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蓓 《科教文汇》2007,(5X):188-188
瓦格纳,德国歌剧的改革者,一生致力于歌剧改革,实现了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本文从分析瓦格纳的几部代表歌剧入手,阐述了瓦格纳歌剧创作的特征——一种集戏剧、诗歌、音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瓦格纳的歌剧创作风格对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均是多元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歌剧创作固然需要从戏曲、民歌等民族民间音乐中收取养料,但又需将歌剧与戏曲加以区别,而着力于歌剧这一特定音乐戏剧体栽固有规律的把握上,使我们的创作富有创意。  相似文献   

3.
歌剧是音乐、舞蹈与戏剧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它是巴洛克时期非常重要的音乐体裁.艺术形式的发展、传承在西方有着久远的历史,如从古希腊悲剧到中世纪宗教教仪剧,从文艺复兴悲、喜剧中的音乐幕间剧到牧歌喜剧.歌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戏剧.特别是古希腊悲剧.我们知道,从形式上古希腊悲剧包括戏剧、诗歌、音乐,舞蹈(表演),它基本与歌剧相似.但不同的是,古希腊悲剧只是带有歌唱的戏剧,虽然可能它在戏剧表演中往往从头唱到尾,而歌剧是音乐性与戏剧性的结合形式,其戏剧具有歌唱性,歌唱具有戏剧性.  相似文献   

4.
蔡越 《知识窗》2013,(4):8-9
音乐与戏剧文学是歌剧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元素。音乐具有时间性、抒情性和表现性,而戏剧文学则具有空间性、造型性和再现性。音乐与戏剧文学同时进入歌剧这一综合体中.两者相互对比又相互渗透,从而造就了歌剧艺术空间性与时间性的统一、造型性与抒情性的统一、再现性与表象性的统一。本文从音乐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歌剧《浮士德》中的音乐是如何为戏剧服务的,又通过分析音乐对人物形象、矛盾冲突、场面三方面的描绘.探究了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相比.哪个更具戏剧性的描绘能力。  相似文献   

5.
蔡越 《知识窗》2013,(3):8-9
音乐与戏剧文学是歌剧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元素。音乐具有时间性、抒情性、表现性,而戏剧文学创作出戏剧所具有的空间性、造型性、再现性。音乐与戏剧文学同时进入歌剧这一综合体中,随之发生对比互渗的效应,从而造就了歌剧艺术空间性与时间性的统一、造型性与抒情性的统一、再现性与表象性的统一。本文将立足于古诺的歌剧《浮士德》这部作品,探寻歌剧脚本对同名诗剧的借鉴和歌剧脚本的艺术创新元素。  相似文献   

6.
马德 《知识窗》2013,(1):8-9
音乐与戏剧文学是歌剧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元素。音乐具有时间性、抒情性、表现性,而戏剧文学创作出戏剧所具有的空间性、造型性、再现性。音乐与戏剧文学同时进入歌剧这一综合体中,随之发生对比互渗的效应,从而造就了歌剧艺术空间性与时间性的统一、造型性与抒情性的统一、再现性与表象性的统一。本文将立足于古诺的歌剧《浮士德》这部作品,探寻歌剧脚本对同名诗剧的借鉴和歌剧脚本的艺术创新元素。  相似文献   

7.
"歌剧"是以唱为主导的戏剧舞台表演形式的统称,在歌剧中可根据音乐、语言、唱法等不同风格,细分为意大利正歌剧、意大利喜歌剧、法国悲剧、法国喜歌剧、法国大歌剧、德国歌唱剧等.这些歌剧形式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虽然形式丰富,但歌剧一直延续了舞台表演艺术的特征,即借助剧场环境,设定三维舞台空间.这样便于打造立体场景,...  相似文献   

