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目前农业用水形势,提出建立用水指标体系、完善水权转让机制、建立水价格市场体系、建立农民用水协会、发展节水灌溉五条途径促进农业节水,使引黄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农业用水形势,提出建立用水指标体系、完善水权转让机制、建立水价格市场体系、建立农民用水协会、发展节水灌溉五条途径促进农业节水,使引黄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治理仍保持计划经济的特征,由政府分配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核算水资源,这使得用水单位节水积极性弱,水核算难以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建设节水型社会进入了瓶颈期.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提出构建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水资源治理体系,通过建立所有权、使用权明晰的水权法律制度,赋予水使用者把节余的用水指标结转...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水权的实质就是收取水费的权力。水利工程供水权就是收取水费提供用水,两种权力承担的义务分别是洁理弃水,防洪退水(包括污水等)。要确保防洪安全,水环境洁净,加强水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陈艳萍  朱瑾 《资源科学》2021,43(8):1638-1648
农业用水流转的关键在于水权交易市场的建设,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对于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实现农村水资源优化分配具有重要作用。交易价格的确定是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管理的难点,过低的价格会导致水资源浪费,过高的价格不利于农业发展,此时政府的价格管制尤为重要。以2019年8—9月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发生的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用ELES模型判断农户所在地区经济水平,根据地区经济水平决定灌溉用水户的水费承受能力,应用水费承受指数模型确定水权交易价格管制上限;然后基于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的特点,将资源水价作为水权交易价格管制下限,应用模糊数学法确定资源水价。研究结果如下:①2019年元氏县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的价格管制区间为[0.11, 0.26]元/m3;②2019年元氏县实际水权交易价格为0.06元/m3,低于管制区间下限,表明实际水权交易价格不利于该地区农业用水的节约与保护,此类交易应该被制止;③地方水利机构应制定水权交易价格管制区间,并确保水权交易在价格管制区间内进行,使水权交易能实现经济与生态双重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流域水资源具有流动性、公共资源性等特征,长期的计划配水、福利供水机制造成了水权流转制度的严重缺位,水污染和浪费现象日益严重。我国的七大河流域水资源供给着国民经济建设和人们正常生活的用水需求,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阐述了流域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原因,努力构建节水型社会语境下水权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产业间水权交易潜力及制约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姜楠  梁爽  谷树忠 《资源科学》2005,27(5):90-95
对我国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揭示了我国产业间水权交易的内在驱动因素;从用水效率和经济激励角度对三次产业在水权交易中的地位做了前瞻性的分析,前者的着眼点在于三次产业间用水效率存在差异,后者在于现有产业间水价存在价格歧视,进而对产业结构升级可能驱动的产业间水权交易量进行了初步估算;指出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农业将成为产业间水权交易的潜在供应方,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与工业用水结构的线性关系不显著,但考虑到我国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战略等因素,工业将成为未来水资源的潜在需求方;第三产业比重与生活用水的线性关系显著,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的比重增加,它将成为潜在的需求方;揭示了产业间水权交易的特征,即产业间水权交易主体的集群性、客体的差异性、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和产业间水权交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同向性等主要特征;此外,针对制约产业间水权交易的因素从制度完善、降低交易成本和定位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产业间水权交易实践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流域水权制度建设是黄河水沙关系调节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水权制度建设框架,回顾了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完善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建议。黄河流域是中国现代水权制度建设的典范,通过自发和问题驱动机制,流域制定了水量分配方案、开展了水量调度、探索了水权转换和进行了水权明晰。但流域水权制度建设没有完成,存在用水计划没有灵活性、用户没有选择性、交易没有市场以及调度取代取水许可管理等问题。同时,水权制度还面临40年来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水资源量、用水结构和水沙关系的根本性转变。最后,建议黄河流域进一步明晰水权、建立生态和环境水权、构建水权交易机制、转变机构职能和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监测、计量和管理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9.
张丽娜  吴凤平  贾鹏 《资源科学》2014,36(11):2240-2247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问题与实现水资源有效配置的崭新思路。明晰流域初始水权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途径和技术支撑,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理论与实践必须适应这一制度的要求。面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约束,本文结合国内外初始水权配置相关研究进展的系统梳理,在提出相关概念及剖析其内涵的基础上,以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纳污量控制为基准,构建基于耦合视角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方法与理论框架,具体思路如下:1针对省区初始水权配置子系统,基于量质耦合获得流域内不同省区的初始水权量;2针对政府预留水量配给子系统,基于供需双侧耦合确定流域级政府预留水量;3为保障两个子系统协调发展,建立基于耦合协调性判别准则的循环耦合模型,获得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推荐方案,并详细阐述该研究框架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其之间的工作关系。  相似文献   

10.
