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Z指数的辽宁省气象干旱时空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永强  路璐  张兰霞  杨春祥  苏阳 《资源科学》2012,34(8):1518-1525
利用辽宁省21个气象站点1958年-2008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采用Z指数方法计算单站旱涝指标,在此基础上确定区域旱涝等级,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辽宁省近51年年际和春季气象干旱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年际变化中,辽宁省旱涝交替发生,易发生连续性气象干旱,年际旱涝存在9年左右的显著周期,各个分区中辽西北地区干旱频次最大,辽南地区干旱频次最小;春季干旱变化与年际变化相似,春季旱涝存在3年左右的显著周期,各分区中辽西北与辽中地区春旱频次最大,而辽南地区春旱频次最小。空间上,年际干旱分布特征较集中,地域分布总体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其中重旱易发区为辽北和辽南,大旱易发区为辽西南部,偏旱易发区较分散;春旱分布特征较分散,其中重旱易发区为辽西北部,大旱易发区为辽北和辽南部分地区,而偏旱易发区较多且分散。研究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可为辽宁省相关部门制定抗旱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CI指数的辽宁省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利用辽宁省22个气象站点1958年-2008年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从干旱强度、干旱持续时间和干旱频率三方面对辽宁省近50年年际和季节干旱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冬季无干旱事件发生;年际、夏季和秋季干旱程度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春季干旱程度略微增加;年际、春季、夏季和秋季干旱程度分别在2000年、2001年、2000年和1999年最强;辽宁省年际干旱分布特征较集中,辽东不易发生年际干旱且持续时间短,辽南发生年际干旱频繁且持续时间长;季节干旱分布特征较分散,辽东春季不易发生干旱且持续时间短,辽南和辽西夏季发生干旱频繁且持续时间长,辽宁省普遍发生秋旱较轻。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为辽宁省相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干旱特征制定相应抗旱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因为气象干旱是我国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而且对农业生产产量影响非常大,所以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选择的研究方法有很多,但是大多数都偏重于累积降水量,这种现象导致了研究中经常出现不合理旱情加剧的现象,而本文选择的是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完全避免了这个问题。首先介绍了利用该指标的重要意义,其次对其应用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分析的结果,希望能够为气象干旱工作作指导。  相似文献   

4.
黑河上游气象与水文干旱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具有成因复杂、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使得干旱发生的频率日益增加。干旱指数是定量化干旱的工具,可用来分析干旱频率、程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本文选取标准降水指数(SPI)与水文干湿指数这两个指标分别代表气象干旱指数与水文干旱指数,利用西北干旱区黑河上游祁连、野牛沟、托勒和肃南4个气象站1968-2009年的降水数据,采用子流域划分和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月、季节和年尺度计算出各站气象干旱指数及相应年份的水文干旱指数,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标准降水指数SPI与水文干湿指数都对干旱反应灵敏,均能较准确地发现和评价干旱,且二者在年尺度上以及空间上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月尺度上,因水文循环过程,水文干旱滞后于气象干旱。  相似文献   