8.
歌剧是蕴含声乐、文学、舞蹈的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文章详尽地阐述了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通过民族歌剧中所赋予各色人物的丰富音乐形象,起伏多变的人物个性,戏剧的矛盾冲突,比如借助歌剧角色"高自萍"的创作培养过程,来更好地推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表演能力,为声乐学习者提供相关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歌剧改革者的19世纪作曲家瓦格纳,其音乐思想对他身后的音乐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为切入点,探讨作曲家在革命前后思想上所经历的改变,继而对音乐创作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莫扎特作为德国歌剧的奠基人,不仅打开了浪漫主义的大门,而且也为韦柏和瓦格纳歌剧时代的到来做了铺垫,瓦格纳对于莫扎特的评论是:意大利歌剧倒是由一个德国人提高到理想的完满之境的。后来的作曲家在歌剧中声部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受到他的启迪,他的歌剧精神和歌剧思想无人可及。  相似文献   

11.
林志超 《科教文汇》2011,(16):142-142,147
莫扎特作为"德国歌剧"的奠基人,不仅打开了浪漫主义的大门,而且也为韦柏和瓦格纳歌剧时代的到来做了铺垫,瓦格纳对于莫扎特的评论是:"意大利歌剧倒是由一个德国人提高到理想的完满之境的。"后来的作曲家在歌剧中声部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受到他的启迪,他的歌剧精神和歌剧思想无人可及。  相似文献   

12.
范雅婷 《科教文汇》2013,(7):120-121
在莫扎特的歌剧创作中,《费加罗的婚礼》是他所有歌剧中流传最广、演出率最高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重唱的数量最多,经常被单独演出,最能直接刻画人物性格、激化矛盾冲突,使情节环环相扣,矛盾层出不穷并达到白热化。本文以第一幕的二重唱、三重唱和第三幕的六重唱为例,体现重唱——这种丰富的音乐形式对展开戏剧情节、增加矛盾冲突和带来喜剧效果起到的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威尔第是歌剧创作史上的一代宗师,他的创作秉承了意大利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之精髓,他为推动歌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14.
张雯雯 《科教文汇》2009,(31):272-272
歌剧是一种戏剧舞台表演艺术,它的产生源于音乐。要提高中国民族歌剧的整体水平,形成充满艺术感染力、心情表现力、具有独特个性和中国民族风格的中国歌剧唱法,对于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的研究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冷南妮 《科教文汇》2008,(16):191-191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曾与古典音乐大师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并称德国音乐史上的“3B”。勃拉姆斯作为十九世纪中、下叶浪漫派的作曲家,个性风格与艺术趣味独树一帜,和当时欧洲推崇的“综合艺术”、“标题音乐”新潮流正相反,他一生致力于“纯音乐”风格的创作,追随巴赫以来或更早的古典音乐传统,写作了除歌剧(那是瓦格纳正掀起革新运动的领域)以外的各种古典体裁的作品:交响曲、协奏曲、  相似文献   

16.
莫扎特是伟大的作曲家,其作品登峰造极,特别是歌剧领域的创作。莫扎特歌剧的音乐特点表现在其以咏叹调为基础,以重唱为特色。本文以《费加罗的婚礼》为例,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分析音乐特点,阐述了莫扎特歌剧的演唱风格及要点。  相似文献   

17.
金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在倡导“歌剧思维”,他创作的歌剧也一直遵循着“歌剧思维”,并取得了傲人的成就,其中以歌剧《原野》最令人瞩目,音乐评论家居其宏认为歌剧《原野》是中国严肃歌剧领域里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原野》的成功离不开金湘,更离不开金湘的“歌剧思维”,“歌剧思维”这种艺术创作思维使歌剧《原野》大获成功,必然能对中国歌剧的发展具有一些建设性的启示.本文即从金湘的“歌剧思维”入手,继而寻求到一些对中国歌剧发展的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歌剧是音乐语言与戏剧表演最完美的舞台呈现形式,这种综合艺术一直受到大众的喜爱。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在歌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将艺术形象演绎和诠释好,是歌者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本文旨在论述通过理解歌剧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音乐的风格特征等,如何做到声情并茂的演唱和塑造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9.
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钢琴奏呜曲,它们是意大利歌剧风格渗入音乐的各个领域后结出的非凡成果,也是音乐史上最令人瞩目的发展之一。他的钢琴奏鸣曲富于幻想的精神,是轻松、愉快的性格和善良、纯洁心地的写照,是钢琴艺术史上不朽的精品。  相似文献   

20.
探讨瓦格纳的乐剧对我们了解以及体会浪漫主义音乐、音乐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