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自上期推出“《超级女声》现象研究”栏目以来,得到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本刊陆续收到不少对“超女”现象进行研究的文章。为继续推进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和探讨,感谢众多读者对本刊的支持和厚爱,现再刊出一组文章,从《超级女声》所体现的时代性、经典文本分析、成功要素的心理学解读等方面进一步进行研究。欢迎广大读者继续投稿,积极推进对《超级女声》现象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刊自上期推出“《超级女声》现象研究”栏目以来,得到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本刊陆续收到不少对“超女”现象进行研究的文章。为继续推进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和探讨,感谢众多读者对本刊的支持和厚爱,现再刊出一组文章,从《超级女声》所体现的时代性、经典文本分析、成功要素的心理学解读等方面进一步进行研究。欢迎广大读者继续投稿,积极推进对《超级女声》现象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栏目曾是一个十分火热的话题,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超级女声》也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电视现象.为此,国内许多学者和电视工作者就此问题围绕电视娱乐节目改革这一方向开展了讨论.为深入研究《超级女声》现象,理性会诊中国电视,本刊特推出“《超级女声》现象研究”栏目,现刊出一组文章,从《超级女声》的艺术特征、平民大众的娱乐秀以及《超级女声》火爆与传媒背后的欲望推动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引起有关理论与电视工作者继续推进这一现象的讨论与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去年署假掀起的“超级女声”的热潮已尘埃落定。但“超级女声”的话题仍在继续,赞扬者有之、叹气者有之、愤怒者有之。许多教育工作者也从超女现象中对教育进行了反思。从“超级女声”现象反思语文教学,我们应该如何创造让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5.
《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第2期刊登了朱叶丹老师的一篇题为《课堂教学呼唤“超级女声”》的文章.作者对“超级女声”节目与课堂教学对比反思的做法,令人佩服。拜读之后,对作者的观点不敢苟同。舞台与讲台,“超女”与教师,悬念与观念,究竟区别何在?作者似乎思之不深,析之不周,辨之不详。故冒昧发表个人浅见,敬请大家指点。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第2期刊登了朱叶丹老师的一篇题为《课堂教学呼唤“超级女声”》的文章,作者对“超级女声”节目与课堂教学对比反思的做法,令人佩服。拜读之后,对作者的观点不敢苟同。舞台与讲台,“超女”与教师,悬念与观念,究竟区别何在?作者似乎思之不深,析之不周,辨之不详。故冒昧发表个人浅见,敬请大家指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超女语言”和“超女言语社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超女语言”指的是与“超级女声”节目相关的流行语,“超女语言”的使用群体有着普遍的心理认同,并保持着长期的言语互动,他们构成了“超女言语社区”。而“超女言语社区”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了“超级女声”节目的传播。对“超女言语社区”这一特殊言语社区案例的讨论有助于言语社区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对“超级女声”节目传播和运作模式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8.
一、“原生态形式”的真人秀 (一)“零”门槛的全民表演.《超级女声》在报名方面无门槛限制,以一种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的互动性、参与性超强的“海选”为主要特征,只要喜爱唱歌的女性,均可报名参加.《超级女声》总导演王平表示:“我们完全放开报名条件,这样可以使更多怀有想法和梦想的女士走到舞台上.”喻国明认为,“海选”是这个节目能够轰动的一个很大的因素.《超级女声》破除了很多以往此类竞赛选拔的门槛,给所有人展示自己的机会,什么年龄、出身、家境、身材都不问,来了就唱.假设没有海选、PK,也没有短信投票和大众评委,仅是按常规进行初赛、复赛、决赛,这样选拔出来的“超女”就算甜美动人、唱功一流,也不会是普通观众喜闻乐见的“超级偶像”.因此,《超级女声》彻底打破了传统声乐赛事的一切既定规则.而且《超级女声》在程序设计上大胆出格,完全不走声乐赛事的寻常路.相对于传统声乐赛事,《超级女声》更富有情节性、悬念性.在淘汰中,更是放大了煽情的娱乐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它允许评委对选手在赛场内外公开对选手进行各种尖刻评价,甚至将这种反差和讽刺作为一种看点提供给观众.在选手“想唱就唱”时,让任何人“想说就说”。  相似文献   

9.
2005年8月,《超级女声》娱乐节目在中国电视界刮起了一股超级风暴。本文试就这一现象谈大众审美文化在当下所具有的五个表征,透视高雅文化“虎落平阳”的内在原因。同时,剖析大众文化“如鱼得水”背后潜藏的文化虚无现象。  相似文献   