依据当前诸多灌区供水制度管理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主要对水权管理工作的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影响灌区用水的因素是模糊水权。对灌区水权改革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不同部门和用水户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供以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中国畜牧业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虞祎  张晖  胡浩 《资源科学》2012,34(3):394-400
本文基于水足迹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测算了2003年至2009年全国农区主要省(区)的畜牧业水资源承载力。同时构建了畜牧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分析农区主要省(区)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南方农区的大部分省(区)及北方农区中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安徽属于水资源盈余地区,有条件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北方农区的河北、河南和山东一直处于水赤字的状态,应对畜牧业生产进行调整;②安徽、江西、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的畜牧业水资源不可持续,虽然现阶段水盈余量还较大,但应密切关注水盈余的变化情况,并适当控制畜牧业的发展速度;③在考虑灰水的情况下,辽宁、吉林的水资源不可持续的风险较高,应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有机肥使用;不考虑灰水的情况下,湖南的水资源不可持续的风险较高,应降低畜牧业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Kohonen神经网络的中国土地资源综合分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彭建  王军 《资源科学》2006,28(1):43-50
本文在综述我国土地资源综合分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资源综合分区的原则、依据和等级体系。在前人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的演绎途径,根据水热气候指标与地势差异划分出我国的11个土地资源区,即东北山地平原农林用地区、华北平原旱作农业与工矿建设用地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与林牧用地区、四川盆地及秦岭山地农林用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农渔与工矿建设用地区、江南丘陵山地农林用地区、云贵高原农林用地区、华南、滇南热带亚热带农林渔果与工矿建设用地区、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旱作农业与牧业用地区、西北内陆干旱荒漠与绿洲农牧用地区、青藏高原高寒荒漠与林牧用地区;在各土地资源区内部,采用自下而上归并的途径,依据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属性指标,以县为基本单元,应用Kohonen网络进行非监督分类,在全国续分出41个土地资源亚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人口负荷研究   总被引:107,自引:5,他引:107  
在综述了前人对农牧交错带的认识后,给出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概念和区域界线;认为土地利用结构的农牧交错性是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双重影响的结果,其空间格局有6 种区域组合类型;随着人口负荷的加大,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是保证这一地带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基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主要农区畜禽粪尿资源分布及其环境负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忠  段增强 《资源科学》2010,32(5):946-950
基于分县农业统计数据,以我国化肥区划二级区中的主要农区为研究单元,估算了我国畜禽粪便资源量总量及在主要农区的分布,并以单位耕地面积猪粪当量负荷为指标评价了畜禽粪便区域环境风险。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为26.6亿t猪粪当量。黄淮海平原区和长江两岸平原区是畜禽粪便产生量最大的两个区域,累积超过全国畜禽粪便量的20%。全国24个农区中有4个区的猪粪当量负荷超过30t/hm2的环境限量,有9个区的猪粪当量负荷超过20t/hm2的全国平均值。随着畜禽养殖日益集约化,各区域内部畜禽养殖业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因此除了上面提到的4个高环境风险区外,其他区域内部也有局部高风险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的特点及其对构建我国水权管理体制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承坪  伍新木 《软科学》2005,19(6):38-41
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水权不能完全等同于物权,水资源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水资源在不同的用途上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在某些用途上表现出私人产品的特点,而在另一些用途上又表现出纯公共产品的特点。水资源具有社会功能、环境功能和经济功能等多种功能,因此对水资源的管理既不能实行完全的政府行政化手段,也不能实行完全的市场化措施,而必须两者兼顾才能使多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水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我国水权管理体制应当采用政府的宏观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微观机制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李根良 《资源科学》1996,18(3):21-25
本文针对徐州市农业发展情况,具体提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建设各级农林牧渔商品基地;实行农牧轮作,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强水利建设与保护耕地等7项措施,以促进农业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对2003-2012年广东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研究,发现除农林牧渔服务业外,广东省农业及其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部门的发展主要依靠全国农业发展带动;广东省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种植业和牧业结构尚需调整;广东省农业及其部门发展均缺乏竞争力,并且除农林牧渔服务业以外,竞争弱势是制约各部门发展的首因。所以,在调整农业结构的进程中,提升农业竞争力将卓有成效地促进广东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曹荔能 《大众科技》2014,(6):162-163
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然趋势。文章论述中草药在肉鸽无公害标准化养殖中应用的优越性,提出了中草药在肉鸽无公害养殖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得到了长足发展,为稳定动物及动物产品供应、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一支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相适应的现代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是构建强大的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深入分析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文章阐述了构建现代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本思路,提出要统筹现有资源力量,强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疫病监测、应急管理、检疫监管、技术指导、信息技术运用、科技支撑等核心任务建设,建设机构完善、人员到位、基础设施完备、能力匹配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保障体系,为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Horseflies are a blood-feeding arthropod, notorious as a common pest of animals and sometimes of humans. While a target of the biological control in green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dried bodies of the females, known as mangchong, are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o trea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lthough the unique drug is believed to contain various bioactive substances, little has been known about its biochemical functions in the secretion of the insect's salivary glands and, in par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