   

6.
2011年10月28日,西安《华商报》报道了当地一所小学让学生佩戴"绿领巾"事件之后,经过媒体、网络的急剧发酵,由这条消息引发的风波迅即演变成一场批评飓风,将该校校长和教师一起推到了道德的风口浪尖。笔者通过网络搜索,阅读了大量有关"绿领巾"的评论,  相似文献   

7.
2011年10月17日中午放学时,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据学生说,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得戴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  相似文献   

8.
近日,绿领巾成为网上的一个热词,事情的起因是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给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发放并要求佩戴绿领巾,校方称此举是以资激励。在中国的汉子文化中,戴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这些学生进行佩戴。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但家长并不认可这一做法,指责此举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极大创伤。(据《华商报》)  相似文献   

10.
"绿领巾"事件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扭曲了"红领巾"的政治涵义,有违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有悖孩子健康成长的规律,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绿领巾"事件引发的教育理性思考是:要不断更新育人理念,要转变单一的评价方式,要加强依法治校,要搞好监督,要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11.
海西 《山东教育》2011,(12):61-62
新闻背景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这些学生进行佩戴,且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此举是一种教育探索,是为了激励学生上进,并非歧视。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关于“绿领巾”事件争论的焦点就在于“绿领巾”与“差生”的关联度。一些家长、记者认为,“绿领巾”就是学校给孩子的“差生”标记,这是严重的教育歧视,违反了教育规律,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了严重,  相似文献   

13.
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这些学生佩戴。据该校教师解释称,这些是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由于这一做法涉嫌歧视,有损孩子的心理和自尊,遭到家长和公众的强烈批评,后被上级有关部门叫停。  相似文献   

14.
案例带给我们的思考 一是“绿领巾事件”.“你学习不好,所以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放学的时候,一个小学的学生被领巾的颜色自然分成了两队,一个带红领巾的孩子对另一个带绿领巾的孩子如是说.这是二年前在西安某所小学发生的真实一幕.学校解释说这是激励孩子上进的方法:为学习好、思想品德好的同学发放“红领巾”,让学习差思想道德差的“差生”佩戴“绿领巾”,这样可以激发“差生”向优秀生学习,让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争取也早日戴上“红领巾”.于是学校顿时被分成了“红”“绿”两个阵营.  相似文献   

15.
陈佳慧  向楠 《云南教育》2011,(22):37-38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给一些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佩戴“绿领巾”一事,引发公众强烈关注。虽然校方称此举是为了激励“绿领巾”们上进,但仍引起许多家长和公众不满,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下教育“冷暴力”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西安市未央区某小学一半孩子戴着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校方称给学习、思想品德稍差的学生佩戴绿领巾,是为了激励学生上进。心理学上有种现象叫"标签效应(Label Effec)t",即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时,他就会作出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相一致。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曾说: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中国教育报》刊载了一篇文章:某校学生的脖子上的红领巾有了孪生姐妹——绿领巾。因为一些学生各方面综合考评达不到学校的标准,只能佩戴绿领巾促其进步。《江苏教育》杂志又载:某校在大扫除时,几个学生没有学抹布,就用红领巾控窗户,老师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8.
张玉胜 《甘肃教育》2011,(23):16-16
加入少先队、佩戴红领巾,曾是每个学龄孩子的梦想与骄傲。更是成年后难忘的儿时回忆和校园童趣。让差生戴“绿领巾”以示“激励”的做法有悖孩子成长和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9.
黄丽霞 《小学生》2012,(9):38-38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启蒙阶段,更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黄金时间。如何能够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自我、提升自己,是当前亟需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而在当前,学校普遍采用的小学教育方式方法中,普遍体现的是一种过度关心和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孰不知,这种心理,却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们的天真与幸福,甚至是发明与创造。问题一:教育唯分数高低论成败近期媒体报道的"绿领巾"、"特制校服"等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高分学生戴红领巾,低分学生就戴绿领巾;优秀生穿特制的校服与其它学生以示区分。由于学生被学校贴上了标签,成绩一  相似文献   

20.
2011年"绿领巾"事件刚出现时,我曾和同事赌定说:如果某些东西不变,"绿领巾"事件就一定会以别的形式重现。一语成谶,几天之后便出现了"红校服"事件。两件事尽管故事情节不尽相同,但背后的病理却完全一样——罔顾教育的基本伦理、违背教育的基本规律。这也让我深思:教师队伍怎么了?事实求是地说,我们不能说这些当事的学校、老师不关心孩子的品德"成长"、学业"进步"。正好相反,在中国这样一个"伦理型"文化中,多数教师不仅在意孩子的品德,而且千方百计地用经验的、自我感觉上"可能正确"的方法去不断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促进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