10.
自2004年以来,国内兴起的青少年“超级女声”热引发了学术界广泛的讨论,支持与反对的双方基于自己的立场各抒己见。对相关争论进行梳理和分析,能使人们理性地认识和对待青少年流行文化中“超级女声”热现象。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一个人两手攥空拳,无财无势,他怎么才能一夜之间平步青云摇身一变什么的……”“他有没有什么本事?譬如弹棉花、腌制猪头、收破烂等等。”“没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有点技术含量的活儿都不会。”“那就参加《超级女声》吧,既然什么也干不了又不甘混同于一般老百姓。”据说《超级女声》这档节目的收视率接近新闻联播,始作俑者湖南卫视该时段的广告价格也超过了央视。这让央视很是吃醋,开了一个会,砸了几块砖,批评《超级女声》低俗,但这不能遏止它的万众追捧。《南方周末》报道“超级女声”时,用的标题是“十万人玩的游戏”,《国际先驱…  相似文献   

12.
“超级女声”一词,大家肯定不会陌生。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一个音乐梦想之花盛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青春和美丽,浪漫和执著,与歌声一起飞扬。“超级女声”、“超女”及随之带出的好几个新词,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镜头一翻开一份晚报,“PK”一词竟用在了政要论文中去了,一眼看去还以为说的是大热的“超级女声”呢!镜头二“超女巡回演出,看了吗?”不觉间,“超女”的新闻时不时地占据了媒体娱乐的版面乃至不少青少年的生活。镜头三2005年的“超级女声”李宇春上了《时代》周刊封面,一时风头无二。“神舟六号”成功返航回家,网上的论坛还登有李宇春的题词祝贺!……  相似文献   

13.
[引言]2005年,“超级女声”(以下有时简称“超女”)异军突起,从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娱乐节目逐渐升温,成为一种众多人关注的社会现象。这一年夏天,快乐中国超级女声,以其群众性、互动性和娱乐性,在中国娱乐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8月26日,历时半年、在社会引起轰动效应的“超级女声”终于落下了帷幕,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分获冠亚季军。超级女声曾经让那么多人疯狂过、感动过、梦想过,不管人们褒贬如何,它都已经成为这一年最值得人们记取和思索的历史文化事件……如果评选2005年最热门事件,“超女”现象恐怕是当之无愧“第一”。其火爆程度有…  相似文献   

14.
“超女”结束了。从去年的“超级女声”火爆之后,17岁少女张含韵虽然只是季军,但她凭借一曲《酸酸甜甜就是我》成为“平民天后”,引无数少女“竞折腰”。而2005年的“超级女声”更是横扫神州大地,伴随着全国各路媒体全面的跟进报道,这场平民造星运动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5.
虽然2005年度的“超级女声”已经画上了圆满的“休止符”。但“超女”的热度却依然存在,人气丝毫末减。为填补“超迷”们因比赛结束而形成的失落情绪,适时迎合大众的需要,天娱传媒隆重推出“超级女声”首张合唱专辑——《超级女声终极PK》,其中收录了由网络票选出来的2005年前十名人气“超女”的精彩演唱,使这场全民娱乐活动延续下去,为大家展示“超女”魅力的另一个舞台。我们“好歌当听”栏目这就为同学们解开关于《超级女生终极PK》的种种疑问。  相似文献   

16.
自从2004年湖南卫视的音乐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大获成功后,其它卫视都开始模仿、追随,但同时也伴随着同质化严重、低俗手段层出不穷的现象,到2001年广电总局再度下发“限娱令”,音乐选秀几乎陷入绝境.而此时《中国好声音》犹如一匹黑马杀出重围,播出第二期就在同时段收视率排名第一,迅速爆红.文章从节目模式、导师、选手、制播分离、播出时间和播出平台等角度对其成功的原因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7.
“超级女声”一词,大家肯定不会陌生。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一个音乐梦想之花盛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青春和美丽,浪漫和执著,与歌声一起飞扬。“超级女声”、“超女”及随之带出的好几个新词,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初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又一次在娱乐界掀起了风波,是继“超级女声”之后的又一文化现象。笔者试图从三个角度解读这一文化现象:一是国内电影创作的误区;二是网络传媒神话的构建;三是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超级女声”与新的语言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学语文》2005,(6):44-44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栏目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的收视率神话。狂潮之后,余波未息。伴随着“超级女声”,出现了不少新的语言现象。这些现象并没有随着“超女”的谢幕而退去。仍然活跃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  相似文献   

20.
那一场排山倒海的秀终于落下了帷幕。但曲终人不散,“超女”情未了,疏胡在编 辑这期稿子的时候,“2005超级女声唱游中国巡回演唱会”正在广州如火如荼地进 行,“超女”“粉丝”们的热情丝毫不逊于以前,李宇春、张靓颖也先后签约娱乐豪门。 “超级女声”从大众音乐秀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誉者众,毁者也不少。但不管怎样,在 这个2005年的夏天,曾经有一个叫“超级女声”的节目让那么多的人疯狂过、感动 过、梦想过、思考过,也许,这已经足够。我们关注她们的同时祝她们一路走好! 超女“想唱就唱”,我们“想说就说”。毕文等同学将获得由中信出版社赞助的图 书《我为“超女”狂》(销售热线:010-85323366转8032),感谢你们的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