5.
旱涝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干旱和洪涝的研究现状及我国目前的计算方法分析,提出防洪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干旱监测等级评价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干旱灾害时效区域、受旱症状及干旱灾害等级划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干旱灾害等级对应气象指标的分析和确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西藏大部分地区夏季(5—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气候特征为明显的干湿两季。夏季干旱是我区的主要灾害之一,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初夏(5—6月)干旱对作物的生长及产量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利用该地区的地面常规观测资料,通过分析全区初夏降水量、水汽压、气温、日照时数和10CM平均地温之间以及与前期冬季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针对西藏主要农区(沿江一线,以拉萨、泽当、江孜、日喀则四站为代表)初夏干旱预测的热力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8.
刘占明  陈子燊  黄强  曹深西 《资源科学》2013,35(5):1007-1015
本文基于Pa、MI、SPI、ZI、SPEI干旱评估指标,对广东北江流域干旱等级进行评估,统计出各指标干旱等级不一致的情况,然后通过各指标间的等级不一致率及等级差值来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异同,同时根据CI、AWTP指标的定义,统计出季节尺度的干旱持续时间CI-N(多年均值为CI-L)及与之对应的一次等价连续干旱期AWTP-N(多年均值为AWTP-L)并进行对比分析.在Pa、MI、SPI、ZI、SPEI指标的对比中发现,Pa与MI评估的干旱等级较接近,ZI、SPI、SPEI评估的干旱等级较相似,但Pa、MI与ZI、SPI、SPEI评估的干旱等级存在较大差别.这些差别主要原因是各指标计算方法不同造成的.各指标间干旱等级不一致率较高的主要集中在秋季(10月、11月)和冬季(12月、1月).对比分析发现MI比较Pa评估的干旱等级更为合理;SPEI比较ZI、SPI评估的干旱等级更为合理;在对气温变化造成蒸发从而影响干旱等级变化的反应方面,SPEI优于MI;结合历史实际干旱资料对比分析发现SPEI对干旱的评估更接近实际情况.在CI与AWTP对比中发现,二者评估的干旱结果存在较大差别甚至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些分析结果也可为干旱评估指标的改进或新指标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川藏公路交通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逐级判别法建立了川藏公路交通气象等级预报方法。根据天气变化制作有针对性的交通气象预报,可以使司机及交通部门对天气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加深认识,提高重视,有利于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交通事故,进一步拓展气象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0.
<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埋头于干旱气候研究,一心奉献,不求回报;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同心协力,刻苦攻关,为中国的干旱事业做下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却身系国家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是淡泊名利的科学探索者,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他们是西北大地上的干旱抗争者,更是中国干旱气候变化的幕后守护者。他们就是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以下简称"干旱所")的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气候学方法分析总结了影响林芝地区冬小麦生产的主要灾害。研究表明:初夏干旱、盛夏连阴雨、冰雹、霜冻灾害对林芝地区冬小麦产量影响较大,其中以初夏干旱灾害的影响最甚。文中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具体的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新型自动站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对设备的稳定性有更高的要求。为此,根据当地雷电灾害的机理,估算雷击风险,分析雷电防护等级,为防雷设计、施工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导致玉溪市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是:特定的地质地貌条件、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较大或连续性的降水。因此采用降雨权重指数法及地质灾害影响系数指数法2种方法进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模型的建立,一是充分考虑了前期降水和后期降水的影响权重指标,二是结合了地质环境参数、云南地震活动作用等因子进行模型的建立,并以集成预报结果科学、客观发布预警预报信息,使预报准确率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具体分析了泰来县干旱成因是由气候影响和人为破坏致使水土流失,并提出具体措施来治理干旱。  相似文献   

15.
拉巴 《西藏科技》2009,(6):53-54
利用气象因子与火警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城市火灾的自身特点,建立综合气象因子城市火险预报模式,并划分等级进行城市火险等级预报。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如何研究城市火险预报的一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具体分析了泰来县干旱成因是由气候影响和人为破坏致使水土流失,并提出具体措施来治理干旱。  相似文献   

17.
一切战争都是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进行的。但是,一定的气象条件,对交战者来说,既是敌人,又是朋友。如果谁能摸透它,利用它,谁就能够避其害,趋其利。  相似文献   

18.
干旱等级是描述一次干旱强度的定量指标,干旱灾度是描述一次干旱造成社会损失大小的定量指标。这两个指标从理论和应用方面来说具有客观、定量的优点,逻辑关系严密,概念明确,简单易行,计算方法科学,实时资料可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能运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干旱监测业务。  相似文献   

19.
利用崇左市7个气象站1965-2010年每日的降水资料及雨日,计算三个干旱监测指标:综合干旱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及累计降水距平、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结果以用于综合监测某时段旱涝程度。三个干旱监测指标计算结果与灾情实况对比分析表明,综合干旱指数和降水距平百分率都能很好地反映广西西南部的干旱情况;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采用的是Γ分布概率来描述降水量的变化,只计算降水为0时的概率,因而与实际有差距。如果按广西西南部的实际情况,统计降水≥1.0mm的概率,则计算出的结果与实况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20.
基于CI指数的河北省近50 年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河北省1961年-2010年64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计算近50年逐日CI值,分析了河北省气象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近50年降水量以16.5mm/10年的速度递减,近10年中有7年降水量不足历年均值;各级干旱年均出现日数均为南多北少,其中冀南平原地区最多,张家口北部最少;四季中春旱最重,夏旱最轻,除夏旱为东北低、西南高外,其他时段均为北低南高的特点;近20年中有16年出现重、特旱覆盖率为100%,夏季出现大范围重、特旱的年份最多、冬季最少;秋季大范围干旱增长趋势较其他季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