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的家庭教育一个孩子问父亲什么是幸福,父亲说:"幸福就是考100分。"等这个孩子数学考了100分,他仍然问爸爸,幸福是什么?爸爸说:"幸福不只是数学考l00分,而是语文、英语、自然、音乐……所有的课都要考100分。"  相似文献   

2.
正《创建一间幸福教室》,怀揣着这本书,怀揣着对李虹霞老师、对潍坊这片教育圣土的敬畏,我们踏上了去往"幸福教室"的旅程。一路上,与志同道合的友人谈论着教育的故事与期许,让枯燥的旅程也充满了教育的情怀。"幸福教室"与想象中的基本一样,温馨的环境、成架的书籍、到处张贴的学生作品,无不显示了老师的用心、学生的素养。我在教室的每一个角  相似文献   

3.
郭文斌 《辽宁教育》2013,(2X):79-79
<正>中小学生的幸福指数过低,这是不争的事实。从拯救孩子幸福的角度看,制订"幸福指数评价体系",似乎能够让孩子变得幸福起来,但显然,这根本不是治本之策,至多让孩子"被幸福"。中国孩子幸福指数过低的原因是什么?有网络据此发起一项网络调查。其中四成多网友认为学业压力是中国孩子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位居第二的是"父母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有23.8%的网友投票。其实,用不  相似文献   

4.
周琳 《教育教学论坛》2012,(38):100-101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没有作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在深化教育改革,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还孩子一个幸福童年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范丰梅 《家长》2014,(7):34-36
正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可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未来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2014,(9):82
正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什么?——追求人生的幸福。四川省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校长杨国兰和老师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这,也是磨小分校人孜孜追求的教育理想。磨小分校地处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街道办五大花园,创办于2007年9月。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磨小分校鲜明地提出了"幸福教育"办学特色。围绕"让每个孩子享有幸福的童年,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学校遵循以人为本,强化人本管理,树立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经营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学生体验幸福童年,教师享受教育幸福"的精神家园。在"幸福"理念的感召下,近年来,磨小分校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行走在一条内涵发展之路上。学校以活动为载体,先后开展"幸福教育大家谈""幸福故事大家讲""幸福讲坛""我心中的幸福""我们心中的幸福学校"等活动,教师们对"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7.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生活得幸福。但究竟怎样才能使孩子获得幸福呢?许多家长对此并不真正明白。现在的孩子们"运气"好,生在盛世,长在盛世,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要比我们做父母的小时候好了不知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2012,(9):74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始建于1956年,学校前身为幸福村中心小学,更名后的第一任校长是全国劳动模范、特级教师马芯兰。现任校长陈立华跟随马芯兰校长十余年,在教育教学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她将"现代""实验"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并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将师生成长与特色办学融为一体,确立了"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并提出"幸福人生从健康起航,幸福人生让道德引航,幸福人生用习惯护航,幸福人生乘能力远航"。  相似文献   

9.
《教育》2008,(4)
戴春霞爱着她的学生们,爱着她的教育事业。"爱着,所以幸福着。"在教师节,当她看到"妈妈老师,我爱您"的学生赠言时,涌出了幸福的泪水。  相似文献   

10.
正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并尽己所能为孩子谋求"幸福"。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给了孩子幸福;有的家长以为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为其投资未来就是在给了孩子幸福;有的家长则以为留下万贯家财是给了孩子最大的幸福。但每每问起当今的父母:"你的孩子幸福吗?"父母又似乎很矛盾地说:"现在的孩子们吃的穿的玩的,都是我们小时候没见过的,但他们的童年似乎缺少了心理上的幸福感。"谁偷走了孩子的幸福?抛开各种社会因素,笔者认为,父母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孩子缺少幸福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小妹最近换了一台新车,我把这个消息告诉7岁的小女儿,她惊喜地说:"小姨又换车啊,真幸福."接着她丧气地说:"小姨开超市挣大钱,换新车,姐姐比不上妹妹."我开始没回过神来,待细细品味她的话后,突然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孩子这么小,就已经有攀比心理了,而且,她单凭我的钱比妹妹少就断定我过得没有她小姨幸福.  相似文献   

12.
正健康,快乐,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期许。"你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幸福",更是很多父母对孩子未来的衷心祝愿。但实际上,成功与幸福往往并不矛盾,幸福的人更容易成功。所以,我们不必二选一,可以都要。但首先,还是要做对这9件事,引导孩子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里格曼曾在他的书中提到"别让孩子输在幸福感上",可见,让孩子拥有幸福这件事,从一出生就可以开始考虑了。1建立紧密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最终拥有幸福的起点,是他要对这个世界具备足够的安全感,而安全感  相似文献   

13.
《小读者》2012,(3):1
幸福感是天生的吗?心理学教授段鑫星告诉我们,并非如此。想让孩子拥有感受幸福的能力,需要家长从小培养。只有家长在孩子心里种下"幸福感"的种子,孩子才能收获幸福的能力。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呢?著名儿童作家郑渊洁用实际的教子故事告诉了我们他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丹青敷彩,翰墨流霞,书香漫卷校园。爱心成长,幸福启航,教育尽显芬芳。“美丽的鲜花在开放,你是哪一朵?天上的星星在闪烁,你是哪一颗……成长在二实验,幸福又快乐。”走进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总能听到孩子们这些幸福的哼唱,他们是校园里最快乐的音符。徜徉在校园里,眼之所见是书香弥漫,心之所感是幸福流淌。  相似文献   

15.
"你觉得自己幸福吗?""生活中的哪些事最能让你感到幸福?"最近,某小学在全校六个年级的200位家长中作了一项有关"幸福感"的调查,调查结果相当耐人寻味:99%的家长最关心孩子与同伴的关系,而并非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孩子在同学中受欢迎,他们会感到非常幸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有62%的家长选择了"心情会随着孩  相似文献   

16.
让孩子幸福,可以说是父母对孩子殚精竭虑付出的最大目标。幸福是人生的追求,父母的选择并没有错,但是父母们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是孩子的幸福?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本期焦点探讨的就是“物质满足不等于生活幸福”这样一个话题。在《只有物  相似文献   

17.
<正>幸福是一种外在的状态,更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人生不如意事常十八九。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幸福感觉,自然需要你在挫折面前练就一番刀枪不入的本领。忘了哪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这话一语道破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而如何进行挫折教育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题记】幸福教育,应该是使幸福成为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和共同追求。近段时间,课堂上时常有学生拿着铅笔在语文课本上悄悄地画狗啊、猫啊等,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我就会以严厉的目光制止;若是制止无效,我就出其不意地走过去,用橡皮擦了,那些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一开始,我很为自己的这招洋洋得意,自信地认为学生的这类小动作很快就会消失。但是,事实却并不如我所愿,课堂上画画的现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猫捉老鼠"的游戏反复了多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07,(34)
周灵梅说:"童年是需要呵护、需要有人来引航的,我愿意做孩子快乐童年的点灯人,把一篇篇美丽的诗歌留驻在孩子的心田,把一本本有趣耐读的书带到孩子面前,把一次次美好幸福的体验带进孩子的生命,让孩子的童年更快乐、生活更幸福。"  相似文献   

20.
优秀的教师应该永远拥有两样东西: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希望之灯,希望自己的学生永远是最好的,为他们的成长而努力;一"扇"敞开的窗——接纳之窗,接纳学生所有的不足,为学生每一滴的进步、成长而自豪。这是我从教以来为自己写的一句座右铭,也是我内心最朴实的想法。优秀教师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桃李满天下,孩子的成才是他们幸福的源泉。我曾拷问自己,作为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